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7-88605621
试题 这道题原始版本如下:

10年7月28日16时左右,甲公司甲酸生产装置因故障全系统停车进行检修,合成反应器甲醇喷管坏,需进器内进行维修。7月孔进行通风,并从上部人孔加水进行冲洗。29日上午8时左右,打开合成反应器下部两个人下午17时左右,应公司安全处要求打开最上部人孔进行通风。17时15分左右,安全处有关人员用可燃气体及氧气测定仪测定可燃气体不合格。此后,在17时15分至19时45分左右的一段时间内,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19时45分左右经测定,氧气浓度为21%;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百分比为12%-18%。安全人员认为合格,随后签发“进罐人塔证”并注明要佩戴长管呼吸器。

时左右,乙公司两名架子工进入器内进行扎架子作业,甲公司两名操作工及乙公司一名临时工在器外进行监护。由于不方便,两名架子工未戴呼吸器。大约13分钟后,塔内传出求救声,监护人员及现场六名检修人员情急之下未戴呼吸器进塔救人,先后中毒,有七人勉强爬出。最后甲公司经理及合成工段工段长戴上呼吸器将塔内四人救出,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此时大约为

时40分左右。化建公司一名架子工和一名临时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二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该事故需要参照的案例分析规程有哪些? 2.该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包括哪些部门? 3.该事故应采用何种分析方法? 4.事故勘察典型证据有哪些? 5.事故现场勘察的重点是什么? 6.甲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何种事故责任? 7.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8.按伤害程度分类,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9.按伤亡事故的性质分类,这起事故属何种事故类型?
【答案】:1.分析这起事故需要参照如下规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国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这起事故应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3.这起事故应采用现场分析即事后现场深入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包括综合分析、个别分析、安全系统分析等)。4.这起事故勘察的典型证据是事故源各种气体的浓度、各种可燃气体的泄漏痕迹以及可燃气体的分布和扩散情况。5.这次事故勘察的重点是事故源各种气体的浓度变化情况。6.这起事故乙公司的两名架子工应负直接事故责任。7.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作业人员不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救护人员不戴防护器具进塔救人,导致事故扩大,监护人员监督不力等均属违章行为。8.事故死亡1人,属于死亡事故。9.事故类型是中毒事故。
【解析】:
武汉唯才建造师人才网旗下唯才在线考试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81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