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3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预测卷(二)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背景: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导致。根据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考虑到该办公楼仅需8台临时用电设施,施工单位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6m;项目经理安排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负责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监理工程师认为存在不妥,指令整改。

【问题】
1.指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审批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2.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3.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4.指出该办公楼工程临时用电管理的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 1.不妥之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
正确做法: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

2.E工作实际进度拖后1个月。F工作实际进度拖后2个月。D工作实际进度拖后1个月。
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13个月。

3.①工序E的索赔成立。理由: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属于建设单位原因,并且E在关键线路上,影响总工期,索赔成立。
②工序F索赔不成立。理由:工序F滞后2个月并不影响实际总工期,故索赔不成立。
③工序D索赔不成立。理由:工人返乡农忙属于施工单位原因,并且此工作有1个月的总时差,拖后1个月不影响总工期,工期不能索赔。

4. 不妥之一:用电负荷小且施工组织仅需8台临时用电设施,施工单位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不妥之二: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6m。
正确做法: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不妥之三:项目经理安排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负责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
正确做法: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背景:某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8000㎡,地下1层,地下6层,建设单位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乙公司以2850万元的投标价中标,并以此作为合同价双方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本工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劳务分包给劳务公司丙,丙公司因缺乏劳动资源,将劳务转包给丁公司,并签订了合同。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此工程的装饰部分分包给专业装修公司,专业装修公司做的建筑装饰清单如表1: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进行地下防水施工时,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改性沥青类卷材防水层。先铺立面,后铺平面,交接处交叉搭接;临时性保护墙采用石灰砂浆砌筑,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采用满粘法施工;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卷材接槎的搭接100mm;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厚度50mm,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设置隔离层。
事件四:监理工程师发现抹灰存在表面不平整、木门安装不牢固等现象,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并写出劳务作业分包管理流程。
2.事件二中,用ABC分类法确定重点管理的材料。
3.指出事件三中,关于地下防水卷材铺贴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一般抹灰及木门常见的装饰装修质量问题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

1.(1)劳务公司丙将劳务转包给丁的做法是违法的。
理由:劳务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劳务再分包的,属于违法分包。
(2)劳务作业分包管理流程如下:劳务分包单位信息的收集→资格预审→实地考察→评定→培训→推荐劳务分包→劳务分包单位参与投标→评标及确定中标单位→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注册、登记→进场施工及现场管理→考核、评估协作终止。

2.计算出材料价款和该种材料占总价款的百分比见表2。

表2 材料价款和该种材料占总价款的百分比清单表

对各种材料按照该材料占总价款的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计算累计百分比,见表3。


依据ABC分类法,确定地砖和石膏板应进行重点管理。

3.错误一:先铺立面,后铺平面,交接处交叉搭接;
正确做法: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先铺平面,后铺立面。
错误二:临时性保护墙采用石灰砂浆砌筑,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采用满粘法施工;
正确做法: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
错误三: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卷材接槎的搭接100mm;
正确做法: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改性沥青类卷材应为 150mm。
错误四: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厚度50mm。
正确做法: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 土保护层采用人工回填土时厚度不宜小于50mm,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厚度不宜小于 70mm,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隔离层。

