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5月24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3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押题模拟(六)

( 试卷总分:104 分 ; 共有2大题 ; 考试时间:120分钟 )

试卷说明

综合场景题 : 根据场景中提供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2大题:案例解析题(共80分)

【案例题1】 (20分)
C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是甲石化厂。该化工园区内,与甲石化厂相邻的行乙、丙、丁三家化工厂。针对该化工园区的火灾、烤炸、中毒和环境污染风险,该市编制了《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以下是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情况。   模拟事故: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对相邻化工厂和行人造成威胁,如发生爆炸会造成供电线路和市政供水管道损坏。   演练的参与人员: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肖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   演练地点:甲石化厂厂区内。   演练过程:2009年7月8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接到液化石油气罐区员工关于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女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市应急办立即报告市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救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起赴事故现场。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防队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受伤。员。市领导简要听取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为了减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16时30分,现场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1-4问题(共22分):1.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2.说明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3.说明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 4.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正确答案】 :
【考生答案】 :   1.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全面演练。2.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的应急措施:(1)预防中毒、污染的措施主要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2)预防火灾、爆炸的措施: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2)消除点火源。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科暴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3)采取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3.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4.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演练的参与人员不符合要求;演练的程序不妥;B场演练的总结不妥等。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 (20分)
某甲醇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10台载,量20t的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建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和6个装车台 有一个4m高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工作。灌装作也由人工操作充 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罐装站内划定了黄色警戒线所有槽罐车都捐 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5-7问题(共25分):5.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宠 源并说明理由。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指出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原因。7.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该罐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
【考生答案】 :   5.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甲醇是闪点小于28oC的易燃体,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是2t,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t。该甲醇生产企业在生产区由自备的10台载重量20t的槽灌车运输,生产区甲醇量远远,2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建有甲醇罐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总储量最大达90t,超过储存区的临界量20t,所以储罐区也构成重大危险源。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火灾、容器爆: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等。由于甲醇是易燃液体,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挥发物和空气形成一定比例的混合物,还化学爆炸的可能。该企业灌装站有6个装车台用于给槽罐车灌装,槽罐车在罐装站行驶容易造成车辆伤害。该企业灌装站用于日常维修工作的4m高钢制移动平台使维修工人处于高处作业,容易造高处坠落事故。甲醇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可被人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吸入10mL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所以有发生中毒事故的可能。7.甲醇是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险,所以甲醇罐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主要是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具体是:  (1)控制点火源。  1)禁止明火进入站区。  2)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  3)气温超过30。C时储罐用水喷淋降温。  4)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  5)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  (2)防止甲醇泄漏。  (3)防止氧化剂进入储罐。  (4)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  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的技术措施有:  (1)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  (2)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  (3)高处作业应佩戴安全带,高处通道应有护栏  (4)雨雪天作业注意防滑。  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主要有: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防火防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厂内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等管理制度。