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这道题原始版本如下:

下水,

尺寸:长8m、宽6m、高10m,由长3.65m、宽2.65m的4个仓格组成,

底板厚0.4m。下水时,从潮汐表上查得潮高为1.0m,箱内压水顶面较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低4.0m,

干舷高2.0m,浮游稳定的最小吃水6.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的高差为1.5m。

拖运时,要通过一个局部浅点,当地地形图上标明浅点的顶面高程为-7.0m,拖轮拖运

通过该浅点区时,査得潮高为2.0m。
【问题】:
(1)算出

下水时以下各特征水面距

底的距离:
1)黄海平均海平面;
2)当地的理论深度基准面;
3)

下水时的实际海平面;
4)

下水时舱格内的压载水面;
5)

下水时,干舷高的底面;
6)浮游稳定的最小吃水面。
(2)

下水时舱格内的压载水量是多少?
(3)保持

的干舷高度2.0m,可否将

拖过浅点区?
(4)为乘潮使

通过浅点区,需要潮高再上涨多少?
(5)

下水时向

内灌水压载时主要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案】:(1)沉箱下水时干舷底面8.0m(距沉箱底面)
沉箱下水时的实际海平面8.0m(距沉箱底面)
理论深度基准面7.0m(距沉箱底面)
黄海平均海平面8.5m(距沉箱底面)
沉箱浮游最小稳定吃水面6.0m(距沉箱底面)
压载水面3.0m(距沉箱底面)
(2)2.65×3.65×4×(3-0.4)=100.6m³。
(3)沉箱通过浅点区需要最小水深为H=h1+h。
h——沉箱下水时的实际吃水,h=10-2=8m。
h1——规范要求的最小富余水深,h1=0.5m。
H=8.5m
沉箱通过浅点区的实际水深7.0-1.5+2.0=7.5m<8.5m。
不能通过。
(4)乘潮通过需潮髙达到3m以上即可通过。
7.0-1.5+3.0=8.5m即可通过。
(5)主要注意点是保持各舱格水位要同步。
如果不同步,形成水头差过大可能导致沉箱倾斜,甚至倾翻,或导致隔墙开裂。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