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4月20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预测卷(三)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背景资料(24分)

某市进行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甲公司中标第三标段,该标段工程包括一条旧道路改建,一条新线路施工,以及一座单跨桥梁施工。项目部进场后就本工程按照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网络进度图,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下表为进度计划的各工序占用时间和紧前工作。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在管线施工中,A管材进场后通过检验且具有报验的所有手续,之后国家出台有关规定,A管材禁止在市政工程中继续使用,项目部将管材更换后继续施工,影响工期10d,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项目部按相关程序提出了索赔申请。
事件二:旧道路结构破除采取破碎炮夜间施工,噪声超标,遭到居民投诉,项目部调整工作时间,致使E工作拖延5d。项目部以施工计划已得到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批准为由,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三:本工程桥面防水为SBS卷材,施工中施工单位检查混凝土基层,蜂窝、麻面面积未超过总面积的0.5%,表面清洁、干燥,局部潮湿面积未超过总面积的0.1%;对防水层检查,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漏刷面积未超过总面积的0.1%,施工单位检查结果为合格。
【问题】:
1.依据项目部所列工序表,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并计算总工期。
2.就本工程事件一和事件二时间延误和费用增加,项目部索赔是否成立,简述理由。
3.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噪声,项目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本工程防水检测中,检测结果是否合格?为什么?
5.基层和防水层现场检测的主控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

1.绘制网络计划如下:

关键线路是:A-C-G-J-M-N和A-C-G-J-L-N或:①一②一④一⑤—⑧一⑨—⑪—⑫和①一②—④—⑤—⑧一⑪—⑫总工期是105d。
2.事件一造成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项目部索赔成立。因法律法规调整变化,造成工程出现损失,是发包方应承担的风险。
事件二,索赔不成立,因施工安排不当造成工期和费用增加,是施工单位自己的责任,虽然施工计划已经得到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审批,但是“自控主体不能因监控主体构存在和监控主体职能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
3.施工单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在22时至次日6时不进行强噪声施工;②确需施工,到有关部门办理夜间施工的相关手续;③公告施工影响区内居民,并积极做好走访沟通等工作;④施工机械使用时应采取隔声消声等措施、轻拿轻放,夜间施工噪声控制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
4.不合格。因为施工中蜂窝、麻面面积虽未超过总面积的0.5%,但需要进行修补;表面应清洁、干燥,局部潮湿面积虽未超过总面积的0.1%,但需进行烘干处理;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漏刷面积虽未超过总面积的0.1%,但需要补刷。
5.混凝土基层检测主控项目是含水率、粗糙度、平整度。防水层施工现场检测主控项目为粘结强度。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背景资料(24分)

某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简支梁,下部结构采用独柱式T形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灌注砼桩时,为了防止桩顶砼不密实,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技术人员分析的可能原因有:(1)超灌高度不够;(2)商品砼浮浆较多;(3)孔内水下砼面测量不准确。项目部针对分析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项目部编制了桥墩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及定型钢模板。为了加强整体性,项目部将支架与脚手架一体化搭设,现场采用的支架模板施工图如下图所示。


项目部按施工图完成了桥墩钢筋安装和立模等各项准备工作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在施工中发生1名新工人从墩顶施工平台坠落致死事故,施工负责人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事故调查中发现:外业支架平台宽120cm;平台防护栏高60cm;人员通过攀爬支架上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实现全面成本管理,项目部将施工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定期对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考核
事件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项目部制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
【问题】:
1.针对灌注桩顶砼不密实原因,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2.施工方案中支架结构杆件不全,指出缺失杆件名称。
3.图示支架结构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4.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备哪些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事件1中,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做法体现了成本管理的哪条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是什么?
6.补充事件2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

【正确答案】 : 2.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斜撑和剪刀撑。
3.(1)平台防护栏高60cm错误, 外支架围护高度低于1.2m;
(2)栏杆没有进行围护错误,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围护;
(3)承重支架与脚支架连在一起错误,脚手架与支架必须分隔设置;
(4)人员攀爬脚手架上下错误,人员上下应走安全梯、斜道;
(5)完成了桥墩钢筋安装和立模等各项准备工作后,开始浇筑混凝土错误,应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
4.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成本责任制。核心是划清责任,并与奖惩制度挂钩。
6.还包括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验收制度,整顿改进及奖罚制度。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背景资料(24分)

