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

(1)关键线路有两条:M-B-D-G-H—N及M-B-D-G-I-N,工期为39天。
(2)事件1是甲方责任,B工作工期和费用均可索赔,A工作工期不能索赔(因为延误没有超过总时差),费用可以索赔;
事件2保证质量是乙方责任,不能索赔工期和费用;
事件3设计变更是甲方责任,工期(B工作是关键工作)和费用均可索赔;
事件4属于不可抗力,工期可以索赔,工作D是重新施工费用可以索赔;
事件5加速施工可按工期奖罚处理,工期费用均不能索赔。
(3)事件l中,A工作延误时间2天,未超过其总时差(5天),故不予工期补偿,费用索赔成立。B工作延误时间1天,B工作是关键工作,故应予工期补偿和费用补偿。
事件2为乙方责任,索赔不成立。
事件3中,B工作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加50m3,超过原计划工程量的15%(45m3),该工程原计划工期6天,平均每天计划完成50m3。所以工程量的增加意味着工作时间增加1天(该工作为关键工作),工期补偿1天。
事件4按不可抗力执行,工期可以顺延3天,主体损失由甲方负责,窝工费损失由施工方承担。
事件5中,乙方经甲方同意加快施工属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费,由乙方负担。综上所述,工期补偿为5天。
(4)事件3按原单价结算的工程量:300×(1+15%)-345 (m3)
按新单价结算的工程量:350-345=5 (m3)
结算价:(345×100+5×95)×(1+7%)(1+10%)=41165.58(元)
(5)事件1:人工费补偿=(8+10)×30×(1+7%)×(1+10%)=635.57(元)
机械费补偿=(2×600+1×300)×(1+7%)(1+10%) =1765. 50(元)
事件4:增加混凝土的费用=15×450×(1+7%)(1+10%)=7944.75(元)
可索赔的费用=635.57+1765.50+7944.75=10345.82(元)
(6)实际线路在发生各项事件后的实际持续时间分别为:
线路1:M→A→C→F→H→N: 39天
线路2:M→A→C→F→I→N: 36天
线路3:M→A→G→H→N: 33天
线路4:M→A→G→I→N: 30天
线路5:M→B→D→G→H→N:41天
线路6:M→B→D→G→I→N: 38天
线路7:M→B→E→1→N: 30天
实际工期为41天,实际的关键线路为M→B→D→G→H→N。
(7)可索赔工期5天,合同工期39天,两者乏和超过实际工期(41天)3天,所以工期奖励为3×2000=6000(元)。
问题2:
(1)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浮动率=1-10900/12000=9.17%
设允许的最长工期为A天,则
10900-900-(A-500)×20-(A-470)×5-0
A=534
(2)按最可能的工期组织施工的利润额为:
10900-9900-(500-485)×25-(485-470)×5=550(万元)
相应的成本利润率=550/(10900-550) =5.31%
(3)期望利润额=480×0.3+590×0.1+550×0.6=533(万元)
相应的产值利润率= 533/10900=4.89% 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