4.一般抹灰常见的装饰装修质量问题:抹灰层脱层、空鼓,面层爆灰、裂缝、表面不平整、接槎和抹纹明显等。
木门常见的装饰装修质量问题:安装不牢固、开关不灵活、关闭不严密、安装留缝、倒翘等。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背景:某工程,甲施工单位选择乙施工单位分包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乙施工单位开挖土方时,因雨季下雨导致现场停工3d,在后续施工中,乙施工单位挖断了一处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中未标明的煤气管道,因抢修导致现场停工7d。为此,甲施工单位通过项目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延期10d和费用补偿2万元(合同约定,窝工综合补偿2000元/d)的请求。
事件2:为赶工期,甲施工单位调整了土方开挖方案,并按约定程序进行了调整,总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发现乙施工单位未按调整后的土方开挖方案施工并造成围护结构变形超限,立即向甲施工单位签发《工程暂停令》,同时报告了建设单位。乙施工单位未执行指令仍继续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及时报告了有关主管部门,后因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引发了基坑局部坍塌事故。
事件3:甲施工单位凭施工经验,未经安全验算就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的同时,就开始搭设高大模板。
事件4:施工单位在每月例行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巡查中,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逐一检查,经统计,现场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检查组认为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消防设施配置不齐全,要求项目部整改。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挖断煤气管道事故的责任方,说明理由。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工程延期和费用补偿各多少?说明理由。
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分析事件2中甲、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基坑局部坍塌事故应承担的责任,说明理由。
3.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的做法有哪些不妥?写出正确的做法。
4.事件4中,针对本项目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情况,在生产区临时设施区域内还应增设哪些消防器材或设施?

【正确答案】 : 1.事件1中挖断煤气管道事故的责任方为建设单位。
理由: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完整的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图,其中应包括煤气管道走向埋深位置图。
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工程延期为7d。
理由:雨期下雨停工3d不予批准延期,只批准因抢修导致现场停工7d的工期延期。
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费用补偿为14000元。
理由:费用补偿为:7×2000=14000元


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事件2中甲、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基坑局部坍塌事故应承担的责任及理由如下:
(1)甲施工单位和乙施工单位对事故承担连带责任,由乙施工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理由:甲施工单位属于总承包单位,乙施工单位属于分包单位,他们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2)监理单位不承担监理责任
理由: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对乙施工单位未按调整后的土方开挖方案施工的行为及时向甲施工单位签发“工程暂停令”,同时报告了建设单位,已履行了职责。


3.事件3中甲施工单位做法的不妥以及正确的做法。
(1)不妥之处:甲施工单位凭施工经验,未经安全验算编制高大模板工程专项施工。
正确做法:应认真编制方案,且有详细的安全验算书。
(2)不妥之处:专项施工方案仅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经甲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后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3)不妥之处: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未经专家论证、评审。
正确做法:应由甲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
(4)不妥之处:甲施工单位在专项施工方案报批的同时开始搭设高大模板。
正确做法:按照合同规定的管理程序,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才可以实施。

4.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2时,应配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积水桶 (池)、黄沙池,且周围不得堆放易燃物品。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5000㎡,地下2层,地上2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基础底标高为-9.0m,由主楼和附属用房组成,基坑支护采用复合土钉墙,地质资料显示,该开挖区域为粉质黏土且局部有滞水层,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合土钉墙边坡支护方案》时,发现方案中制定的构造做法如下:土钉钢筋宜选用HRB400、HRB500钢筋,直径12~16mm;土钉孔注浆材料选用1 : 2〜1 : 3水泥砂浆,强度15MPa;因土钉墙高度不大于12m,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60mm,设计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2:监理工程师在消防工作检查时,发现一只手提式灭火器直接挂在工人宿舍外墙的挂钩上,其顶部离地面的高度为1.6m,食堂设置了独立制作间和冷藏设施,燃气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杂物间。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日常管理,坚持开展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
事件4:施工单位将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事件5: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于9月17日对项目进行执法大检查,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二级注册建造师。为此,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做出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于9月21日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做了公示;并于9月30日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问题】
1.事件1中,事件一中,基坑土钉墙护坡其面层的构造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事件2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手提式灭火器还有哪些放置方法?
3.事件3中,按照劳务实名制管理要求,在劳务分包单位进场时,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要求劳务分包单位提交哪些资料进行备案?
4.事件4中,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该如何处理?
5.事件5中,分别指出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土钉墙设计及构造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妥之一:土钉钢筋宜选用HRB335、HRB400钢筋,直径12~ 16mm.
正确做法:土钉钢筋宜选用HRB400、HRB500钢筋,直径16~ 32mm。
不妥之二:土钉孔注浆材料选用1:2〜1:3水泥砂浆,强度15MPa;
正确做法:土钉孔注浆材料可选用水泥浆(0.4〜0.5)或水泥砂浆(1:2〜1:3),强度不宜低于20MPa。
不妥之三:因土钉墙高度不大于12m,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60mm,设计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正确做法:土钉墙高度不大于12m时,喷射混凝土面层要求厚度80〜100mm,设计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2.不妥之处一:一只手提式灭火器直接挂在工人宿舍外墙的挂钩上,其顶部离地面的高度为1.6m;
正确做法: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消防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
不妥之处二:燃气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杂物间;
正确做法: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手提式灭火器还可以设置在托架或消防箱内,对于环境干燥、条件较好的场所,手提式灭火器可直接放在地面上。设置于消防箱内的手提式灭火器,可直接放在消防箱的底面上,但消防箱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15m。