(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4)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和教育。  (5)加强安全检查与现场巡检。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对制备和输煤系统,燃烧系统,冷凝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渣及除尘、脱硫系统,汽水系统,配电,送电系统。   锅炉主要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械装置、水处理装置、疏水装置,发电厂用燃煤由主煤场滚轴筛将煤送入燃煤锅炉。   脱硫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和6个氢气储罐,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6个卧式氢气储罐体积为20立方米、额定压力为3.2MPa、额定温度为20℃,作为生产过程整体装置,这些装置与储罐管道连接(氢气密度:0℃,0.1MPa状态下密度0.09kg/立方米)。   锅炉点火主燃油使用柴油,厂区有2个500立方米的固定柴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00m。在同一院内有2个20立方米的汽油储罐,距离制氢系统550,汽油的密度为750k9/立方米,汽油、柴油储罐充装系数为0.85)。   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1t,汽油在贮存区的临界量为20t。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析存在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   2.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对应的物质是什么?  3.指出该热力发电厂存在的危险源并计算其储量。   4.会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装置是哪些?应采用哪些安全装置或设备?
【正确答案】 :
【考生答案】 :   1.按《企业职T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析热力发电厂存在的事故类型及所在的工艺单元别是:  (1)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存在的事故类型是机械伤害等。  (2)燃烧系统存在的事故类型是高温、煤尘爆炸等。  (3)锅炉的事故类型主要是锅炉爆炸、灼烫等,在锅炉检修时,有机械伤害触电等。  (4)制氢系统的事故类型是火灾、爆炸。  (5)柴油、汽油储罐的事故类型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  (6)配电与送电系统的事故类型是火灾、爆炸、触电等。  2.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分别是:  (1)易燃易爆物质,如储煤场、煤粉制备和输煤系统存在的煤炭和煤粉,制氢装置和氢气罐里的氢气,储罐区里的柴油、汽油,锅炉和汽轮机里的高压蒸汽等。  (2)有毒物质,脱硫系统存在的二氧化硫等气体。  (3)腐蚀性物质,二氧化硫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它们遇水可生成亚硫酸、硫酸等腐蚀物质。  3.(1)汽油储罐(2个20立方米)是危险源,其储量是:2×20立方米×750kg立方米×0.85=25500kg  汽油在贮存区临界量为20t,这两个汽油储罐在一个单元内,已构成重大危险源。  (2)制氢设备(包括氢气罐)是危险源,其储量计算如下:  先把高压氢气储罐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氢气体积:  20×3.2(273 20)=标准状态下氢气的体积×0.1273  标准状态下氢气的体积=[20×3.2(273 20)(0.1273)]立方米=596.3立方米  由于氢气在0℃,0.1MPa状态下密度为0.09kg立方米,因此:  6个氢气储罐的储量=6×596.3立方米×0.09kg立方米=322.Okg  再加上两套电离制氢设备存有氢气数量分别为50kg和30kg则生产单元氢气储量=(50 30 322.0)kg=402.Okg  4.会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装置是锅炉、制氢设备、氢气罐、柴油储罐、汽油储罐。  应采用安全装置或设备的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防爆帽、防爆门、呼吸阀、阻火器、火灾测器、可燃可爆气体检测报警仪、储罐的压力计、液位计及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绩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20分)
某企业为小型货车生产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年产小型货车5万辆,现有职工1100余人。厂区主要建筑物有冲压车间、装焊车间、涂装车间、钣金车间、装配车间、外协配套库、半成品库和办公楼。   冲压车间设有三条冲压生产线。库房和车间使用6台5t单梁桥式起重机吊装原材料,装配生产线上设置多台地面操作式单梁电动葫芦和多台小吨位的平衡式起重机,在汽车板材冲压生产线上设置4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的涂装工艺,涂装运输采用自动化运输方式。喷漆前表面处理和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层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运输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喷漆室采用 上送风、下排风的通风方式。喷漆室外附设有调漆室。   整车总装配采用强制流水装配线。   车身装焊线焊机选用悬挂电焊机、固定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等,车身装焊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各类焊机、夹具、检具、车身总成调整线和输送设备。   车架装焊采用胎具集中装配原则,组合件和小型部件预先装焊好与其他零件一起进入总装胎具焊接线。焊接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装焊设备主要包括焊机、总成焊接胎具、部件焊接胎具、小件焊接胎具以及输送系统设备等。   装焊车间通风系统良好。   该企业采用无轨运输,全厂原材料、配套件、成品和燃料等的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半成品运输以叉车为主。全厂现有小客车8辆,货车16辆,叉车15辆。厂区道路采用环形布局,主干道宽度8m、转弯半径大于9m,次干道宽度5m、转弯半径大于6m,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种植有草坪、灌木、松树和杨树。   该企业主要公用和辅助设施有变配电站、锅炉房和空压站。变配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内设5台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3900kV·A,厂区高、低压供电系统均采用电缆放射式直埋或电缆沟敷设,厂区道路设路灯照明。锅炉房内设3台4t/h燃煤锅炉,为厂区生产和生活提供蒸汽。空压站安装有4台供气量为20m3/min的空气压缩机,为全厂生产提供压缩空气。   某日,冲压车间进行起重机吊装板材作业,A.甲、乙挂上吊钩后,示意桥式起重机驾驶员开始起吊,工人甲、乙挂上吊钩后,事宜桥式起重机驾驶员开始起吊。随着板材徐徐升起,工人甲发现板材倾斜与工人乙商议是否需要停车调整。工人乙说:“不必停车,我扶着就行”。作业场所地面物品摆放杂乱,工人乙手扶板材侧身而行,被脚下物品绊倒,板材随之倾斜、脱钩砸在工人乙身上,造成工人乙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些设施设备或场所。   2.说明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哪些主要资料和证据。
【正确答案】 :
【考生答案】 :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物率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曝炸、中毒和窒息、振动、噪声。  (1)物体打击存在于各个车间。  (2)车辆伤害存在于各个车间、库房和厂区道路。  (3)机械伤害存在于冲压车间各种设备、机械的传动部位。  (4)起重伤害存在于各个车间起重设备上。  (5)触电存在于变配电站和车间供电、用电设备线路上。(6)灼烫存在于锅炉房、电焊过的钢材上。  (7)火灾存在于喷漆车间、调漆室。  (8)高处坠落存在于车间高处检修设备或高处作业。  (9)锅炉爆炸存在于锅炉房。  (10)容器爆炸存在于有压力容器的地方,如空压站的储气罐等。  (11)中毒和窒息存在于喷漆室和调漆室。  2.该事故调查取证中应取得的主要资料和证据:(1)事故有关的物证材料,包括起重机、吊装的板材、作业场所地面物品等。如起重机、吊具、板材及作业现场等。  (2)事故事实材料,包括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和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3)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包括工人甲、起重机驾驶员及其他目击证人的证言。  (4)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