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4月20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4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执业资格考试真题(部分)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14年真题】(20分)

某大型水闸工程建于土基上,其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闸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程开工前,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的“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进行了检查;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本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落实了事故应急保障措施。

事件二:为加快施工进度,上游翼墙及铺盖施工时,施工单位安排两个班组,分别按照上游翼墙I→铺盖1→铺盖2→铺盖3→铺盖4→铺盖5和上游翼墙II→铺盖10→铺盖9→铺盖8→铺盖7→铺盖6的顺序同步施工。

事件三:在闸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温控措施不到位,造成闸墩底部产生贯穿性裂缝,后经处理不影响正常使用。裂缝处理延误工期40天、增加费用32万元。

事件四:桥头堡混凝土施工中,两名工人沿上、下脚手架的斜道向上搬运钢管时,不小心触碰到脚手架斜道外侧不远处的380V架空线路,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事故调查中发现脚手架外缘距该架空线路最小距离为2.0m。

问题:

1、根据《关于印发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导则的通知》(水安监[2011]475号)和《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建管[2006]202号),事件一中的“三类人员”是指哪些人员?事故应急保障措施分为哪几类?

2、指出事件二中上游翼墙及铺盖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确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事件三中的质量事故属于哪一类? 

4、指出事件四中脚手架及斜道架设方案在施工用电方面的不妥之处。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水建管[2006]202号),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几级?事件四的质量与安全事故属于哪一级? 

【正确答案】 : 1.“三类人员”是指: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事故应急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经费与物资保障。

2.不妥之处:上游翼墙及铺盖的浇筑次序不满足规范要求。正确做法:铺盖应分块间隔浇筑;与翼墙毗邻的铺盖1和铺盖10应等翼墙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筑。

3.确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分类应主要考虑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检查、处理事故对工期、工程正常使用和寿命的影响。事件三中的质量事故属于较大质量事故。

4.不妥之处:上、下脚手架的斜道设在有外电架空线路一侧(或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一侧);脚手架的外缘距架空线路最小距离为2.0m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4.0m)。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共分为Ⅰ、Ⅱ、Ⅲ、Ⅳ级(或四级);本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等级属于Ⅳ级(或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14年真题】(20分)

某水利枢纽工程由大坝、电站、泄洪洞(底孔)和溢流表孔等建筑物组成。为满足度汛要求,工程施工采取两期导流,一期工程施工泄洪底孔坝段(A)和溢流表孔坝段(B)。某承包人承担了该项(一期工程)施工任务,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1)签约合同价为4500万元,工期24个月,2011年9月1日开工,2011年12月1日截流。(2)开工前,发包人按签约合同价的10%向承包人支付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的扣回与还清按计算,其中F1<=20%,F2=90%。(3)从第一个月起,按工程进度款5%的比例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由承包人编制,并经监理人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1所示(单位:月,每月按30天计):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发包人未按时提供施工场地,造成了开工时间推迟,导致“初期围堰填筑”的延误,经测算“初期围堰填筑”要延至2012年1月30日才能完成。承包人据此向监理人递交了索赔意向通知书,后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事项:(1)截流时间推迟到2012年2月1日;(2)“围堰加高”须在2012年5月30日(含5月30日)前完成;(3)完工日期不变,调整进度计划;(4)发包人承担赶工费用,依照增加费用最小原则确定赶工费。承包人依据工期——费用表(如表2所示),重新编制新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提交了赶工措施和增加的费用,上报监理人并获批准。 

事件二:截至2012年2月底,累计完成合同金额为200万元;监理人确认的2012年3月份已完成工程量清单中“截流及基坑排水”的金额为245万元,“围堰加高”的金额为135万元,均含赶工增加费用。事件三:结合现场及资源情况,承包人对新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了局部调整,A坝段采用搭接施工,其单代号搭接网络图如图2-2所示:

问题:

1、根据原网络进度计划,分别指出“初期围堰填筑”和“围堰加高”的最早完成日期。 

2、根据事件一,按增加费用最少原则,应如何调整施工进度计划?计算赶工所增加的总费用。

3、根据事件一,绘制从2012年2月1日起的新施工进度计划(采用双代号网络图表示),指出“A坝段开挖”的最早开始日期。 

4、计算承包人2012年3月份进度付款申请单中有关款项的金额。 

5、根据事件三,分别指出“A坝段基础处理”和“A坝段混凝土浇筑”的最早开始日期。

【正确答案】 : 1.“初期围堰填筑”的最早完成日期为2011年11月30日;“围堰加高”的最早完成日期为2012年4月30日。

2.“初期围堰填筑”拖延2个月,而“围堰加高”要求在5月30日前完成,且完工日期不变。调整方案如下:(1)“围堰加高”工作时间从5个月缩短为4个月,缩短1个月,增加费用50万元;(2)为保证按期完工,关键线路要缩短2个月,选择费用最少的关键工作。“截流及基坑排水”缩短工作时间1个月,增加费用30万元;“B坝段基础处理”缩短工作时间1个月,增加费用35万元;赶工所需增加的总费用115万元(50+30+35=115万元)。

