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4月18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模拟自测题(二)

( 试卷总分:140 分 ; 共有1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1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40分)

 试题1(20分)

 某新建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建设投资36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
  (2)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2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按年计息),贷款合同约定运营期第1年按照项目的最大偿还能力还款,运营期第2~5年将未偿还款项等额本息偿还。自有资金和贷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
  (3)项目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残值率5%,直线法折旧。
  (4)流动资金250万元由项目自有资金在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不用于项目建设期贷款的偿还)。
  (5)运营期间正常年份的不含税营业收入为900万元,经营成本为280万元(含可抵扣的进项税为32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税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
  (6)运营期第1年达到设计产能的80%,该年的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可抵扣的进项税均为正常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能。
  (7)在建设期贷款偿还完成之前,不计提盈余公积金,不分配投资者股利。
   

问题:
   1.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的贷款利息。
   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偿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
   3.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2年应偿还的贷款本息额,并通过计算说明项目能否满足还款要求。
   4.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运营期第1年的净现金流量是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正确答案】 : 建设期第1年贷款利息:1000×6%×(1/2)=30(万元)
建设期第2年贷款利息:(1000+30)×6%+1000×6%×(1/2)= 91.80(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30+91.80=121.80(万元)

问题2:
固定资产折旧费:(3600+121.8)×(1-5%)/10=353.57(万元)
运营期第1年应计利息:(2000+121.8)×6%=127.31(万元)
第1年总成本费用:280×80%+353.57+127.31=704.88(万元)
第1年的增值税及附加:(900X13%×80%-32×80%)×(1+6%)=72.08(万元)
第1年的税前利润:900×(1+13%)×80%-72. 08-704. 88-36. 64(万元)
第1年所得税:36.64×25%=9.16(万元)
税后利润:36.64-9.16=27.48(万元)
故第1年末可偿还本金:353.57+27.48=381.05(万元)
第1年末偿还利息:127.31万元。

问题3:
运营期第2年初贷款余额为:2000+121.8-381.05=1740.70(万元)
运营期第2~5年每年偿还本息:1740.75×6%(1+6%)(4次方)/(1+6%)(4次方)-1=502.37(万元)
运营期第2年偿还利息:1740.75×6% =104.45(万元)
运营期第2年偿还本金:502.37-104.45=397.92(万元)
运营期第2年的总成本费用:280+353.57+104.45=738.02(万元)
运营期第2年的增值税及附加:(900×13%-32)×(1+6%)=90.1(万元)
运营期第2年的税前利润:900×(1+13%)-738.02-90.1= 188.88(万元)
所得税:188.88×25%=47.22(万元)
方法l:
税后利润:188.88-47.22=141.66(万元)
运营期第2年可供还款资金:353.57+141.66=495.23(万元)>397.92万元
或:353.57+104.45+141.66=599.68(万元)>502.37万元
方法2:
运营期第2年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营业收入一增值税及附加一经营成本=900×(1+13%)-90.1-280=646.9(万元)
偿债备付率=(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一所得税)/应还本付息金额=(646.9-47.22)/502.37=1.19>1可满足还款要求。

问题4: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运营期第1年末的净现金流量为-250万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试题2(20分)
   某市政府拟投资建一大型垃圾焚烧发电站工程项目。主体项目除厂房及有关设施的土建工程外,还有全套进口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及垃圾处理专业设备的安装工程。厂房范围内地质勘察资料反映地基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处理采用钻孔灌注桩。招标单位委托某咨询公司进行全过程投资管理。
   厂房土建工程项目单独招标。业主委托某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并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招标投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①:招标代理人确定的自招标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的时间为10个工作日;投标有效期自开始发售招标文件之日起计算,招标文件确定的投标有效期为30天。
  事件②:为了加大竞争,以减少可能的围标而导致竞争不足,招标人(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对已根据计价规范、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造价信息或市场造价信息等资料编制好的招标控制价再下浮10%.并仅公布了招标控制价总价。
  事件③:招标人(业主)要求招标代理人在编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时不得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以便减少未来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控制工程造价。
  事件④:应潜在投标人的请求,招标人组织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潜在投标人踏勘项目现场,并在现场口头解答了该潜在投标人提出的疑问。
  事件⑤:评标中,评标委员会发现某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
发电设备及垃圾处理专业设备安装工程,业主因工程技术复杂,拟分两阶段招标,并提出如下要求:
  (1)投标人应在第一阶段投标截止日前提交投标保证金;
  (2)投标人应在第一阶段提交的技术建议书中明确相应的投标报价:
  (3)参加第二阶段的投标人必须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书的投标人中产生;
  (4)第二阶段的投标评审应将商务标作为主要评审内容。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采购的工程设备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到场,建设单位通知项目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了清点移交。施工单位在设备安装前,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因保管不善受到损坏需修理,部分配件采购数量不足。经协商,损坏的设备部件由施工单位修理,采购数量不足的配件由施工单位补充采购。为此,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补偿申请,要求补偿两个月的设备保管费、损坏部件修理费和配件采购费。
   
