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双线I级铁路站前工程第二标段工程情况如图4所示。
该标段工程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土石方60×10

m3。双线桥两座,其中1号桥墩高3~10m.上部结构为多跨简支T梁(跨径为32m);2号桥为(16+24+16)m框架桥。双线隧道一座(大岭隧道).隧道设置一座平行导坑,平行导坑与正洞的线间距为30m,每600m设置一处横通道。轨道为有砟道床和无缝线路,每条长钢轨长度为500m,由距离200km的某铁路局厂焊基地运输至该标段的铺轨基地。新建铁路在既有车站与既有线接轨。
本标段总工期为36个月,其中隧道工期计划为24个月。
图4中SI段为石方路堑。该石方路堑高度为3~5m,距离既有线15m,需要爆破施工。场地A、场地B和场地c三处场地均为荒地,地形平坦,场地开阔,地基承载力较高。
大岭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施工单位制定了进口、出口及利用平行导坑施工正洞的方案。施工期间.隧道通风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洞口段100m内采取自然通风,随着隧道掘进的进行,第二、第三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机械通风方式。
施工单位制定了初步的铺轨和T梁施工方案:计划在场地B或场地c处设置一处铺轨基地,同时将T梁预制场设在铺轨基地内;T梁采用铁路架桥机架设;轨道采用机械铺轨,然后换铺长钢轨方法施工。该方案在开工前经专家组评审认定铺架工期目标不能实现,原因是隧道施工实际工期需要30个月,因此制约着铺轨和T梁架设。

【问题】
1.指出图4平面布置示意图中除铺轨基地和梁场之外的大型临时工程。
2.给出SI路堑应采用的爆破方法。
3.根据背景资料,请选择一个合理的场地作为铺轨基地,并说明理由。
4.给出大岭隧道第二、第三阶段的通风方式。
5.根据背景资料,为满足铺架工期目标,请调整T梁施工方案,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