某公司承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其中二次沉淀池采用现浇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池体直径为50m,池壁高15m,设计水深12m,底板高程为256.3m,其中预应力水池池壁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方案,列出池壁施工主要工序:①普通钢筋安装;②预应力筋安装;③安装内模;④安装外模;⑤混凝土浇筑;⑥预应力张拉。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期由于季节性大雨,导致工期延误2周,机械费用损失2万元,承包方就此立即向发包方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二:由于工期紧张,在做满水试验时,水位上升速度为5m/h,当充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满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为2.5L/(m2*d),施工单位认定合格。
【问题】:
1.写出构件A的名称和作用。
2.写出池壁施工的正确流程(用序号表示)
3.二次沉淀池满水试验分几次进行,每次注水深度及标高?
4.事件一中承包商提出的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5.指出事件二中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 2.池壁施工的正确流程:③→①→②→④→⑤→⑥。
3.二次沉淀池满水试验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深度为设计水深的1/3,即4m。第一次注水至260.3m,第二次注水至264.3m,第三次注水至268.3m。
4.1)工期和费用索赔都不成立;
2)理由:因为季节性大雨是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该预见的风险,是承包商的责任事件,所以不能索赔工期和费用。 
5.1)不妥之处:一次充水到设计水深。
正确做法:注水宜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2)不妥之处:水位上升速度为5m/h。
正确做法: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3)不妥之处:充水到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初读数。
正确做法:充水到设计水位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初读数。
4)不妥之处:满水试验测得渗水量为2.5L/(m2*d),施工单位认定合格。
正确做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m2*d)为合格。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背景资料(24分)

某市新建城市主干道,主干道下设市政综合管廊,道路横断面图如图1所示,全厂5.4km,纵向每隔50m设置一道变形缝,底板变形缝防水构造如图2所示。综合管廊为双仓,分为电力仓和综合仓,采用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电力仓净尺寸为2.6×3.2m,综合仓净尺寸为3.4×3.2m,管廊覆土厚度2.8m,采用明挖放坡开挖施工,主体结构及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土方回填。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时间:
事件一:管廊防水卷材进场时,施工单位对防水卷材进行了外观检查,即用于现场防水施工。
事件二:综合管廊施工期间正值雨季,施工单位针对管廊采取了抗浮措施。
事件三:施工单位仅对管廊顶部最上一层回填土进行了压实度检测,即进行道路结构施工,交付通车后不久发现,在西侧人行道及西侧非机动车道上有纵向沉陷裂缝,施工单位修复费用10万元,为此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事件四:其中一个施工段钢筋工程施工后,施工单位未通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即施工混凝土,监理发现后要求重新检查,经检查钢筋工程施工合格。由此造成了10天的工期损失,和5万元的费用损失。
【问题】:
1.写出图2中,构件A的名称。
2.针对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的做法,写出防水卷材进场检验的正确做法。
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采取的抗浮措施有哪些?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能否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试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5.事件四中,施工单位产生的工期和费用损失能否索赔,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 2.防水卷材进场检验的正确做法:卷材进场时应进行外观、包装、标志和规格检查,并核验产品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和产品试验报告等书面证明材料,然后进行复试或见证取样检测(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取样,并送至第三方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施工单位采取的抗浮措施:
(1)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
(2)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
(3)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
(4)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
4.施工单位不能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原因:施工单位未对其他层次回填土进行检测,其他层次回填土压实度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回填土不密实,沿管廊主体结构纵向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在西侧人行道及西侧非机动车道上出现纵向沉陷裂缝。 
5.不能索赔,因为隐蔽工程验收要提前通知监理机构,监理机构验收合格以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单位未通知监理,私自覆盖,由此产生的费用和工期由承包人自行承担。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背景资料(24分)

某公司承建管道敷设工程,全长2km,项目包括热力管道和给水管道,热力管道采用直埋保温管敷设,结构断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开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确定了管道的施工顺序,先施工给水管道,再施工热力管道。给水管道水压试验的水源引接、排水疏导方案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承接焊接工作的施工单位资质不全,要求立刻停止焊接作业。
事件二:施工单位的焊接人员在距离上个焊接工程已经有半年多了,中间没有进行焊接作业。
事件三:直埋保温管接头焊接完毕后,施工单位进行焊口外观质量检查,合格之后进行防腐层施工,然后进行强度试验。
事件四:施工中有部分沟槽因地面标高较高,沟槽开挖深度达到6m,项目经理指示按原施工方案施工,开挖时发生坍塌事故。
事件五:部分管道采用水平定向钻施工,施工流程如下:

【问题】:
1.管道的施工顺序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承接热力管道的焊接单位应该符合哪些规定?
3.事件二中焊接人员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焊接人员应符合哪些规定?
4.事件三有哪些不妥之处?请给出正确做法。
5.事件四项目经理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当怎样做?
6.事件五中D代表哪一道工序。

【正确答案】 : 2.焊接单位应该符合:(1)施工单位有承担相应施工任务的资质;(2)有负责焊接工艺的焊接技术人员、检查人员和检验人员;(3)有符合焊接工艺要求的焊接设备且性能稳定可靠;(4)有保证焊接工程质量到达标准的措施。
3.不符合本工程的要求。(1)焊接人员应持有特重设备作业人员焊工合格证;(2)在证书的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从事焊接工作;(3)间断时间超过6个月,再次上岗前应重新考试合格;(4)当使用的安装设备发生变化时,应针对该设备操作要求进行专门培训。
4.不妥之处一:焊口只进行了外观检查
正确做法:焊口应依次进行对口质量检验、外观质量检验、无损探伤试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不妥之处二:焊口防腐层施工后,进行强度试验
正确做法:管道应先进行强度试验,再进行焊口防腐层施工。
5.不正确。基槽开挖深度超过5m是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且应进行专家论证。
6.预(回)扩孔。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