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这道题原始版本如下:

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下2层,地上18层。由于地质条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墙底均设计有灌注桩加桩承台基础、地连梁,地下室底板为整体筏板。灌注桩设计直径D=800mm,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成孔后清孔换浆,测定桩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然后下放钢筋笼、导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桩头均超出设计桩顶标高300mm以上;施工结束后,监理工程师对成桩进行检查,发现⑧-D轴处某桩成桩直径不足800mm,实测值为760mm,且桩位偏差为113mm。所有桩身混凝土试件检验均合格,并进行承载力试验,所有桩承载力检测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将所有的工程档案提交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提请建设单位正式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共同进行竣工验收,验收通过。
【问题】:
1.本案例中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存在哪些不妥之处?简要说明理由或正确做法。
2.⑧-D轴处某桩桩径及桩位偏差是否满足验收规范要求?若不满足,请列出规范规
定的正确要求。
3.简述桩身混凝土试件的取样规定。
4.本案例中竣工验收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简要说明理由或正确做法。
【答案】:1.(1)清孔换浆后测定桩底沉渣厚度不妥。
理由:灌注桩的沉渣厚度应在钢筋笼放入之后,混凝土浇筑前测定,成孔结束后,放入钢筋笼、混凝土导管都会造成土体跌落,增加沉渣厚度,因此,沉渣厚度应是二次清孔后的结果。
(2)混凝土桩头浇筑超出设计桩顶标高300mm以上不妥。
理由:按规范要求,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800~1000mm。
2.(1)桩径满足规范要求;桩偏差为760-800=-40(mm),规范中桩径允许偏差为±50mm,故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2)桩位偏差不满足要求;桩位偏差为113mm,规范中桩位偏差不得大于D/6且不大于100mm。D/6=800/6=133(mm)。此处桩位偏差为113m,大于规范要求的100mm,所以不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3.灌注桩混凝土试件取样规定:每浇筑50m³必须取样一组,单桩混凝土量不足50m³的,每根桩必须取样一组试件。
4.(1)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将所有工程档案提交给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不妥。
正确做法:应由施工单位提交监理单位进行竣工资料的预验收。
(2)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竣工验收不妥。应该由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