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

1.(1)项目部安全管理的主要缺失:①未在现场做出危险源标识;②未编制地下管线保护方案;③未编制吊装方案;④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人检查督导。
(2)正确做法:①施工单位将调查的管线、地面(地下)建(构)筑物的位置埋深等实际情况按照比例标注在施工平面图上,并在现场做出醒目标志。②对于重要的地下管线、地面与地下建(构)筑物必须进行基坑开挖工况影响分析,确定影响程度,以便在施工措施中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开挖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管线及各种构筑物的安全。施工单位须编制施工保护方案,保护方案需要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后执行,并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的施工方案实施。③吊装前应编制吊装方案,起重之前应该对吊装作业工人核查证书和交底培训,吊装作业必须由信号工指挥起吊,吊装前应进行试吊,应吊离地面10cm观察稳定再继续起吊。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专人随时检查地下管线、维护加固设施,以保持完好。
2.(1)整改程序: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指令,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管理单位人员到场处理、抢修,然后对燃气管道进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随时检查地下管线、维护加固设施,以保持完好。整改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
(2)复工程序:施工单位填写施工复工报审表,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报监理单位审批,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复工报审表及有关资料后,应对施工单位的整改过程、结果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的,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署审批意见,并加盖公章,报建设单位批准后,签发工程复工令,施工单位接到工程复工令后组织复工。
3.(1)造成桩基缺陷的主要原因是超灌高度不够、混凝士浮浆太多、孔内混凝土面测定不准。
(2)预防措施:对于桩径不大于1000mm的桩,超灌高度不小于桩长的4%;即超灌不小于800×4%=32(mm)。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桩,桩顶10m内的混凝土应适当调整配合比,增大碎石含量,减少桩顶浮浆。在灌注最后阶段,孔内混凝土面测定应采用硬杆筒式取样法测定。
4.返修处理步骤:
(1)清除桩顶不密实混凝土,处理施工接缝(凿毛、清理、湿润、铺净浆)。
(2)钢筋安装,桩顶主筋安装分布筋并与底板钢筋连接。
(3)垫层混凝土浇筑、养护、检验。
(4)浇筑前清理及模板钢筋检查。
(5)浇筑混凝土。
(6)混凝土养护及检验。 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