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6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测试(一)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00分)

【案例题1】(20分)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各项工作每月计划完成投资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
事件2: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3: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4:G、I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可使G工作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5: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为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以上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的要求。
1~7月份投资情况见下表。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事件4中,施工单位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事件5中施工复验,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4.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为多少个月?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个月?
5.填写表中空格处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分析7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正确答案】 :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的要求成立。
理由: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属建设单位原因且A工作在关键线路上。
2.(1)事件4中,施工单位工期顺延要求成立。
理由:该事件为不可抗力事件且C工作在关键线路上。
(2)事件4中,施工单位费用补偿要求不成立。
理由:属施工单位自行赶工行为。
3.(1)事件5中,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
理由:施工单位不得拒绝剥离复验。
(2)事件5中施工复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妥当。
理由:监理单位对隐蔽工程质量存在质疑时,有权进行剥离复验。
4.(1)事件1发生后应批准工程延期1个月。事件4发生后应批准工程延期0.5个月。其他事件未造成工期延误,故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为1.5个月。
(2)该工程实际工期为20+1+0.5=21.5(月)。
5.截至7月末,工程投资和进度数据见下表。


7月末投资偏差=(1300-1254)万元=46万元>0,投资超支。
7月末进度偏差=(1440-1254)万元=186万元>0,进度拖延。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商业建筑工程,地下2层,排桩、基础桩均为泥浆护壁灌注桩,其中排桩300根,基础桩200根。地上10层,框架结构,1楼大厅有预应力大梁。建筑面积为24000㎡,外窗采用铝合金窗,内外采用金属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桩施工结束后,监理工程师发现有一根桩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0.1m,项目部选取了2根桩进行静载荷试验。
事件2:2层现浇混凝土柱子出现麻面现象,经项目经理部分析认为原因是:混凝土拆模过早,漏振或振捣不实。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经理部的分析不全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原因分析和防治方法。
事件3:施工项目部将每个楼层划分为两个施工段,钢筋分项工程按照施工段每个楼层划分成两个检验批。
事件4:建筑屋面防水层施工后,进行了间歇淋水试验,时间为1h。
【问题】:
1.事件1中,有何不妥?说明理由。
2.事件2中,出现麻面原因还可能有哪些?补充完善其常见的防治方法。
3.事件3中,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包括哪些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检验批可以按照什么原则划分?
4.针对事件4,写出错误之处的正确做法。对建筑屋面防水层还有哪些试验方法?
【正确答案】 : 理由:工程灌注桩桩顶标高应当比设计标高高出0.8m。
不妥之处二,项目部选取了2根桩进行静载荷试验。
理由: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试验,检验桩数不应小于总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
2.出现麻面可能的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木模板在混凝土人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防治方法:
(1)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隔离剂。
(2)按规定或方案要求合理布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3)对局部配筋或铁件过密处,应事先制定处理措施,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浇筑密实。
3.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4.不妥之处:进行了间歇淋水试验,时间为1h。
理由:防水施工后,墙面持续淋水试验应达到2h以上不渗漏。
其他试验方法:雨后观察法,具备蓄水条件的,要求蓄水24h不渗漏为合格。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集团承建北京某住宅项目,该项目位于居民密集区域,总建筑面积为30000㎡,地上16层,地F2层,本工程采用筏板基石,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剪力墙抗震等级2级。在基础施工前,因地下水位较高,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400mm,待筏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了基坑的回填工作。项目部进场时与建设单位协商解决,要求场内树木、电杆、垃圾等达到“三通一平”条件。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宽度按3m考虑并兼做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施工现场水源、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可直接接业主的供水管口。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消火栓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消火栓距临时道路2.5m。现场临时供电设施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妥当,并制定了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供配电干线采用架空线路,支线及进楼电源采用电缆直埋。设计和施工中,照明配电箱内采用熔断器做线路保护,电工接线时,保护零线使用红线且为独股,电源线从箱体外侧接入。
【问题】:
1.指出本案例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施工现场一般主要考虑哪几类用水?
3.何谓“三级配电”系统?
4.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送电操作和停电操作顺序分别是什么?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基本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 (2)回填土施工做法不妥。理由:筏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时,才可进行基坑的回填工作。
(3)该工程消防车道设置不合理。理由:消防车道宽度要求不小于4m。(本案例中将临时道路兼作消防车道)
(4)线路保护做法不合理。理由:照明配电箱不可采用熔断器作线路保护,应采用低压断路器,线路截面要与低压断路器配合。
(5)保护零线使用,电源线的接法不合理。理由:保护零线应使用绿/黄双色线,多股线芯,电源线应从电箱下口进线口接人。
(6)消火栓的布置不合理。理由:消火栓距拟建建筑物大于5m,小于25m,距离临时道路不得大于2m。
2.施工现场用水量主要考虑:现场施工用水量(q?);施工机械用水量(q?);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生活区生活用水量(q4);消防用水量(q5)。
3.三级配电系统是指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方式。
4.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其送电操作顺序是:总配电箱一分配电箱一开关箱;其断电操作顺序是:开关箱一分配电箱一总配电箱。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或称三相五线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为153000㎡,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为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为8.4m。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设计技术措施、风险管理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16项内容。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T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造成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商会等方式进行;当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11点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点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问题】:
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列出五项)?
2.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指出上述项目沟通管理计划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外部沟通还有哪些常见方式?
4.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5.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正确答案】 : 2.(1)风险等级为Ⅳ级。
(2)应配合安全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
(3)不妥之处:委派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正确做法:应委托安全管理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3.(1)不妥之处一:指派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沟通计划。
理由:应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
不妥之处二: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沟通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不妥。
理由:应依据“劳动分包合同”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2)外部沟通还有:交底会、例会、联合检查、项目进展报告、宣传媒体、协调会。
4.(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0dB,夜间55dB。
(2)①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②应将施工内容提前公告附近社区居民,并做好解释工作。③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之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申请登记。④项目经理部应设来访接待室,专人负责扰民接待。⑤焊接作业应采取有效的遮挡措施。⑥应采取有效的降低噪声措施。
5.竣工收尾、验收、结算、决算、回访保修、管理考核评价。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