问题:
  1.厂房土建工程招标过程中出现的事件有哪些不妥之处?如何处理?
  2.设备安装工程采用两阶段招标,业主方的要求是否合理?设备提前到场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   ①“投标有效期自开始发售招标文件之日起计算”不妥,投标有效期应从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计算。“招标文件确定的投标有效期为30天”不妥,确定投标有效期应考虑评标所需时间、确定中标人所需时间和签订合同所需时间,一般项目投标有效期为60天~90天。
  ②“招标人要求招标控制价下浮10%”不妥,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规定,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时公布,不应上调或下浮。“仅公布招标控制价总价”不妥,招标人在公布招标控制价时,应公布招标控制价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不得只公布招标控制价总价。
  ③“招标人要求合同条款中不得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不妥,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规定,合同条款中应有针对市场价格波动的调价条款,以合理分摊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投标人宜承担5%以内的材料价格风险,10%以内的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风险,超过该幅度的风险应由招标人承担。
  ④“招标人组织一个潜在投标人踏勘现场”不妥,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招标人不得单独或分别组织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在现场口头解答了该潜在投标人提出的疑问”不妥,应以书面形式或召开投标预备会方式向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解答提出的疑问。
  ⑤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当要求该投标人做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评标委员会可以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价报价竞标,其投标应作废标处理。

问题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76号)的相关规定,对技术复杂或者无法精确拟定技术规格的项目,招标人可以分两阶段进行招标。
  第一阶段:投标人按照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的要求提交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招标人根据投标人提交的技术建议确定技术标准和要求,编制招标文件。
  第二阶段:招标人向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的投标人提交招标文件,投标人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包括最终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的投标文件。
  招标人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在第二阶段提出。
  对于建设单位的要求,判断和理由如下:
  (1)要求投标人应在第一阶段投标截止日前提交投标保证金不妥。
理由:招标第一阶段,招标文件尚未编制,无法确定投标保证金金额,因此,招标人要求投标人应在第一阶段投标截止日前提交投标保证金不妥。
  (2)要求投标人应在第一阶段提交的技术建议书中明确相应的投标报价不妥。
理由:招标第一阶段,投标人应提交的是不带报价的技术建议。
  (3)要求参加第二阶段的投标人必须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书的投标人中产生妥当。
理由:招标第二阶段,招标人向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的投标人提供招标文件,因此参加第二阶段的投标人必须在第一阶段提交技术建议书的投标人中产生。
  (4)要求第二阶段的投标评审应将商务标作为主要评审内容不妥。
理由:对于技术复杂的工程招标之所以分为两阶段进行,足为了方便招标人在招标第一阶段根据投标人的建议更好地把握工程、编制招标文件,招标第二阶段,投标人依然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包括最终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的投标文件,因此,第二阶段的投标评审不应将商务标作为主要评审内容。
   
  关于甲方采购设备提前到场:
  不妥之处一:经协商,损坏的设备部件由施工单位修理,采购数量不足的配件由施工单位补充采购。
  正确做法一:设备的采购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因此,损坏的部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数量不足的配件也应由建设  单位补充采购。
  不妥之处二: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补偿申请,要求补偿两个月的设备保管费、损坏部件修理费和配件采购费。
  正确做法二: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补偿申请,要求补偿两个月的设备保管费。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试题3(20分)

某大型建设项目包括主体钢结构工程与配套土建工程,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分别确定两个承包商甲、乙。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及其支付约定如下:
  (1)签约合同价:82000万元,合同形式:可调单价合同;
  (2)预付款:签约合同价的10%,按相同比例从每月应支付的工程进度款中抵扣,到竣工结算时全部扣消;
  (3)工程进度款:按月支付,进度款金额包括:当月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当月确认的变更、索赔金额,当月价格调整金额,扣除合同约定应当抵扣的预付款和扣留的质量保证金;
  (4)质量保证金:从月进度付款中按5%扣留,质量保证金限额为签约合同价的5%;
  (5)价格调整:采用价格指数法,公式如下:
  该工程当年4月开始施工,前4个月的有关数据见表2-3-1。


