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这道题原始版本如下:

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2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的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输送压力为3.7MPa。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010,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就已发现。重大事故隐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应由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认为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答案】:1.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1)燃煤。理由:属于易燃(自然)物质。(2)柴油。理由:属于易燃液体。(3)煤气。理由:属于易燃气体。(4)硫酸铵、硫酸。理由:属于强氧化性物质。2.场景中的特种设备:电梯,锅炉,蒸汽管道,压力容器。3.按事故类别分类,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类别如下。(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类别: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其他爆炸。类别: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炸)。(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坍塌。类别:堆煤场。(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高处坠落。类别:主厂房等检修。(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淹溺。类别:除盐水站。(6)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触电。类别:各种电气设备。(7)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类别:各种机械。(8)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窒息和中毒。类别:热力管网气体。4.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F厂。理由:(1)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4)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