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

2.工作A、E、H、I、K应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因为其为关键工作。
3.影响总工期,且影响2个月,因为E工作的总时差为0。
4.调整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改变某些T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缩短工期;第二种,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缩短工期。
5.(1)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则:
工作H与工作I的步距计算:工作H与工作I的步距为4个月。
工作I与工作K的步距计算:工作I与工作K的步距为1个月。
施工过程H、I、K的流水施工工期=∑K+Tn=[(4+1)+6]个月=11个月;
施工过程H、I、K进行流水施工以后,原关键线路A→E→H→I→K的总持续时间为(4+3+2+11)个月=20个月,关键线路发生变化,新的关键线路有两条,即线路A→E→H→I→L和线路A→E→H→J→L,计算工期都等于23个月(分别4+3+2+4+5+5=23;4+3+2+7+2+5=23),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2)原进度计划的最优调整方案是先将关键工作K压缩1个月,再将关键工作I压缩1个月。
第一次压缩之前,在关键线路H→I→K上,关键工作K的直接费率最小,所以将关键工作K压缩1个月,增加直接费4万元,压缩后关键线路有两条,即线路H→I→K和线路H→I→L,此时有三种压缩方案,即压缩工作H、工作I和同时压缩工作K、L,由于压缩工作I的直接费最小,因此将工作I压缩1个月,增加直接费4.5万元。经过两次压缩后,计算工期为25个月,总计增加直接费8.5万元。 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