  土建工程项目由A、B、C三个分项工程组成,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确定中标人,合同工期5个月。各月计划完成工程量及综合单价见表2-3-2。承包合同规定:
1.开工前发包方向承包方支付分部分项工程费的15%作为材料预付款。预付款从工程开工后的第2个月开始分3个月均摊抵扣
2.工程进度款按月结算,发包方每月支付承包方应得工程款的90%。
3.措施项目工程款在开工前和开工后第1个月末分两次平均支付。
4.分项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计划完成工程量的10%时,该分项工程超出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 95
5.措施项目费以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2%计取,其他项目费为20.86万元,规费综合费率为3.5%(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之和为基数),增值税税率为11%。

问题:
1.计算钢结构工程4个月完成的清单子目合同价款、价格调整金额。
2.计算钢结构工程6月份实际应拨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金额。
3.计算土建工程合同价、预付款,计算开工前承包商应得的措施项目工程款。
4.计算1、2月份造价工程师应确认的工程进度款(根据表2-3-3中的数据计算)。

【正确答案】 :   4月份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1200万元
  5月份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3510-1200=2310(万元)
  6月份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6950- 3510=3440(万元)
  7月份完成的清单子目的合同价款=9840-6950=2890(万元)
  4月份的价格调整金额=1200×(0.17×(162/158)+0.67×(122/117)-0.84)=39.52(万元)
  5月份的价格调整金额=( 2310+60+10)×(0.17×(175/158)+0.67×(130/117)-0.84) =220.71(万元)
  6月份的价格调整金额=(3440-110+30)×(0.17×(181/158)+0.67×(133/117)-0.84=391.01(万元)
  7月份的价格调整金额=(2890+110+50)×(0.17×(189/158)+0.67×(141/117)-0.84)=519.20(万元)
   
问题2:
  6月份应扣预付款=(3440-110+30+391.01)×10%=375.10(万元)
  6月份应扣质量保证金=(3440-110+30+391.01)×5%=187.55(万元)
  6月份实际应拨付给承包人的工程款金额=3440-110+30+391.01-375.10-187.55=3188.36(万元)
   
问题3:
  分部分项工程费用=(500+600)×180+ (750+800)×480+(950+1100+1000)×375=208.58(万元)
  措施项目费= 208.58×2%=4.17(万元)
  其他项目费=20.86万元
  工程合同价=(208.58+4.17+20.86)×(1+3.5%)×(1+11%)=268.38(万元)
  材料预付款=208.58×1.035×1.11×15%=35.94(万元)
  开工前承包商应得措施项目工程款:4.17×(1+3.5%)x(1+11%)×50%=2.40(万元)
   
问题4:
   第1月:造价工程师确认的工程进度款为:
   630×180×(1+3.5%)×(1+11%)×90%+41700×50%×(1+3.5%)×(1+11%)=14.12(万元)
   第2月:A分项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630+600=1230 (m3) 累计计划工程量=500+600=1100 (m3)
    (1230-1100)÷1100=11.82%>10%
    [1230-1100×(1+10%)]×180×0.95+580×180=107820.00(万元)
    A分项工程进度款:10.782×1.035×1.11=12.39(万元)
    B分项实际工程量与计划工程量相同,对应的工程进度款为:
    750×480×1.035×1.11=413586(元)
    造价工程师确认的工程进度款为:12.39+41.36=53.75(万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试题4

(20分)

   某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合同已签订,采用清单单价合同方式,其中规定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15%时,该项工程的清单综合单价可按0.95(或1.05)的系数进行调整,该项目的规费费率为7%,税金率按10%计算,合同工期为39天。双方对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已达成一致意见,如图2-4-1所示。


