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8月12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官方版]2014年(5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执业资格考试真题

( 试卷总分:12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80分)

【案例题1】(20分)

某公司城建一城市道路工程,道路全长3000m,穿过部分农田和水塘,需要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泥。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约定分部分项工程量增加(减少)幅度在15%以内执行原有综合单价。工程量增幅大于15%时,超过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的0.9倍计算:工程量减幅大于15%时,减少后剩余部分按原综合单价的1.1倍计算。项目部在路基正式压实前选取了200m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吨位的压路机和压实方式。
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检查时发现压路机碾压时先高后低,先快后慢,先静后振,由路基中心向边远碾压。技术负责人当即要求操作人员停止作业,并指出其错误要求改正。
事件二:路基施工期间,有块办理过征地手续的农田因补偿问题发生纠纷,导致施工无法进行,为此延误工期20天,施工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三:工程竣工结算时,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工程量变化情况如表1-1所示。

问题:
1.出确定合适吨位的压路机和压实方式外,试验段还应确定哪些技术参数?
2.分别指出事件一种压实作业的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4.分别计算事件三借土回填和抛石挤淤的费用。

【正确答案】 : 1.除确定合适吨位的压路机和压实方式外,试验段还应取得路基施工相关技术参数,确定路基预沉值;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2.事件一压路机碾压时先高后低,先快后慢,由路基中心向边缘碾压错误。正确做法应遵循的原则:压实应遵循“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两遍后中间“的原则。
3.索赔成立。理由,不是施工方的责任,为此延误工期20天应该顺延20天,造成的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
4.借土回填费用:
25000×1.15=28750;
30000-28750=1250;
28750×21=603750(元);
1250×21×0.9=23625(元);
603750+23625=627375(元);
抛石挤淤费用:16000×(1-0.15)=13600,12800<13600;12800×76×1.1=1070080(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公司承建一埋地燃气管道工程,采用开槽埋管施工。

该工程网络计划工作的逻辑关系见表:

项目部按表2-1绘制网络计划图如图2-1所示:

网络计划图中的E1、E2工作为土方回填和敷设警示带,管道沟槽回填土的部位划分为Ⅰ、Ⅱ、Ⅲ区,如图2-2所示:

回填土中有粗砂、碎石土、灰土可供选择。
问题:
1.根据表2-1补充完善图2-1所示的网络计划图(把图2-1绘制到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图2-2中△H的最小尺寸应为多少?(单位以mm表示)
3.在供选择的土中,分别指出哪些不能用于Ⅰ、Ⅱ区的回填?警示带应敷设在哪个区?
4.Ⅰ、Ⅱ、Ⅲ区应分别采用哪类压实方式?
5.图2-2中的Ⅰ、Ⅱ区回填土密实度最少应为多少?

