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高架桥工程,桥梁下部结构为φ1.2m×2根钻孔桩上接承台、墩柱,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梁。
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将施工组织设计分发给相关各方人员,以此作为技术交底并开始施工。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对导管用气压法进行了试验,检测导管合格。立即开始灌注,在接近钢筋骨架时,降低了浇筑速度,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事件2:导管法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了因混凝土离析导致的堵管事故,项目部立即采取插拔抖动导管措施处理,但没有成功。
事件3:主墩承台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工序A→绑扎钢筋骨架→安装冷却管→架设模板→混凝土拌和浇筑→混凝土养护→工序B→基坑回填。
为预防主墩承台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施工单位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浇筑时要振捣充分,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养护工作,及时养护。
(3)采用遮阳凉棚、内降外保的降温措施以降低混凝土水热、推迟水化热峰出现。
【问题】:
1.说明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直接作为技术交底做法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2.事件1中导管检查方法不正确,请写出正确做法。
3.补充事件1中防止钢筋上浮的措施。(至少2条)
4.请指出事件2中防堵管措施还有哪些。
5.指出事件3中工序A、B的名称。
6.指出事件3中承台内降外保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至少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