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4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试卷一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某新建办公大楼的招标文件写明:承包范围是土建工程、水电及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采用固定总价方式投标,风险范围内价格不作调整,但中央空调设备暂按120万元报价;质量标准为合格,并要求创省优质工程奖,但未写明奖罚标准;合同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
某施工单位以3260万元中标后,与发包方按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了合同。合同中还写明:发包方在应付款中扣留合同额5%,即163万元作为质量履约保证金,若工程达不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该质量履约保证金不再返还;逾期竣工违约金每天1万元;暂估价设备经发承包双方认质认价后,由承包人采购。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多次设计变更,承包人在编制的竣工结算书中提出设计变更实际增加费用共计7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该设计变更增加费。
事件2:中央空调设备经比选后,承包方按照发包方确认的价格与设备供应商签订了80万元采购合同。在竣工结算时,承包方按投标报价120万元编制结算书,而发包方只同意按实际采购价80万元进行结算。双方为此发生争议。
事件3:办公楼工程经四方竣工验收质量为合格,但未获得省优质工程奖。发包方要求没收163万元质量保证金,承包人表示反对。
事件4:办公楼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比合同工期拖延了10d,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承担违约金10万元。承包人认为工期拖延是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应顺延,拒绝支付违约金。
【问题】:
1.发包人不同意支付因设计变更而实际增加的费用70万元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中央空调设备在结算时应以投标价120万元,还是以实际采购价80万元为准?说明理由。
3.发包人以工程未获省优质工程奖为由没收163万元质量履约保证金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承包人拒绝承担逾期竣工违约责任的观点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发包人不同意支付因设计变更而卖际增加的费用70万元合理。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承包方应在收到设计变更后14d内提出变更报价。本案例是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发生的设计变更,但承包人却是在竣工结算时才提出报价,已超过了合同约定的提出报价时间,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视为承包人同意设计变更但不涉及合同价款调整,因此发包人有权拒绝承包人的70万元设计变更报价。
2.中央空调设备在结算时应以实际采购价80万元来结算。
理由:投标书中的设备报价120万元是暂估价,不能作为合同风险范围内的报价,而80万元才是双方最终确认的设备价款。
3.发包人以工程未获省优质工程奖为由没收163万元质量履约保证金不合理。
理由:合同中关于5%即163万元质量履约保证金的条款是针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国家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而设置的,本案例工程已达到合同约定的合格标准。所以发包方没收163万元质量履约保证金没有依据。
4.承包人拒绝承担逾期竣工违约责任的观点不能成立。
理由:本案例中承包人未在约定时限内提出顺延或增加工期的要求,所以工期不能顺延,承包人应承担逾期竣工10d的违约金10万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10层,地下2层,建筑檐口高度45m,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实验设备,设置在地下2层的实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事件2: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实验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3:在科研中心工程和施工缝专项方案中,明确指出:(1)工程中梁与板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主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设在主梁跨中1/3范围内;(2)在楼板浇筑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不同的水泥砂浆;(3)单向板应留置在垂直于短边的任意位置。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施工缝混凝土浇筑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事件4:主体结构验收后,施工单位对后续工作进度以时标网络图形式做出安排,如图1所示(时间单位:周)。

在第6周末时,建设单位要求提前一周完工,经测算工作D、E、 F、 G、H均可压缩一周(工作Ⅰ不可压缩),所需增加的成本分别为8万元、10万元、4万元、12万元、13万元。施工单位压缩工序时间,实现提前一周完工。
【问题】:
1.事件1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
2.事件2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T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
3.事件3中,施工缝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
4.事件4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只能以周为单位进行压缩,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哪项工作?需增加成本多少万元?
【正确答案】 : 1.事件1中,按照编制对象的不同,本工程应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或专项)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2.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验算;模板及支架的抗倾覆验算。
3.施工缝施工中的不妥之处:
(1)不妥之处:工程中梁与板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主梁方向浇筑。
理由:工程中梁与板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2)不妥之处:施工缝应设在主梁跨中1/3范围内。
理由: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设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3)不妥之处:在楼板浇筑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不同的水泥砂浆。
理由:在楼板浇筑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不妥之处:单向板应留置在垂直于短边的任意位置。
理由:单向板应留置在平行于短边的任意位置。
4.事件4中,施工单位压缩网络计划时,其最合理的方式应压缩工作E,需增加成本10万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某施工单位签订了一份价款为1000万元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7个月。工程价款约定如下:
(1)工程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
(2)工程预付款扣回的时间及比例:自工程款(含工程预付款)支付至合同价款的60%后,开始从当月的工程款中扣回工程预付款,分两个月均匀扣回。
(3)工程质量保修金为工程结算总价的5%,竣工结算时一次性扣留。
(4)工程款按月支付,工程款达到合同总造价的90%时停止支付,余款待工程结算完成并扣除保修金后一次性支付。
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
每月完成的工作量表 表1


工程施工过程中,双方签字认可因钢材涨价增补价差5万元,因施工单位保管不力罚款1万元。
【问题】:
1.列式计算本工程预付款及其起扣点分别是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从几月份开始起扣?
2.7、8月份开发公司应支付工程款多少万元?截止到8月末累计支付工程款多少万元?
3.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了工程结算。工程竣工结算之前累计支付工程款是多少万元?本工程竣工结算是多少万元?本工程保修金是多少万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根据《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规定,工程竣工结算方式分别有哪几种类型?
本工程竣工结算属于哪种类型?

