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7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检测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管桩基础。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9个月。按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预应力管桩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所示(时间单位:月),该计划通过了监理工程师的审查和确认。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专业分包单位将管桩专项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遭到了监理工程师拒绝。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监理工程师应直接向专业分包单位下达停工令,拒绝签收停工令。
事件二:在工程施工进行到第7个月时,因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导致G工作停止施工1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按期完工,施工总承包单位据此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赶工费索赔。根据合同约定,赶工费标准为18万元/月。
事件三:在H工作开始前,为了缩短工期,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的异节奏流水施工调整为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原施工方案中H工作异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如图所示(时间单位:月)。

【问题】:
1.施工总承包单位计划工期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为保证工程进度目标,施工总承包单位应重点控制哪条施工线路?(用工作表示)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及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二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可索赔的赶工费为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流水施工调整后,H作相邻工序的流水步距为多少个月?工期可缩短多少个月?按照图1-2格式绘制出调整后H工作的施工横道图。
【正确答案】 : 1.(1)网络计划图的工期为29个月,可以满足工期要求。
(2)应重点控制A→B→D→F→H。
2.(1)监理工程师拒绝审批妥当。
理由: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报审。
(2)监理工程师向施工总承包单位下达了停工令妥当。
理由:专业分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管桩进行封底施工。
(3)施工总承包单位拒绝签收停工令不妥。
理由:专业分包单位与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总包单位与建设单位有合同关系,并且应对分包工程质量负有连带责任。
3.(1)索赔的赶工费为0元。
(2)G工作总时差为2个月,大于停工1个月,所以不需要赶工。
4.(1)流水施工调整后,H作相邻工序的流水步距为1个月。
(2)工期可缩短4个月(11-7=4)。
(3)调整后H工作的施工横道图如下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筏板基础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求严格按照C30和P6的配合比试配基础筏板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进行浇筑时,发现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加入了适量的拌合用水进行搅拌。
项目部对二层结构进行质量检查时,发现现场安装完成的木模板内有垃圾及碎木屑,责令项目部进行整改。
在二层的墙体模板拆除后,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局部存在较严重蜂窝孔洞质量缺陷,指令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规定进行修整。
主体结构施工至十层时,项目部在例行安全检查中发现五层楼板有2处(一处为短边尺寸200mm的洞口,一处为尺寸1600mm×2600mm的洞口)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规定,责令现场立即整改。
【问题】:
1.筏板基础混凝土应至少留置多少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指出筏板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应对模板分项工程进行哪些检查?
3.较严重蜂窝孔洞质量缺陷的修整过程应包括哪些主要工序?蜂窝孔洞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4.针对五层楼板检查所发现的孔口、洞口防护问题,分别写出正确的安全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 : (2)不妥之处一:施工单位要求严格按照C30和P6的配合比试配基础筏板混凝土。
正确做法:防水混凝土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不妥之处二:坍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加入了适量的拌合用水进行搅拌。
正确做法: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2.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的隔离剂。
③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④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⑤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3.(1)严重蜂窝孔洞质量缺陷的修整:
①将蜂窝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水冲洗。
②重新支设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灌捣实。
③养护
(2)防治措施
①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隔离剂。
②按规定或方案要求合理布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③对局部配筋或铁件过密处,应事先制定处理措施,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浇筑密实。
4.(1)短边尺寸200mm的洞口: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2)尺寸1600mm×2600mm的洞口: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新建工业厂区,地处大山脚下,总建筑面积16000㎡,其中包括一栋6层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对该项目厕浴间防水工程进行了过程检查与检验,内容包括防水层基层状况、附加层、管根处理、防水保护层等部位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事件二:在装饰装修阶段,项目部使用钢管和扣件临时搭设了一个移动式操作平台用于顶棚装饰装修作业。该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8.64㎡,台面距楼地面高4.6m。
事件三: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施工资料的组卷,其中防水专业承包工程的施工资料由总包单位负责,并单独组卷,三台电梯按不同型号每台电梯单独组卷,室外工程将建筑环境、安装工程共同组卷。
事件四:绿色建筑评价时,对其绿色建筑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各类指标的评分均满足要求,总得分为75分。
【问题】:
1.事件一中,厕浴间防水工程检查和检验的内容还有哪些?
