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7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测试(一)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某项目部总承包了一个制药车间的全部机电安装工程,除土建分包外,工程包括机械设备安装、工艺管道安装、常压容器安装、电气安装、自动化仪表安装和给水排水安装等。其中管道3500m(其中DN100以上的蒸气管道500m);设备有85台套/65t;非标制作23台/52t;室内洁净度为N7级。施工中,关键设备反应釜因焊接施工措施不当导致内搪的玻璃涂层发生严重灼伤,形成质量问题。工程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计算机房由甲供的风机盘管的冷冻水柔性接管发生断裂现象而漏水,施工单位采用新型柔性接管返修。
【问题】:
1.项目部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如何进行原因分析?
2.对反应釜安装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
3.总承包单位应该怎样策划该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
4.施工单位采用新型柔性接管返修运行正常后,应进行什么性质的回访?为什么?
【正确答案】 : 2.由于发生焊接灼伤的部位在反应釜内衬涂层上,是与药品原料直接接触的部位,不进行处理势必影响生产药品的质量,也就是说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因而要进行返工,具体做法是将反应釜运回制造厂,重新搪玻璃涂层。
3.这是一个工业项目,由于包括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应该按照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单独划分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单独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机电安装工程又包括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和工业机电安装工程,应该根据不同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
4.应进行技术性回访,因为返工使用的是新型柔性接管,要了解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后的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补救和解决,同时也便于总结经验,获取科学依据,不断改进完善,为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机电安装公司通过招标承担了某汽车制造厂空压站安装工程和生活区的供暖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场后,为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成立了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并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员,同时制订了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计划。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时,有下列事件发生:
事件1:锅炉本体已安装完毕,但钢架因施工过程中保护不够造成局部垂直度超差。
事件2:与锅炉本体连接的主干管上,发现有一段管子的壁厚比设计要求小了1mm;该段管质量证明书和验收手续齐全,除壁厚外,其他项目均满足设计要求;这是由于当时工期紧,原规格管数量不够而采用现有管子造成的。
【问题】:
1.电站锅炉受热面组件吊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如果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工程作为一个子分部工程的话,上述两个事件的施工内容应划归为什么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3.本案例两个事件如何定性?
4.上述两事件如何验收评定?
【正确答案】 : 2.事件1属于锅炉安装分项,事件2属于辅助设备及管道安装分项;分项工程验收一般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3.本案例为一般质量问题。因为本案例直接经济损失不大,不影响重要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没有造成永久性质量缺陷,所以视为质量问题。
4.两事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应判定为验收通过。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项目,可判定为验收通过。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钢厂将一条年产100万t宽厚板轧制生产线的建设项目,通过招标方式,确定该项目中的板坯加热炉车间和热轧制车间交由冶金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企业实施总承包,具体负责土建施工,厂房钢结构制作、安装、车间外300t流动式起重机(履带式)的安装,设备安装与调试,三电工程的施工,各能源介质管道施工等,建设工期为16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临时生活设施与电力设施相互妨碍,最终根据《电力法》中处理此类事件的基本原则得到妥善处理。
事件2:因为工期太紧,总承包单位人力资源的调配出现短缺,为不影响该工程的建设进度,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将该工程中的部分土建工程和车间外履带式起重机的安装实施了分包,对于车间外履带式起重机的安装,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向该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了技术交底。
事件3:为了使内部协调管理取得实效,施工总承包方项目部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有关参与方、部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使协调管理有章可循,各类人员、各级组织的责任明确。但是在制度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距离该工程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工程的施工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施工中所产生的噪声。当地居民在找到施工总承包方具体负责人反映情况未果的情况下,集体向当地有关部门投诉。
【问题】:
1.施工总承包与当地村民进行协调的要点有哪些?
2.总承包单位在策划实施该项目时应考虑哪些内、外环节的沟通联系?
3.总承包单位在实施分包中存在何种错误?对各分包单位应有哪些要求?
