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5月19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全真预测试卷(五)-财务管理

( 试卷总分:175 分 ; 共有4大题 ; 考试时间:120分钟 )

试卷说明

判断题 : 根据题意判断正误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4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ABC公司2008年有关的财务数据如下: 要求:假设该公司实收资本一直保持不变,计算回答以下互不关联的2个问题。(1)假设2009年计划销售收入为5 000万元,需要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日前的利润分配率、销售净利率不变) (2)若利润留存率为100%,销售净利率提高到6%,目标销售额为4 500万元,需要筹集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其他财务比率不变)
【正确答案】 :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A公司是一个生产和销售通讯器材的股份公司。假设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对于明年的预算出现三种意见:第一方案:维持目前的生产和财务政策。预计销售45 000件,售价为24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固定成本为120万元。公司的资本结构为:400万元负债(利息率5%),普通股20万股。第二方案:更新设备并用负债筹资。预计更新设备需投资600万元,生产和销售量不会变化,但单位变动成本将降低至180元/件,固定成本将增加至150万元。借款筹资600 万元,预计新增借款的利率为6. 25%。第三方案:更新设备并用股权和借款筹资。更新设备的情况与第二方案相同,不同的只是用发行新的普通股筹资并结合借款筹资,预计新股发行价为每股20元,需要发行20 万股,以筹集400万元资金;同时借款200万元,借款的利率为4%。要求:(1)计算三个方案下的每股收益、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要求填写下表): (2)计算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以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 (3)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哪个方案的风险最大?哪个方案的报酬最高?如果公司销售量下降至30 000件,第二和第三方案哪一个更好些?请分别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2)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①(EBIT-28)×(1-25%)÷40=(EBIT-57.5)×(1-25%)÷20,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40×57.5-20×28)÷(40-20)=87(万元) ②设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为Q,则:Q×(240-180)-1500000=870000,Q=39500(件)。(3)风险与收益分析:风险最大的方案:第一方案,因为总杠杆系数最大;报酬最高的方案:第二方案,因为其每股收益最大;如果销量降至30000件,由于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所以第三方案更好些因为此时企业仍然可以盈利。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公司运用标准成本系统计算甲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1)本期单位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5公斤,单位材料的标准价格为2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4小时,预计标准总工时为2 000小时,标准工资总额为6 000元,标准制造费用总额为7 2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为5 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 200元)。(2)其他情况:本期产品的实际产量为490件,耗用直接人工2 100小时,支付工资6 620元,支付制造费用7 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5 400元,固定制造费用1 900元),采购原材料的价格为2.1元/千克,本期领用原材料2 050千克。要求:(1)编制甲产品标准成本忙,填写下表: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正确答案】 :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2.1-2)×2050=205(元);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2050-490×5)×2=-80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2100-490×4)×3=42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6620÷2100-3)×2100=320(元)。  (4)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100-490×4)×2.5=35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5400÷2100-2.5)×2100=150(元)。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1900-2200=-30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000-490×4)×1.1=44(元)。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2000-2100)×1.1=-11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100-490×4)×1.1=154(元)。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20分)
A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产品,6月份现金收支的预计资料如下:(1)6月1日的现金余额为520 000元。(2)产品售价100元/件(不含税),4月份销售10 000件,5月份销售12 000件,6月预计销 售15 000件,7月预计销售20 000件。根据经验,商品售出后当月可收回货款的40%,次月收同30%,再次月收回25%,另外5%为坏账。(3)材料采购成本为2元/千克,产品消耗定额为5千克;材料采购货款当月支付70%,下月支付30%。编制预算时月底产成品存货为次月销售量的10%。5月底的实际产成品存货为1 200件,应付账款余额为30 000元。5月底的材料库存量为2 000千克,预计6月末的材料库存量为1 500千克。(4)6月份需要支付的直接人工工资为650 000元,管理人员工资280 000元,其中有60000 元是生产管理人员工资;需要支付其他的管理费用45 000元,需要支付销售费用 64 000元。其他的制造费用22 000元(含折旧10 000元);(5)支付的应交税金及附加占不含税销售收入的比例为8%,增值税税率为17%。(6)预计6月份将购置设备一台,支出650 000元,须当月付款。(7)预交所得税20 000元。(8)现金不足时可从银行借入,借款额为10 000元的倍数,利息在还款时支付。期末现金余额不少于500 000 元。要求:(1)预计6月份的生产量;(2)预计6月份材料需用量和材料采购量;(3)预计6月份的采购成本和采购金额;(4)预计6月份的采购现金支出;(5)预计6月份的经营现金收入;(6)编制6月份的现金预算,填写下表:
