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楼工程,建筑面积为153000㎡,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为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为8.4m。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了“项目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计划”,其内容包含:绿色建造目标和控制指标、重要环境因素控制计划及相应方案两项,监理单位审查后要求补充。
事件2:四楼模板支撑过程中,有1名工人从四楼预留洞口失足坠楼当场死亡。项目部在处理此次事故中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并按照处理安全事故应遵循的程序提交了调查报告。
事件3:施工单位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试样登记台账;(2)制取试样;(3)制订检测试验计划;(4)送检。
事件4:监理工程师对五层楼板绑扎完成的钢筋进行了隐蔽工程验收。检查了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事件5:项目竣工阶段,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了项目竣工预验收和竣工验收。
【问题】:
1.施工单位应对项目绿色建造与环境管理计划补充哪些内容?
2.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处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遵循什么程序?
3.施工单位的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程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顺序。
4.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还要验收哪些内容?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什么要求?
5.事件5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竣工验收应有哪些人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