  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1:甲方提供的水源出故障造成施工现场停水,使工作A和工作B的作业时间分别拖延2天和1天;窝工人工8个和10个工日;工作A租赁的施工机械每天租赁费为600元,工作B的自有机械每台班折旧费300元,工作台班500元。
  事件2:为保证施工质量,乙方在施工中将工作C原设计尺寸扩大,增加工程量l6m3,作业时间增加3天。
  事件3:因设计变更,工作B工程量由300m3增至350m3。已知B工作的清单综合单价为100元/m3。
  事件4:当工作进行到D工作时,现场下了一场50年罕见的暴雨,造成现场停工2天。施工单位人员、机械窝工赞2万元,主体部分工作D刚浇筑的混凝土墙坍塌,重新施工增加了l天的工期,增加混凝土量15m3(综合单价按450元/m3计)。
  事件5:鉴于该工程工期较紧,经甲方代表同意,乙方在工作G和工作I作业过程中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使这两项工作作业时间均缩短了3天,该两项加快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费分别为3000元、4000元。其余各项工作实际作业时间和费用均与原计划相符。
  配套项目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施工招标,招标控制价为12000万元,某施工单位投标并中标了该项目的施工任务,双方按照现行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总承包施工合同。合同价为10900万元,合同工期为470元。合同约定:实际工期每拖延1天,逾期罚款为5万元;实际工期每提前1天,奖励3万元。
  施工单位的造价工程师对该合同进行了成本分析,该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最低的工期为500天,相应的成本为9900万元。在此基础上,工期每缩短1天,需增加成本25万元;工期每延长1天,需增加成本20万元。在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和本公司人力、施工机械条件的前提下,该项目最可能的工期为485天。根据施工单位类似工程的历史资料,该工程按最可能工期、合同工期和成本
  最低的工期完成的概率分别为0.6、0.3和0.1。
  问题:
  1.根据建设项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双方商定的计划网络图确定计划工期、关键线路。
  (2)乙方对上述哪些事件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补偿要求?简述其理由。
  (3)假定各专业工作均衡施工,每项事件的工期补偿是多少天?总工期补偿多少天?
  (4)工作B结算价为多少?
  (5)假设人工工日单价为50元/工日,增加工作的管理费按增加人、材、机之和的12%计,利润按人、材、机、管理费之和的3%。人工窝工考虑降效,按30元/工日计,窝工不予补偿管理费和利润。试计算甲方可同意的除事件3外的索赔费用。
  (6)实际工期为多少天?
  (7)如该工程约定有奖罚标准,实际工期提前或延误1天奖或罚2000元(含税)。乙方奖(罚)多少元?
  2.根据配套项目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该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浮动率为多少?在确保该项目不亏本的前提下,该工程允许的最长工期为多少天?
  (2)若按最可能的工期组织施工,该项目的利润额为多少?相应的成本利润率为多少?
  (3)若该项目按合同工期、成本最低的工期和最可能的工期组织施工的利润额分别为480万元、590万元、550万元,该项目的期望利润额为多少?相应的产值利润率为多少?

【正确答案】 : (1)关键线路有两条:M-B-D-G-H—N及M-B-D-G-I-N,工期为39天。
(2)事件1是甲方责任,B工作工期和费用均可索赔,A工作工期不能索赔(因为延误没有超过总时差),费用可以索赔;
   事件2保证质量是乙方责任,不能索赔工期和费用;
   事件3设计变更是甲方责任,工期(B工作是关键工作)和费用均可索赔;
   事件4属于不可抗力,工期可以索赔,工作D是重新施工费用可以索赔;
   事件5加速施工可按工期奖罚处理,工期费用均不能索赔。
(3)事件l中,A工作延误时间2天,未超过其总时差(5天),故不予工期补偿,费用索赔成立。B工作延误时间1天,B工作是关键工作,故应予工期补偿和费用补偿。
   事件2为乙方责任,索赔不成立。
   事件3中,B工作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加50m3,超过原计划工程量的15%(45m3),该工程原计划工期6天,平均每天计划完成50m3。所以工程量的增加意味着工作时间增加1天(该工作为关键工作),工期补偿1天。
   事件4按不可抗力执行,工期可以顺延3天,主体损失由甲方负责,窝工费损失由施工方承担。
   事件5中,乙方经甲方同意加快施工属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费,由乙方负担。综上所述,工期补偿为5天。
(4)事件3按原单价结算的工程量:300×(1+15%)-345 (m3)
    按新单价结算的工程量:350-345=5 (m3)
    结算价:(345×100+5×95)×(1+7%)(1+10%)=41165.58(元)
(5)事件1:人工费补偿=(8+10)×30×(1+7%)×(1+10%)=635.57(元)
    机械费补偿=(2×600+1×300)×(1+7%)(1+10%) =1765. 50(元)
    事件4:增加混凝土的费用=15×450×(1+7%)(1+10%)=7944.75(元)
    可索赔的费用=635.57+1765.50+7944.75=10345.82(元)
(6)实际线路在发生各项事件后的实际持续时间分别为:
   线路1:M→A→C→F→H→N: 39天
   线路2:M→A→C→F→I→N: 36天
   线路3:M→A→G→H→N: 33天
   线路4:M→A→G→I→N: 30天
   线路5:M→B→D→G→H→N:41天
   线路6:M→B→D→G→I→N: 38天
   线路7:M→B→E→1→N: 30天
实际工期为41天,实际的关键线路为M→B→D→G→H→N。
(7)可索赔工期5天,合同工期39天,两者乏和超过实际工期(41天)3天,所以工期奖励为3×2000=6000(元)。
  问题2:
(1)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浮动率=1-10900/12000=9.17%
   设允许的最长工期为A天,则
   10900-900-(A-500)×20-(A-470)×5-0
   A=534
  (2)按最可能的工期组织施工的利润额为:
  10900-9900-(500-485)×25-(485-470)×5=550(万元)
  相应的成本利润率=550/(10900-550) =5.31%
  (3)期望利润额=480×0.3+590×0.1+550×0.6=533(万元)
  相应的产值利润率= 533/10900=4.89%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试题5(20分)