【正确答案】 : 1.③→④箭线上填写C1,④→⑤箭头上填写D1,⑧→⑨箭头上填写D2;③与⑥之间、④与⑦之间、⑤与⑧之间分别作一向下虚箭线。
2.△H的最小尺寸应为500mm。
3.碎石土、灰土不能用于Ⅰ、Ⅱ区的回填。警示带应敷设在Ⅱ区。
4.Ⅰ、Ⅱ区应采用人工压实;Ⅲ区可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5.Ⅰ、Ⅱ区回填土密实度最少应为90%。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A公司承建一项DN400mm应急热力管线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高支架方式架设,利用波纹管补偿器进行热位移补偿。在进行图纸会审时,A公司技术负责人提出:以前施工过钢筋混凝土中支架架设DN400mm管道的类似工程,其支架配筋与本工程基本相同,故本工程支架的配筋可能偏少,请设计予以考虑。设计人员现场答复:将对支架进行复核,在未回复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按图施工。
A公司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履行了报批手续后组织钢筋混凝土支架施工班组和管道安装班组进场施工。设计对支架图纸复核后,发现配筋确有问题,此时部分支架已施工完成,经与建设单位协商,决定对支架进行加固处理。设计人员口头告知A公司加固处理方法,要求A公司按此方法加固即可。钢筋混凝土支架施工完成后,支架施工班组通知安装班组进行安装。安装班组在进行对口焊接时,发现部分管道与补偿器不同轴,且对口错边量较大。经对支架进行复测,发现存在质量缺陷(与支架加固无关),经处理合格。
问题:
1.列举图纸会审的组织单位和参加单位,指出会审后形成文件的名称。
2.针对支架加固处理,给出正确的变更程序。
3.指出补偿器与管道不同轴及错边的危害。
4.安装班组应对支架的哪些项目进行复测?
【正确答案】 : 1.图纸会审的组织单位是建设单位,参加单位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会审后形成文件的名称是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2.正确的变更程序是:设计单位出具支架加固处理的变更图纸,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单,监理工程师签发变更指令,施工单位按照指令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办理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审批手续。如有重大变更,需原设计审核部门审定后方可实施。
解析:作答时需要注意,题目问的是“针对支架的加固处理”,而背景资料中已经隐含告知,建设单位已同意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故不必由施工单位提出。
3.补偿器与管道不同轴及错边的危害有:(1)管道产生附加应力,轻则使补偿器减弱补偿功能,重则使管道爆裂;(2)管道不密封,出现介质泄漏。
4.安装班组应对支架进行复测的项目有:(1)支架高程;(2)支架中心点平面位置;(3)支架的偏移方向;(4)支架的偏移量。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20分)

某公司承建一座市政桥梁工程,桥梁上部结构为9孔3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宽横断面布置T梁12片,T梁支座中心线距梁端600mm,T梁横截面如图4-1所示。

项目部进场后,拟在桥位线路上现有城市次干道旁租地建设T梁预制场,平面布置如图4-2所示,同时编制了预制场的建设方案:(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2)预制台座数量按预制工期120天、每片梁预制占用台座时间为10天配置;(3)在T梁预制施工时,现浇湿接缝钢筋不弯折,两个邻预制台座间要求具有宽度2m的支模及作业空间;(4)露天钢材堆场经整平碾压后表面铺砂厚50mm;(5)由于该次干道位于城市郊区,预制场用地范围采用高1.5m的松木桩挂网围护。

监理审批预制场建设方案时,指出预制场围护不符合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雨季导致现场堆放的钢绞线外包装腐烂破损,钢绞线堆场处于潮湿状态。
事件二:T梁钢筋绑扎、钢绞线安装、支模等工作完成并检验合格后,项目部开始浇筑T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一端向另一端全断面一次性浇筑完成。
问题:
1.全桥共有T梁多少片?为完成T梁预制任务最少应设置多少个预制台座?均需列式计算。
2.列式计算图4-2中预制台座的间距B和支撑梁的间距L。(单位以m表示)
3.给出预制场围护的正确做法。
4.事件一中的钢绞线应如何存放?
5.事件二中,T梁混凝土应如何正确浇筑?

【正确答案】 : (2)预制台座:108/(120/10)=9个。解析:根据背景资料中“预制工期120天、每片梁预制占用台座时间为10天”可知,应分12批预制,总T梁数108片,故每批预制9片T梁,即9个支座。
2.预制台座的间距B=2/2+2+2/2=4m;支撑梁的间距L=30-2×0.6=28.8m解析:由图4-2可以看出,间距B为两片T梁的中到中。
3.预制场围护的正确做法是:(1)围护用材宜选用砌体、金属材板等硬质材料;(2)围挡的高度在城市郊区一般应高于1.8m,且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有关规定。(3)围护应沿预制场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4)雨后、大风后应检查围护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钢绞线禁止露天存放,必须入库;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库房地面用砼硬化;
(2)露天仓库及现场临时存放应在地面上架设垫木,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00mm,严禁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并加盖篷布或搭盖防雨棚,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3)按批号、规格分类码放有序并挂牌标识。
5.(1)T梁混凝土应从一端向另一端采用水平分段、斜向分层的方法浇筑;
(2)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筑;
(3)先浇筑马蹄段,后浇筑腹板,再浇筑顶板。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