4.流动式起重机的工作位置地面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 2.涉及的内部联系环节有: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之间、土建单位与安装单位之间、安装工程各专业之间。涉及的外部联系环节有:总承包单位和业主、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厂、监理公司、质量和技术监督部门、市政部门、供电部门、当地村庄和居民等之间。
3.总承包单位在实施分包中仅仅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是错误的,应将工程项目分包内容、分包单位的情况通知业主,并征得业主同意。对各分包单位的要求是:土建分包商不但要有房屋建筑资质,而且还应有大型设备基础的施工经验;桥式起重机分包商应具备桥式起重机(起重机械)制造、维修A级资质。
4.流动式起重机的工作位置地面的要求有:
(1)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根据其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2)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吊装前必须进行基础验收。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建某汽车制造厂锅炉房工程安装任务,业主要求本工程按综合单价法计价,合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该锅炉房建筑结构为局部三层,其中一层是机械除渣系统、水泵房和水处理间;三层是输煤廊,煤斗是钢质的;锅炉房有蒸发量为20t/h、蒸汽压力为1.6MPa的散装工业锅炉四台。合同工期为29个月,工程开工前,机电安装公司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问单位:月),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和确认。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锅炉到货准备安装时,机电安装公司提出由锅炉制造厂商安装被建没单位拒绝,理由是制造厂没有安装资格。
事件2:锅炉安装前,机电安装公司办理书面告知时提交了下列材料: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施工单位及人员资格证件;安装改造维修监督检验约请书。
事件3:在工程施工进行到第7个月时,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导致G工作停止施工1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按期完工,机电安装公司据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赶工费索赔。根据合同约定,赶工费标准为18万元/月。
【问题】:
1.施工总承包单位计划工期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为保证工程进度目标,机电安装公司应重点控制哪条施工线路?
2.事件1中,建设单位拒绝是否合理?为什么?
3.事件2中,机电安装公司书面告知材料是否齐全?如果不全,还需补充哪些材料?
4.事件3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可索赔的赶工费为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5.一般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是什么?

【正确答案】 : 2.不合理,已获得锅炉制造许可的锅炉制造企业,可以安装本企业制造的整(组)装出厂的锅炉,无须领取许可证。
3.不齐全,还用补充:施工组织与技术方案;工程合同;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单位的资质证件(即锅炉制造单位资质证件)。
4.金额为零,因为G工作有2个月的总时差,不需要赶工(或不影响总工期)。
5.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部的专业工程师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单,经项目部技术管理部门审签后,送交建设(监理)单位审核。经设计单位同意后,由设计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书并经建设单位(监理)会签后生效。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制药厂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由A单位实施工程总承包,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安排40名农民工做力工,进行基础地基处理和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进行了安全教育。地基工程结束后,准备工艺设备吊装作业,吊装方案详细可靠,具体内容包括:编制依据,方案选择,工艺分析与工艺布置,吊装平面布置图,施工步骤与工艺岗位分工,工艺计算(包括受力分析与计算、机具选择、被吊设备、构件校核等),但是发现吊装作业所需的劳动力不足,项目部从40名农民工中抽调10名工人,并另调1名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起重工,充实到起重机械作业班组,配合起重吊装操作。然后再从余下30人中挑选12名体力好的青年到架子班进行脚手架搭设作业。项目安全员提出起重吊装和脚手架搭设属于特种作业,这22名力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作业资格,不能从事这两项作业。但项目部主管施工的副经理认为这些力工从事的是辅助性工作,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在作业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中有1名搭设脚手架的力工不慎从25m高的高空中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A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事件2:配合起重机械作业的人员也发生了两起事故,共造成3人重伤。
【问题】:
1.劳动力优化配置的方法有哪些?
2.背景中的起重工和架子工是否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简述理由。
3.项目部副经理对力工安排新作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两个事件涉及的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分别属于哪一类事故?
5.背景中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否完整?为什么?
【正确答案】 : (1)按照充分利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原则确定每项工作所需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
(2)根据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劳动力配置的时间安排。
(3)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平衡和优化,同时考虑劳动力来源,最终形成劳动力优化配置计划。
2.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理由是:起重工从事起重机械作业、架子工从事登高架设作业,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
3.不正确。原因在于:其一,起重工和架子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其二,根据特种作业人员规定,其必须持证上岗;其三,项目部副经理所安排的22名农民工既没有经过相应特种作业培训,也没有特种作业上岗资格证书。
4.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因此本案例中,两个事件涉及的事故都属于一般事故。
5.不完整。因为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还应包括工程概况,吊装进度计划,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和吊装应急预案。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