3.调整后从2012年2月1日起的新施工进度计划(单位:月,每月按30天计)“A坝段开挖”的最早开始日期为2012年4月1日。

4.2012年3月份进度付款申请单中有关款项的金额:(1)已实施工程的价款:245+135=380万元(2)工程预付款扣回金额:0万元截至2012年3月份合同累计完成金额580(200+380)万元,未到900万元(签约合同价4500万元的20%)的起扣点。(3)工程质量保证金扣留额:380×5%=19万元(4)发包人应支付的工程款:380-19=361万元。

5.“A坝段基础处理”最早开始日期为2012年6月11日

“A坝段混凝土浇筑”最早开始日期为2012年10月11日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14年真题】(20分)

某水闸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加固老闸,扩建新闸,开挖引河等。新闸设计流量1100m3/s。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年。工程所在地主汛期为6~9月份,扩建新闸、加固老闸安排在非汛期施工,相应施工期设计洪水位为10.0m。

该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具体条件和总体进度计划安排,提出的施工导流方案如图3所示。工程附近无现有河道可供施工导流,施工单位采用的导流方案为一次拦断河床(全段)围堰法施工,具体施工组织方案是在一个非汛期施工完成扩建新闸和加固老闸,在新闸和老闸上、下游填筑施工围堰,期间利用新挖导流明渠导流。监理单位审核后,认为开挖导流明渠工程量较大,应结合现场条件和总体工期安排,优化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

事件二:施工单位优化施工导流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并开展施工导流工程设计,其中施工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围堰工程级别为4级,波浪高度为0.8m。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围堰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基坑初期排水,基坑初期水深为6.0m。开始排水的当天下午,基坑水位下降了2.0m,此时围堰顶部在基坑侧局部出现纵向裂缝,边坡出现坍塌现象。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并经监理单位同意后继续进行后续工作。

事件四:新闸闸室地基采用沉井基础,施工单位经项目法人同意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的某专业基础处理公司进行施工,并要求该公司选派符合要求的注册建造师担任项目负责人。

问题:

1、根据事件一,提出适宜的施工导流方案及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 

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计算事件二中施工围堰的设计顶高程;该围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应为多少? 

3、根据事件三,施工单位计算确定基坑初期排水设施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根据事件三,基坑围堰出现险情后,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5、根据《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分析事件四中沉井工程的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以及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的注册建造师级别。 

【正确答案】 : 1.本工程应采用分期(分段)围堰法导流的导流方案。施工组织方案为:扩建新闸、加固老闸分别安排在两个非汛期施工,第一个非汛期利用老河道、老闸导流,施工新闸,期间利用预留土埂挡水,开挖引河;第二个非汛期在老闸上下游筑围堰,利用新挖引河和已完新闸进行导流,加固老闸。

2.该围堰工程为土围堰,级别为4级,相应堰顶安全加高下限值为0.5m。

围堰设计顶高程:10+0.8+0.5=11.3m

3.施工单位计算确定基坑初期排水设施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积水量、地下渗流量、围堰渗流量、降雨量、水位降落速度、排水时间等。

4.围堰出现险情后,施工单位应采取的措施包括:(1)首先停止抽水;(2)采取抛投物料、稳定基础、挖填裂缝等措施,加固堰体;(3)限制水位下降速率;(4)加强观测,注意裂缝发展和堰体变形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该土围堰级别为4级,相应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05。

5.本工程水闸闸室的建筑物级别为2级,根据《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沉井工程的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应为大型,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2014年真题】(30分)

某大(2)型泵站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编制。专用合同条款规定:钢筋由发包人供应,投标人按到工地价3800元/吨计算预算价格,税前扣除;管理所房屋列为暂估价项目,金额600万元。某投标人编制的投标文件部分内容如下: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钢筋制作与安装单价分析如表4所示:

2.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中,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 

3.资格审查资料包括“近3年财务状况表”、“近5年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表”等相关表格及其证明材料复印件。 

问题:

1、将“管理所房屋”列为暂估价项目需符合哪些条件? 

2、根据“钢筋制作与安装单价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名称;

(2)计算扣除钢筋材料价()和税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别说明钢筋的数量取为“1.05”、单价取为“3858.2”的理由。

3、除名称、价格和扣除方式外,专用合同条款中关于发包人供应钢筋还需明确哪些内容?