3.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要求劳务分包单位提交的资料:进场施工人员花名册、身份证、劳动合同文本、岗位技能证书复印件。

4.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在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卫部门申报登记,分类存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与所在地垃圾消纳中心签署环保协议,及时清运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应运送到专门的有毒有害废弃物中心消纳。

5.(1)建设主管部门于9月17日对项目进行执法大检查于9月21日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做了公示,妥当。
理由: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后7d内,公布期限一般6个月至3年。
(2)于9月30日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做法,不妥当。
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在当地发布之日起7d内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3)本项目项目经理为二级注册建造师,不妥当。
理由:本项目26层属于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只能由一级注册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一大型商场,地下2层,地上9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71500m2 。经过公开招标,某施工单位中标,中标造价25025.00万元。双方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中约定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0%,并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款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时起扣,主要材料所占比重按60%计。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土方采用机械一次开挖至设计标高;租赁30辆特种渣土运输汽车外运土方,在城市道路路面遗撒了大量渣土;用于垫层的2:8灰土提前2天搅拌好备用。
事件二:项目全面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包括组织管理层、项目经理部两个层次,全力保证项目成本管理按程序进行。
事件三: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化石,造成停工2个月。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索赔报告,索赔工期2个月,索赔费用34.55万元。索赔费用经项目监理机构核实,人工窝工费18万元,机械租赁费用3万元,管理费2万元,保函手续费0.1万元,资金利息0.3万元,利润0.69万元,专业分包停工损失费9万元,规费0.47万元,税金0.99万元。经审查,建设单位同意延长工期2个月;除同意支付人员窝工费、机械租赁费外,不同意支付其他索赔费用。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风险管理。

【问题】
1.分别列式计算本工程项目预付款和预付款的起扣点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2.分别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做法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二中,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的程序。
4.列式计算事件三中建设单位应该支付的索赔费用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5.指出事件四中,项目风险管理的程序。

【正确答案】 : 1.预付款=25025×10%=2502.50(万元),
起扣点=合同总价-(预付备料款/主要材料所占比重),25025-2502.5/60%=20854.17(万元)

2.①错误一:土方采用机械一次开挖至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在接近设计坑底高程时应预留20~750px厚的土层,采用人工配合挖除。
②错误二:渣土运输汽车外运土方时,在城市道路路面遗撒了大量渣土;
正确做法:运送渣土的汽车应有封闭覆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撒,万一有遗撒,应及时清理路面。
③错误三:2:8灰土提前2天搅拌好备用。
正确做法:灰土应当日铺填夯压。

3.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程序:
1)掌握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和变动状态;
2)确定项目合同价;
3)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实施目标;
4)进行成本动态控制,实现成本实施目标;
5)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及时回收工程款;
6)进行项目成本分析;
7)进行项目成本考核,编制成本报告;
8)积累项目成本资料。

4.建设单位应支付的索赔费用应该包括:人员窝工费18万元,机械租赁费用3万元、管理费2万元,保函手续费0.1万元,资金利息0.3万元,专业分包停工损失费9万元。故索赔费用是18+3+2+0.1+0.3+9=32.40万元。

5.项目风险管理应包括下列程序: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2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