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这道题原始版本如下:
某公司承接给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其中新建容积10000?清水池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P8,底板厚650mm;垫层厚100m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15;底板下设抗拔混凝土灌注桩,直径Φ800mm,满堂布置。桩基施工前,项目部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迁移和保护工作,对作业班组进行了全员技术安全交底。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吊运废弃的雨水管节时,操作人员不慎将管节下的燃气钢管兜住,起吊时钢管被拉裂,造成燃气泄漏,险些酿成重大安全事故。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指令,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
事件二:桩基首个验收批验收时,发现个别桩有如下施工质量缺陷:桩基顶面设计高程以下约1.0m范围混凝土不够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提出返修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项目部获准的返修处理方案所附的桩头与杯口细部做法如下图所示。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项目部安全管理的主要缺失,并给出正确做法。
2.列出事件一整改与复工的程序。
3.分析事件二中桩基质量缺陷的主要成因,并给出预防措施。
4.依据上图给出返修处理步骤。(请用文字叙述)
【答案】:
1.(1)项目部安全管理的主要缺失:①未在现场做出危险源标识;②未编制地下管线保护方案;③未编制吊装方案;④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人检查督导。
(2)正确做法:①施工单位将调查的管线、地面(地下)建(构)筑物的位置埋深等实际情况按照比例标注在施工平面图上,并在现场做出醒目标志。②对于重要的地下管线、地面与地下建(构)筑物必须进行基坑开挖工况影响分析,确定影响程度,以便在施工措施中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开挖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管线及各种构筑物的安全。施工单位须编制施工保护方案,保护方案需要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后执行,并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同意的施工方案实施。③吊装前应编制吊装方案,起重之前应该对吊装作业工人核查证书和交底培训,吊装作业必须由信号工指挥起吊,吊装前应进行试吊,应吊离地面10cm观察稳定再继续起吊。④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设专人随时检查地下管线、维护加固设施,以保持完好。
2.(1)整改程序: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工程暂停指令,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管理单位人员到场处理、抢修,然后对燃气管道进行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随时检查地下管线、维护加固设施,以保持完好。整改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
(2)复工程序:施工单位填写施工复工报审表,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报监理单位审批,项目监理机构收到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复工报审表及有关资料后,应对施工单位的整改过程、结果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的,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署审批意见,并加盖公章,报建设单位批准后,签发工程复工令,施工单位接到工程复工令后组织复工。
3.(1)造成桩基缺陷的主要原因是超灌高度不够、混凝士浮浆太多、孔内混凝土面测定不准。
(2)预防措施:对于桩径不大于1000mm的桩,超灌高度不小于桩长的4%;即超灌不小于800×4%=32(mm)。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桩,桩顶10m内的混凝土应适当调整配合比,增大碎石含量,减少桩顶浮浆。在灌注最后阶段,孔内混凝土面测定应采用硬杆筒式取样法测定。
4.返修处理步骤:
(1)清除桩顶不密实混凝土,处理施工接缝(凿毛、清理、湿润、铺净浆)。
(2)钢筋安装,桩顶主筋安装分布筋并与底板钢筋连接。
(3)垫层混凝土浇筑、养护、检验。
(4)浇筑前清理及模板钢筋检查。
(5)浇筑混凝土。
(6)混凝土养护及检验。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