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1层,地上10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8m。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l: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筑。
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连续灌注,水下混凝土超灌高度高出设计标高0.5m以上。
事件2: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3: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d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现场拌制的砂浆在3h内用完。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4: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写出事件4中,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1.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不妥之处1: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沉放钢筋笼、下导管。
正确做法:沉放钢筋笼、下导管应在第二次循环清孔前完成。
不妥之处2: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连续灌注,水下混凝土超灌高度高出设计标高0.5m以上。
正确做法: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连续灌注,水下混凝土超灌高度应高出设计标高1m以上。
【教材页码】2019版教材P97
2.事件2中,项目部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试件不应该从标准实验室取,应该在同等条件下养护后测试,强度达到75%才能拆模。
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教材页码】2019版教材P104
3.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砌块生产7d后运往工地砌筑。
正确做法:施工采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待达到28d强度后,再进行砌筑。
(2)不妥之处: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在3h内用完。
正确做法:现场拌制的砂浆随拌随用,现场拌制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
【教材页码】2019版教材P114
4.事件4中, 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1)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的栅门外,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2)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因层高大于24m,所以外架立面剪刀撑沿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应连续设置。
【教材页码】2019版教材P268、P276
匿名发布
武汉唯才建造师人才网旗下唯才在线考试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81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