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承接了某一级公路K10+100~K18+230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施工前编制了如下双代号网络计划,并通过监理审批。
根据与业主所签的施工合同,甲公司将K14+280~K15+400段的路基及防护工程分包给乙公司,乙公司再将部分劳务工作交由丙公司承担,并签订了合同。
该项目在实施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K11+430~K11+685段为软土地基,原设计方案为换填处理,由于当地材 料缺乏,经监理、业主同意,决定变更为采用砂井处理。
事件2:为便于统一进行安全管理,乙公司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由甲公司安全管理人员 兼任。
事件3:因为业主原因,导致F工作停工35天,甲公司为此向业主提出工期索赔。
事件4:完工后,丙公司以分包人名义向甲公司和业主申请业绩证明。
问题:
1.该网络的计划工期为多少天?计算D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并指出网络计划的关 键线路。
2.按照《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事件1中的变更属于哪一类变更?其变更应 由哪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砂井成孔有哪几种方法?
3.事件2中甲、乙两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4.事件3中,F工作的总时差为多少天?甲公司可以向业主提出多少天的索赔工期?
5.事件4中,丙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1. 计划工期为190天。D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为第100天。关键线路是①—②—④— ⑧—⑨—⑩(或A—B—E—H—J)。
【解题思路】该题的工期计算和关键线路的确定都比较简单,稍微有点难度的是计算 D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其基本的知识是来自于施工管理考试用书,在专业实务中并未详 细讲解。因此要回答好类似问题,需要熟悉相关的知识内容。
【考点解析】按照线路持续时间最长的方法来找关键线路,可以找到多条线路,而其 中最长的就是①—②—④—⑧—⑨—⑩(或A→B→E→H→J),其线路时间是190天,就 是工期。 根据“最迟结束时间”的定义:是在保证整个计划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项工作必须 结束的时间。因此需要从结束时间往前推,由于D工作后续线路有三条:E→H→J (90 天)、E→I→J(80天)、G→I→J(60天),根据定义,需要保证最长的90天,而总工期 为190天,因此D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为190-90=100天。
2. 属于较大设计变更,应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砂井成孔的方法有:套管法、水冲 成孔法和螺旋钻孔法三种。
【解题思路】本题是关于设计变更的题目。包括变更级别判断、审批权限等。同时附 加了砂井成孔的方法。既涉及管理,也涉及技术。
【考点解析】根据《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 大设计变更:连续长度2km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置方案发生变化的;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大中桥 的数量或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的;隧道的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或方案 发生变化的;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监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管 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其他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500万元的; 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而题目中叙述的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变化,所以属于较大 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砂井的成孔施工,可采用振动打桩机、柴油打桩机(冲击式和振动式),以及下端装 有活瓣钢桩靴的桩管将砂(含泥量不大于3%)或砂和角砾混合料(含泥量不大于5%) 形成砂井。在施工时考虑避免“缩颈”和减少对土的扰动。具体方法有套管法(将带有活 瓣管尖或套有混凝土端靴的套管沉到预定深度,然后在管内灌砂后,拔出套管,形成砂 井。根据沉管工艺的不同,又分为静压沉管法、振动沉管法等)、水冲成孔法(通过专用 喷头,在水压力作用下冲孔,成孔后清孔,再向孔内灌砂形成。适用于土质较好且均匀的 砂性土)、螺旋钻成孔法(以动力螺旋钻钻孔,提钻后灌砂成砂柱。适用于陆上工程,砂 井长度10m以内,且土质较好,不会出现缩颈、塌孔现象的软弱地基。)
3. 不正确。因为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项目管理机构的主要人员(包括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位人员,因此乙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不能由甲公司安全管理人 员兼任。
【解题思路】本题为施工分包管理的问题。本题是根据交通部新颁布的《公路工程施 工分包管理办法》的规定来命题的。考点在公路建设相关法律法规部分。
【考点解析】除承包人设定的项目管理机构外,分包人也应当分别设立项目管理机 构,对所承包或者分包工程的施工活动实施管理。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承包或者分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 济管理人员,其中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财务、计量、质量、安全等主要管理人员必须是本 单位人员。因此乙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不能由甲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兼任。
4.因为F工作的总时差为30天,所以35-30=5天。可以向业主提出5天的索赔工期。
【解题思路】该题的时差的知识是来自于施工管理考试用书,在专业实务中并未详细 讲解。因此要回答好类似问题,需要熟悉相关的知识内容。
【考点解析】 因为本网络的关键线路是A→B→E→H→J,结合图形分析,而F与E 相差30天,而F与E的紧后工作中都包括了关键工作H,因此F工作的总时差就为30 天。而因为业主原因,导致F工作停工35天,所以35-30=5天。可以向业主提出5天 的索赔工期。
5. 不正确。因为丙公司只是乙公司的劳务合作单位而非分包人,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分 包管理办法》,劳务合作工作不属于施工分包。因此,丙公司不能以分包人名义申请业绩 证明。
【解题思路】本题仍然为施工分包管理的问题。本题是根据交通运输部新颁布的《公 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的规定来命题的。考点在公路建设相关法律法规部分。
【考点解析】根据相关规定,分包人有权与承包人共同享有分包工程业绩。分包人业 绩证明由承包人与发包人共同出具。分包人以分包业绩证明承接工程的,发包人应当予以 认可。分包人以分包业绩证明申报资质的,相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予以认可。 劳务合作不属于施工分包。劳务合作企业以分包人名义申请业绩证明的,承包人与发 包人不得出具。因为丙公司只是乙公司的劳务合作单位而非分包人,而劳务合作工作不属 于施工分包。因此,丙公司不能以分包人名义申请业绩证明。
匿名发布
武汉唯才建造师人才网旗下唯才在线考试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081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