2.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台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现场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3.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4.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还包括哪些?本工程应评价为哪级绿色建筑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2.(1)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台面高度符合规定。
理由: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宜大于10m2,高度不宜大于5m。
(2)现场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①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固,立柱低端离地面不得大于80mm,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等制动措施。
②移动式操作平台架体应保持垂直,不得弯曲变形,制动器除在移动情况外,均应保持制动状态。
③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3.不妥之处一:防水专业承包工程的施工资料由总包单位负责,并单独组卷。
正确做法:专业承包工程形成的施工资料应由专业承包单位负责,并应单独组卷。
不妥之处二:室外工程将建筑环境,安装工程共同组卷。
正确做法:室外建筑环境、室外安装工程应单独组卷。
4.(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还包括: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
(2)本工程为二星级绿色建筑。
理由: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经公开招投标,甲施工单位中标。双方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10个月。合同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写明:瓷砖墙面积为1000㎡,综合单位为110元/㎡。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后发现,施工资源配置不当,需增加2台塔吊,项目部修改了《施工组织设计》后并重新审批后继续施工。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调换了瓷砖的规格型号。经施工单位核算综合单价为150元/㎡。该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实测确认瓷砖粘贴面积为1200㎡,但建设单位未确认变更单价,施工单位用挣值法进行了成本分析。
事件三:由于开发公司原因,导致C工作(关键工作)停工8D,专业分包单位当即就停工造成的损失向甲施工单位递交索赔报告,索赔误工损失8万元和工期损失8D。甲施工单位认为该停工的责任是开发公司造成的,专业分包单位应该直接向开发公司提出索赔,拒收专业分包的索赔报告。
事件四:开发公司指定分包的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形成大量安全隐患,开发公司责令甲施工单位加强管理并提出了整改意见。甲施工单位认为指定分包的安全管理属于专业分包单位责任,非总包单位的责任范围。
【问题】:
1.除了事件一的情况外,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况还有哪些?
2.计算墙面瓷砖粘贴分项工程的BCWS、BCWP、ACWP、CV,并分析成本情况。
3.事件三中,甲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专业分包可以获得索赔金额和天数各是多少?
4.事件四中,甲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2.BCWS=计划工程量×预算成本单价=1000×110=11万元
BCWP=已完成工程量×预算成本单价=1200×110=13.2万元
ACWP=已完成工程量×实际单价=1200×150=18万元
CV=BCWP-ACWP=13.2-18=-4.8万元
所以,项目运行超出预算成本。
3.(1)甲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按照建筑法、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甲施工单位是总承包单位,应该承担总承包责任,接受专业分包单位的索赔报告,按照合同条款和事件情况对专业分包做出答复。然后甲施工单位再向开发公司递交索赔报告。
(2)由于C工作在关键线路上,所以可获得8D.的工期补偿,由于造成停工的责任属于开发公司,所以专业分包单位可以获得8万元的误工损失。
4.甲施工单位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因为甲施工单位是总承包单位,应该承担总承包责任,负责整个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外墙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采用B.IM技术进行建模。合同约定总造价14250万元。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总承包单位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配式结构施工的专项方案。预制构件运输时,外墙板采用水平运输。预制楼板存放采用8层叠放,每层构件间的垫块位置错开500mm。
事件二:合同中约定,根据人工费和四项主要材料的价格指数对总造价按调值公式法进行调整。各调值因素的比重、基准和现行价格指数如下表:

事件三:围护系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饰面砖的粘结强度测试。
【问题】:
1.施工BIM模型包括哪些类型?
2.装配式施工的专项方案包括哪些内容?指出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3.列式计算经调整后的实际结算价款应为多少万元?(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4.围护系统还应进行哪些项目的现场实验和测试?外墙板接缝的防水实验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 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制定专项方案,内容宜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进度计划、施工场地布置、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安装与连接施工、绿色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应急预案等。
(2)不妥之处一:外墙板采用水平运输。
正确做法:外墙板宜采用立式运输,外饰面层应朝外。
不妥之处二:预制楼板存放采用8层叠放,每层构件间的垫块位置错开500mm。
正确做法:预制构件多层叠放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预制楼板、叠合板、阳台板和空调板等构件宜平放,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
3.经调整后的实际结算价款应为:=14520×(0.2+0.15×1.12/0.99+0.30×1.16/1.01+0.12×0.85/0.99+1.15×0.80/0.96+0.08×1.05/0.78)=14962.13万元
4.(1)外围护系统还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下列现场实验和测试:
①墙板接缝及外门窗安装部位的现场淋水试验。
②现场隔声测试。
③现场传热系数测试。
(2)外墙板接缝的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每1000m2外墙(含窗)面积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时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一处,抽查部位应为相邻两层四块墙板形成的水平和竖向十字接缝区域,面积不得少于10m2,进行现场淋水试验。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