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这道题原始版本如下:

饰工程公司承接某市区一栋18层的办公大楼装饰工程,地下3层,地上层高3m,坡屋顶,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体系。基坑开挖深度为12m,距基坑边10m处有一多层住宅楼。建筑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单位拟将深基坑工程的支护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确保施工安全,总承包单位委派一名经验丰富的同志到项目担任安全总监。项目经理部建立了施工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了以安全总监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在工程开工前,安全总监向项目有关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专业分包单位进场后,编制了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批完毕后交分包企业安全部门备案。
事件2: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基坑的变形值进行了严密监测,严格控制围护结构墙顶位移值、围护墙体最大位移值和地面最大沉降值。
事件3:现场钢结构部分的焊接为登高作业,项目部将其定义为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接作业,要求对其严格管理。
事件4: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要求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组织验收。验收过程中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发生分歧,建设单位建议择日再次验收。
【问题】:
1.事件1中存在哪些不妥,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2.该工程的围护结构墙顶位移值、围护墙体最大位移值和地面最大沉降值上限分别为多少?为什么?
3.针对事件3的内容,项目负责人应当如何控制?
4.项目经理向质量监督站要求竣工验收的做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竣工验收发生分歧时,应如何处理?
【答案】:1.事件1中存在的不妥和正确做法分别如下:
不妥一:设置安全总监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正确做法:设置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不妥二:安全总监向项目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正确做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技术工程师向项目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不妥三:专业分包安全技术措施交分包企业安全部门备案。
正确做法:除此之外,还应交总承包企业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备案。
2.三个参数的上限分别为3cm、5cm、3cm。该工程基坑深度12m,大于10m,且距离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小于开挖深度,所以定义为一级基坑。
3.(1)事件3中的焊接作业属于一级动火,动作作业方案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2)动用明火前,要清理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3)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4)动火证当日有效,如动火地点发生变化,则需重新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4.(1)项目经理向质量监督站要求竣工验收的做法不恰当。
理由:竣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及相关资料。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勘察单位进行单位工程验收,还应当邀请质量监督部门现场监督验收程序。
(2)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