   某工程项目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4个月。工程内容包括A、B两项分项工程,综合单价分别为360.00元/m3、220.00元/m3;管理费和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6%;规费和税金为人材机费用、管理赞和利润之和的10%。各分项工程每月计划和实际完成工程量及单价措施项目费用见表2-5-1。
  总价措施项目费用6万元(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3.6万元);暂列金额15万元。
  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约定如下:
  1.开工日10天前,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合同价款(扣除暂列金额和安全文明施工费)的20%作为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在第2、3个月的工程价款中平均扣回;
  2.开工后10日内,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安全文明施工费的60%,剩余部分和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在第2、3个月平均支付;


  3.发包人按每月承包人应得T程进度款的90%支付;
  4.当分项工程工程量增加(或减少)幅度超过15%时,应调整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或1.1);措施项目费按无变化考虑;
  5.B分项工程所用的两种材料采用动态结算方法结算,该两种材料在B分项工程费用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2%和10%.基期价格指数均为100。
  施工期间,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及发包人确认的有关事项如下:
  1.第2个月发生现场计口工的人材机费用6.8万元;
  2.第4个月B分项工程动态结算的两种材料价格指数分别为110和120。
   
问题:
  1.该工程合同价为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为多少万元?
  2.第2个月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价款为多少万元?
  3.到第3个月末B分项工程的进度偏差为多少万元?
  4.第d个月A、B两项分项工程的工程价款各为多少万元?发包人在该月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价款为多少万元?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正确答案】 :   (1)合同价:
  [(1000X360.00+700X220.00) /10000+7+6+15]×(1+10%) =87.340(万元)
  (2)工程预付款:[87.34- (15+3.6)×(1+10%)]X20%=13.376(万元)
  或:[(1000X360.00+700X220.00) /10000+7+6-3.6]×(1+10%) X20%=13.376(万元)
 
问题2:
  (1)工程价款:
   [(320×360.00+210×220.00) /10000+2+(6-3.6×60%)×50%+6.8×(1+16%)]×(1+10%)=30.743(万元)
  (2)应扣工程预付款:13.376×50%=6.688(万元)
  (3)应支付工程价款:30.743><90%=6.688=20.981(万元)
 
问题3:
  (1)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180+210+220)×220.00/10000]×(1+10%)=14.762(万元)
  (2)拟完工程计划投资:
   [(180+200+200×220.00/10000]×(1+10%)=14.036(万元)
  (3)进度偏差:14.762-14.036=0.726(万元)即进度超前0.726万元。
  或[(180+210+220)-(180+200+200)×220.00/10000]×(1+10%)=0.726(万元)
 
问题4:
  (1)A分项工程价款:
  ①工程量增加幅度超过计划总工程量15%以上的工程量:
  1180-1000×(1+15%)=30 (m3)
  ②工程价款:
  [30×360.00×0.9+(300-30)×360.00] 110000×(1+10%)=11.761(万元)
  (2)B分项工程价款:
  解法1(调值公式法):
  ①不调值部分比例:1-(0.12+0.10)=0.78
  ②工程价款:
  90×220.00/10000×(0.78+0.12×(110/100)+0.10×(120/100))×(1+10%)=2.248(万元)
  解法2(清单计价法):
  90×220/10000×{1+[12%×(110/100-1)+10%×(120/110-1)](1+16%)×(1+10%)=2.259(万元)
(3)应支付工程价款:
    [11.761+2.248+1×(1+10%)]×90%=13.598(万元)
或:[11.761+2.259+1×(1+10%)]×90%=13.608(万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6 道小题 ,当前页: 1 / 2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