【正确答案】 : (1)6月份的预计生产量=6月份的预计销售量+预计6月末的产成品存货量-6月初的产成品存货量=15000+20000×10%-1200=15800(件)。  (2)6月份材料需用量=15800×5=79000(千克);材料采购量=79000+1500-2000=78500(千克)。  (3)6月份的采购成本=78500×2=157000(元);采购金额=157000×(1+17%)=183690(元)。  (4)根据“当月购货款在当月支付70%,下月支付30%”可知,5月末的应付账款30000元全部在6月份付现,所以,6月份采购现金支出=183690×70%+30000=158583(元)。  (5)6月份的经营现金收入=10000×100×(1+17%)×25%+12000×100×(1+17%)×30%+15000×100×(1+17%)×40%=1415700(元)。  (6)支付应交税金及附加=15000×100×8%=120000(元),根据“管理人员工资280000元,其中有60000元是生产管理人员工资”可知:280000元工资中有280000-60000=220000(元)属于管理费用,有60000元属于制造费用根据“其他的制造费用22000元(含折旧10000元)”可知:支付的其他的制造费用=22000-10000=12000(元);由于需要支付其他的管理费用为45000元,因此:支付制造费用=60000+12000=72000(元),支付管理费用=220000+45000=265000(元)。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1】(20分)
某企业目前有两个备选项目,相关资料如下:资料1:已知甲投资项目建设期投入全部原始投资,其累计各年税后净现金流量如表所示: 资料2:乙项目需要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25万元。该项目建设期2年,经营期5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白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投产第一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6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40万元;投产第二年预计流动资产需用额90万元,流动负债需用额30万元。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营业收入210万元,每年预计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50万元,工资福利费20万元,其他费用10万元。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城建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率3%。该企业不交纳营业税和消费税。资料3:该企业按直线法折旧,全部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所得税税率25%,设定折现率10%。要求:(1)计算甲项目下列相关指标:①填写表中甲项月各年的NCF和折现的NCF;②计算甲投资项目的建设期、项目计算期和静态投资同收期;③计算甲项目的净现值。(2)计算乙项目下列指标: ①计算该项目项目计算期、流动资金投资总额和原始投资额;②计算投产后各年的经营成本;③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④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⑤计算该项目各年所得税前净流量和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⑥计算该项目税后净现金流量 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 (3)评价甲、乙两方案的财务可行性;(4)若甲乙两方案彼此相互排斥,要求利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选优。
【正确答案】 : (1)①②该投资项目的建设期=2年,项目计算期=10年,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6+200÷500=6.4(年),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6.4-2=4.4(年);③甲净现值=-800-545.46-82,64+225.39+273.2+248.36+112.9+256.6+233.25+254.46+269.85=445.91(万元)。  (2)计算乙项目下列指标:①项目计算期=7年,投产第一年流动资金投资额=60-40=20(万元),投产第二年流动资金需用额=90.-30=60(万元),投产第二年流动资金投资额=60-20=4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合计=40+20=60(万元),原始投资=200+25+60=285(万元);②投产后各年的经营成本=50+20+10=80(万元);③固定资产年折旧=(200-8)÷5=38.4(万元),无形资产年摊销额=5万元,投产后各年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80+38.4+5=123.4(万元);④投产后各年应交增值税=(每年营业收入每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增值税率=(210-50)×17%=27.2(万元),投产后备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27.2×(7%+3%)=2.72(万元),投产后各年的息税前利润=210-123.4-2.72=83.88(万元);⑤各年所得税前净流量:=-225万元,=0,=-20万元,=83.88+38.4+5-40=87.28(万元),=83.88+38.4+5=127.28(万元),终结点回收额=8+60=68(万元),=127.28+68=195.28(万元);该项目各年所得税后净流量:投产后各年的调整所得税=83.88×25%=20.97(万元),=-225万元,=0,=-20万元,=87.28-20.97=66.31(万元),=127.28-20.97=106.31(万元),=195.28-20.97=174.31(万元);⑥该项目的净现值=-225-20×(P/F,10%,2)+66.31×(P/F,10%,3)+106.31×[(P/A,10%,6)-(P/A,10%,3)]+174.31×(P/F,10%,7)=96.37(万元),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85÷106.31=2.68(年),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2.68=4.68(年);  (3)由于甲方案净现值大于0,但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6.4)大于项目计算期的一半(10÷2),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4.4)大于生产经营期的一半(8÷2),所以甲方案属于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乙方案净现值大于0,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4.68)大于项目计算期的一半(7÷2),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68)大于生产经营期的一半(5÷2),所以乙方案属于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4)甲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445.91÷(P/A,10%,10)=445.91÷6.1446-72.57(万元),乙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96.37÷P/A,10%,7)=96.37÷4.8684=19.8(万元),由于甲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大于乙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所以选择甲方案。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6 道小题 ,当前页: 1 / 2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