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4月20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07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执业资格考试真题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00分)

简答1【2007年真题】(20分)

某18层办公楼,建筑面积32000㎡,总高度71m,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脚手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2006年11月9日在15层结构施工时,吊运钢管时钢丝绳滑扣,起吊离地20m后,钢管散落,造成下面作业的4名人员死亡,2人重伤。

经事故调查发现:

1. 作业人员严重违章,起重机司机因事请假,工长临时指定一名机械工操作塔式起重机,钢管没有捆扎就托底兜着吊起,而且钢丝绳没有在吊钩上挂好,只是挂在吊钩的端头上。

2.专职安全员在事故发生时不在现场。

3.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仅向专职安全员口头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

问题:

1.针对现场伤亡事故,项目经理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2.指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对本起事故,专职安全员有哪些过错?

4.指出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 1.针对现场伤亡事故,项目经理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

(1)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组织调查组。

(3)现场勘查。

(4)分析事故原因,明确责任者。

(5)制定预防措施。

(6)提出处理意见,写出调查报告。

(7)事故的审定和结案。

(8)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记录。

2.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作业人员违规操作;专职安全员未在现场进行指导。

3.对本起事故,专职安全员存在的过错是没有在现场对作业进行严格安全的指导。

4.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应该在正式作业前进行,不但要口头讲解,而且应有书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签字手续,施工负责人、生产班组长、现场安全员三方各保留一份。而本案例中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没有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仅向专职安全员口头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是不妥的。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简答2【2007年真题】(20分)

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室内外装饰工程。其中,室内地面采用地面砖镶贴,吊顶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室外部分墙面为铝板幕墙,采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铝塑复合板,其余外墙为加气混凝土外镶贴陶瓷砖。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因木龙骨为甲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未对木龙骨进行检验和处理就用到工程上。施工单位对新进场外墙陶瓷砖和内墙砖的吸水率进行了复试,对铝塑复合板核对了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事件二:在这样待检时,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就进行了外墙饰面砖镶贴施工,待复验报告出来,部分指标未能达到要求。

事件三:外墙面砖施工前,工长安排工人在陶粒空心砖墙面上做了外墙饰面砖样板件,并对其质量验收进行了允许偏差的检验。

问题:

1.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提供哪些质量证明文件和报告?

2.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对甲提供的木龙骨是否需要检查验收木龙骨使用前应进行什么技术处理?

3.事件一中,外墙陶瓷砖复试还应包括哪些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内墙砖吸水率复试铝塑复合板应进行什么项目的复验?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5.指出事件三中外墙饰面砖样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正确做法,补充外墙饰面砖质量验收的其他检验项目。

【正确答案】 : 1.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前应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报告包括:出厂检验证明、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有效期证明材料、商检证。

2.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对甲提供的木龙骨需要检查验收。木龙骨使用前应进行防火技术处理。

3.事件一中,外墙陶瓷砖复试还应包括对外墙陶瓷砖的抗冻性进行复试;不需要进行内墙砖吸水率复试。铝塑复合板应进行剥离强度项目的复验。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不妥当。

理由:没有监理工程师的许可,施工单位不得自行赶工,要按照之前编制的进度计划实施项目。

5.事件三中外墙饰面砖样板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未对样板件的饰面砖粘结强度进行检验。

正确做法:应对样板件的饰面砖粘结强度进行检验。

外墙饰面砖质量验收的其他检验项目:对外墙饰面砖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平整度、光洁度的检验、尺寸检验、饰面板嵌缝质量检验。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简答3【2007年真题】(20分)

某大型工程,由于技术特别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要求较高,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后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人于2007年3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邀请书,五家企业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内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规定:2007年4月20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2007年5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日。

在2007年4月20日上午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2007年4月20日下午5时才送达。2007年4月23日由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

评标委员会共有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B企业投标文件有项目经理签字并盖了公章,但无法定代表签字和授权委托书;D企业投标报价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E企业对某分项工程报价有漏项。招标人于2007年5月10日向A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双方于2007年6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

1.该项目采取的招标方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对B企业、C企业、D企业和E企业的投标文件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3.指出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的不妥之处。

4.指出招标人与中标企业6月12日签订合同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该项目采取的招标方式妥当。

理由:因为工程技术特别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要求较高,潜在的投标企业相对较少,而且又经省有关部门批准。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的规定。采用公开招标会花费大而效果差。采用邀请招标比较有针对性,比较经济,效果也相对较好。所以采取邀请招标方式。

2.对B企业、C企业、D企业和E企业的投标文件的处理及其理由:

(1)B企业的投标文件应按废标处理。

理由: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授权委托书。

(2)C企业的投标文件应不予处理。

理由:C企业的投标文件未按招标文件要求的提交投标文件的时间提交。

(3)D企业的投标文件应进行修正处理。

理由:投标报价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以大写为准。不可作为废标处理。

(4)E企业的投标文件应按有效标书处理。

理由:对某分项工程报价有漏项情况不影响标书的有效性。

3.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的不妥之处:

(1)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不应包括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和公证处人员。

