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部承建居民区施工道路工程,制订了详细的交通导行方案,统一设置了各种交通标志、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沿街居民出人口设置了足够的照明装置。 工程要求设立降水井,设计提供了地下管线资料。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位置狭窄,部分围挡设施占用了绿化带,接到了绿化管理部门的警告。
事件2:实名制检查中发现,工人的工作卡只有姓名,没有其他信息。
事件3:降水井护筒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开挖施工时发现了过街的电力管线套管,项目部于是要求停止施工,并降低了开挖高度绕开施工。
问题
1.对于背景资料中交通导行方案的落实,还应补充哪些保证措施?
2.事件1中,围挡的设置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纠正?
3.事件2中,按照劳务实名制规定,劳务人员佩戴的工作卡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4.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管线调查可能存在哪些不足?
1.(本小题8分)
为了保证交通导行方案的落实,还应补充的保证措施:
①严格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范围(2分);
②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和范围(1分);
③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应与作业队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2分);
④依据现场变化,及时引导交通车辆,为行人提供方便(1分);
⑤施工现场按照施工方案,在主要道路交通路口设专职交通疏导员,积极协助交通民警搞好施工和社会交通的疏导工作(2分)。
2.(本小题7分)
围挡占用绿化带未获批准不妥(3分)。纠正:先停止占用或恢复原状,向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补办临时用地手续,并优化作业面(4分)。
3.(本小题3分)
施工人员工作胸卡应该包含的内容:身份证号(1分)、工种(1分)、所属分包企业(1分)。
4.(本小题2分)
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管线调查可能存在的不足:进场后没有依据建设方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及影响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地面建筑物等有关资料,查阅有关专业技术资料,掌握管线的施工年限、使用状况、位置、埋深等数据信息。对于资料反映不详、与实际不符或在资料中未反映管线真实情况的,没有向规划部门、管线管理单位查询,必要时在管理单位人员在场情况下进行勘探查明现状(2分)。
匿名发布
武汉唯才建造师人才网旗下唯才在线考试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81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