4、指出“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中A、B、C、D、E分别代表的工序名称。 

5、资格审查资料中“近3年财务状况表”和“近5年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表”分别应附哪些证明材料? 

【正确答案】 : 1.列为暂估价项目的条件:项目已确定,无法确定合同准确价格。

2.(1)“甲”代表“工长”; “乙”代表“初级工”; “丙”代表“电焊条”;(2)扣除的钢筋材料价(丁)1.05*3800=3990(元)(3)税金(戊):(4724.53+188.98+196.54-3990)*3.22%=36.07(元)(3)钢筋(R235)的数量取为1.05的理由是发包人提供的钢筋数量应包含施工架立筋和连接、加工及安装中的操作损耗;钢筋(R235)的单价取为3858.2的理由是其中包含了钢筋到工地后的仓储(保管)费用。

3.还应明确钢筋的规格、数量、交货方式、交货地点和计划交货日期。

4.A代表钢筋、预埋件制作B代表模板、止水制作C代表混凝土拌制(拌合)D代表混凝土运输E代表混凝土养护。

5.近3年财务状况表应附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近5年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表应附中标通知书、合同协议书、工程接收证书或工程竣工验收证书或合同工程完工证书。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2014年真题】(30分)

某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堤防级别为1级。该工程为地方项目,项目法人由某省某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建,质量监督机构为该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该项目中一段堤防退建工程为一个施工合同段,全长2.0km,为黏性土料均质堤,由某施工单位承建。该合同段签约合同价为1460万元,主要工程内容、工程量及工程价款如表5-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将土方填筑、混凝土护坡、堤顶道路、草皮护坡工程施工分别划分为4个、2个、2个、2个作业组,具体情况如表5-2所示。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对本合同段工程进行了项目划分。分部工程项目划分时,要求同种类分部工程的工程量差值不超过50%,不同种类分部工程的投资差额不超过1倍。

事件二:因现有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无草皮护坡质量标准,施工单位在开工前组织编制了草皮护坡工程质量标准,由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批准后实施。

事件三:工程开工后,施工单位按规范规定对土质堤基进行了清理。

事件四:土方填筑开工前,对料场土样进行了击实试验,得出土料最大干密度为1.60g/cm3。设计压实度为95%。某土方填筑单元工程的土方填筑碾压工序干密度检测结果如表5-3所示,表中不合格点分布不集中;该工序一般项目检测点合格率为92%,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各项报验资料均符合要求。

事件五:施工至2013年5月底,本合同段范围内的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所包括的分部工程已通过了验收,设计要求的变形观测点已测得初始值并在施工期进行了观测,施工中未发生质量缺陷。据此,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申请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请指出本合同段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项目划分的具体结果,并简要说明堤防工程中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项目划分原则。 

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与示例(试行)》(办建管[2002]182号文),指出并改正事件二的不妥之处。

3、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说明事件三堤防清基的主要技术要求。

4、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评定事件四中碾压工序的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

5、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除事件五所述内容外,合同工程完工验收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 1.(1)本工程项目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8个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分别为:土方填筑、混凝土护坡按作业组、桩号分别划分为4个、2个分部工程,堤顶道路、草皮护坡划分为1个、1个分部工程。(2)堤防工程中单位工程按招标标段或工程结构进行项目划分;堤防工程中分部工程按长度或功能进行项目划分;每个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工程数目不宜少于5个。

2.施工单位组织编制本工程草皮护坡的质量标准不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批准该工程草皮护坡的质量标准不妥。

应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编制本工程草皮护坡的质量标准;应经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批准。

3.(1)堤基基面清理范围边界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30cm~50cm。(2)堤基表层不合格土、杂物等必须清除。(3)堤基范围内的坑、槽、沟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4)堤基开挖、清除的弃土、杂物、废渣等均应运到指定的场地堆放。(5)堤基清理后应及时报验。(6)基面验收后应及时施工。

4.合格。设计干密度为 1.60g/cm3×95%=1.52g/cm3。碾压工序主控项目即为压实度(干密度),该工序的干密度合格率为17/20=85%,不合格的3个(1.48g/cm3、1.49g/cm3 、1.51g/cm3 )均大于设计干密度(1.52g/cm3 )的96%,且不集中,故符合(SL634—2012)表5.0.7合格标准的规定(黏性土料、1级堤防压实度合格率大于等于85%且小于90%为合格)。一般检测项目检测合格率虽然为92%>90%,但因主控项目仅符合合格标准要求,故该工序质量等级为合格。 

5.合同工程完工验收还应具备条件有:(1)工程完工结算已完成。(2)施工场地已经进行清理。(3)需移交项目法人的档案资料已按要求整理完毕。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