(2)评标委员会的技术、经济专家人数少于成员总数的2/3。

4.招标人与中标企业6月12日签订合同不妥当。

理由: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与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简答4 【2007年真题】(20分)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项目工程的总承包施工任务,该工程由A、B、C、D四项工作组成,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为了进行成本控制,项目经理针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分析,其功能成本分析表结果见下表。

 工程进展到笫25周5层结构时,公司各职能部门对该项目进行突击综合大检查。

检查成本时发现:

C工作,实际完成预算费用960万元,计划完成预算费用为910万元;实际成本855万元,计划成本为801万元。

检查现场时发现:

(1)塔式起重机与临时生活设施共用一个配电箱;无配电箱检查记录。

(2)塔式起重机由木工班指挥。

(3)现场单行消防通道上乱堆材料,仅剩1m宽左右通道,端头20m×20m场地堆满大模板。

(4)脚手架和楼板模板拆除后乱堆乱放,无交底记录。

工程进展到28周6层结构拆模后,劳务分包方作业人员直接从窗口向外抛垃圾,造成施工扬尘,工程周围居民因受扬尘影响,有的找到项目经理要求停止施工,有的向有关部门投诉。

问题:

1.计算下表中A、B、C、D四项工作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将此表复制到答题卡上,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在A、B、C、D四项工作中,施工单位应首选哪项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说明理由。

3.计算并分析C工作的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情况。

4.根据公司检查现场发现的问题,项目经理部应该如何进行整改

5.针对本次扬尘事件,项目经理应如何协调管理

【正确答案】 : 1.计算A、B、C、D四项工作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并制表如下:

(1)功能系数的计算

A工作的功能系数=15/100=0.15

B工作的功能系数=35/100=0.35

C工作的功能系数=30/100=0.30

D工作的功能系数=20/100=0.20

(2)成本系数的计算

A工作的成本系数=650/3600=0.18

B工作的成本系数=1200/3600=0.33

C工作的成本系数=1030/3600=0.29

D工作的成本系数=720/3600=0.20

(3)价值系数的计算A工作的价值系数=0.15/0.18=0.83

B工作的价值系数=0.35/0.33=1.06

C工作的价值系数=0.30/0.29=1.03

D工作的价值系数=0.20/0.20=1.00

2.在A、B、C、D四项工作中,施工单位应首选A工作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

理由:A工作的价值系数小于1。

3.费用偏差cv=Bcwp-Acwp=960-855=105,费用偏差为正,说明C工作费用节支
进度偏差sv=Bcwp-Bcws=960-910=50,进度偏差为正,说明C工作进度提前

4.公司检查现场发现的问题,项目经理部应该按以下要求进行整改:

(1)塔式起重机与临时生活设施不能共用一个配电箱;应该有配电箱检查记录。

(2)塔式起重机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来指挥。

(3)现场单行消防通道上严禁乱堆材料,消防通道应不小于3.5m,端头应留有12mX12m的回车场。

(4)脚手架和楼板模板拆除后应摆放整齐,并进行交底记录。

5.针对本次扬尘事件,项目经理应指令劳务分包方停止从窗口向外抛垃圾,并对其劳务分包方负责人和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做好工程周围居民工作,对工程周围居民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简答5 【2007年真题】(20分)

某办公楼由主楼和辅楼组成,建设单位(甲方)与施工单位(乙方)签订了施工合同,经甲方批准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重新调整了地基处理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乙方为此增加费用5万元,基础施工工期延长3d。

事件二:辅楼施工时,甲方提出修改设计,乙方按设计变更要求拆除了部分已完工程,重新施工。造成乙方多支出人工费1万元、材料和机械费用2万元,辅楼工期因此拖延7d。

事件三:主楼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停工,主楼工期拖延7d,费用增加67万元。

问题:

1.原施工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哪些计划工期是多少?

2.针对上述每一件事,乙方如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索赔是否成立请简述理由。

3.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工期是多少天费用为多少元?

【正确答案】 : 1.利用逐条线路对比法确定:

①→②→③→④→⑤的持续时间=70d+112d+42d+77d=301d;

①→②→③→⑤的持续时间=70d+112d+98d=280d;

①→②→④→⑤的持续时间=70d+98d+77d=245d。

所以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⑤。
关键工作:基础工程、主楼主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计划工期:301d。

2.索赔是否成立的判断及理由
事件一:工期索赔成立。理由:因为地质责任不在乙方,经过了甲方批准,而且基坑开挖工作处于关键线路上。
费用索赔成立。理由:因为地质变化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不能合理预见的,本事件责任不在乙方。

事件二:工期索赔不成立。理由:因为辅楼工程不在关键线路上,有56d的总时差,大于工期拖延7d。
费用索赔成立。理由:因为设计的修改是由甲方提出的,对于乙方多承担的费用理应给予补偿。

事件三:工期、费用索赔均不成立。理由:因为施工机械故障是因为乙方自身的原因,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的,甲方没有责任,所以工期、费用索赔申请均不成立。

3. 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工期:3d。
乙方共可得到的索赔费用:5万元+1万元+2万1=8万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详解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