【正确答案】 : 1.本工程预付款为:1000×10%=100万元。
起扣点为:1000×60%=600万元。
由于3、4、5、6月的累计工程款与预付款之和为:80+160+170+180=590万元<起扣点600万元,因此工程预付款从7月份开始起扣。
2.7月份扣回的预付款为:100×50%=50万元。
7月份开发公司应支付工程款为:160-50=110万元。
8月份开发公司应支付工程款为:130-50=80万元。
截止到8月末累计支付工程款为:590+110+80=780万元。
3.工程竣工结算之前累计支付工程款为:1000×90%=900万元。
本工程竣工结算为:1000+5-1=1004万元。
本工程保修金为:1004×5%=50.20万元。
4.根据《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的规定,工程竣工结算方式分别包括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和建设项目竣工总结算。本工程竣工结算属于单位工程竣工结算。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5000㎡,地下2层,地上2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基础底标高为-9.0m,由主楼和附属用房组成,基坑支护采用复合土钉墙,地质资料显示,该开挖区域为粉质黏土且局部有滞水层,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合土钉墙边坡支护方案》时,对方案中制定的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混凝土终凝时间不超过4h等构造做法及要求提出了整改完善的要求。
事件2:项目部在编制的“项目环境管理规划”中,提出了包括现场文化建设、保障职工安全等文明施工的工作内容。
事件3:监理工程师在消防工作检查时,发现一只手提式灭火器直接挂在工人宿舍外墙的挂钩上,其顶部离地面的高度为1.6m,食堂设置了独立制作间和冷藏设施,燃气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杂物间。
事件4:在砌体子分部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发现有个别部位存在墙体裂缝。监理工程师对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进行了验收,对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5: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于10月17日对项目进行执法大检查,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二级注册建造师。为此,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做出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于10月21日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做了公示;并于10月30日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问题】:
1.事件1中,基坑土钉墙钢筋网与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有哪些?
2.事件2中,现场文明施工还应包含哪些工作内容?
3.事件3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手提式灭火器还有哪些放置方法?
4.事件4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对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应如何整
改验收?
5.事件5中,分别指出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基坑土钉墙钢筋网与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分别是:钢筋网: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喷射混凝土: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15mm。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应小于120mm。
2.事件2中,现场文明施工还应包含的内容有:规范场容,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创造有序生产的条件;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3.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手提式灭火器挂在顶部离地面高度为1.6m的挂钩上。
正确做法:应挂在顶部离地面高度小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的挂钩上。
(2)不妥之处:燃气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杂物间。
正确做法: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手提式灭火器的放置方法还包括:设置在托架上、设置在消防箱内、直接放置于地面上。
4.事件4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妥当。
对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应按以下方法整改验收:对有可能影响结构安全性的砌体裂缝,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需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待返修或加固满足使用要求后进行二次验收。
5.事件5中,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做法分析如下:
(1)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二级注册建造师。为此,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行政处罚。此做法妥当。
理由:该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为45000㎡,超过30000㎡的公共建筑应由一级注册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
(2)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于10月21日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做了公示。此做法妥当。
理由: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后7d内。
(3)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于10月30日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做法不妥。
理由: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应在当地发布之日起7d内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报时间应在10月28日之前。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8600㎡,地下2层,地上4层,层高4.5m,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按规定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审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审核时,发现“施工进度计划”部分仅有“施工进度计划表”一项内容,认为该部分内容缺项较多,要求补充其他必要内容。
事件2:某分项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验收标准未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标准。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涉及结构安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认为程序错误,提出异议。
事件3:雨期施工期间,由于预控措施不到位,基坑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事故报告要求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上报。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将工程建设档案资料交施工单位汇总,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程档案预验收。
【问题】:
1.事件1中,还应补充的施工进度计划内容有哪些?
2.分别指出事件2中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3.写出事件3中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
4.分别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 : 1.事件1中,还应补充的施工进度计划内容有:编制说明;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
2.事件2中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某分项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验收标准未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标准。
正确做法:当专业验收规范对工程中的验收项目未作出相应规定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制定专项验收要求。
(2)不妥之处: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涉及结构安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
正确做法: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等项目的专项验收要求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
论证。
3.事件3中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事件4中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将工程建设档案资料交施工单位汇总。
正确做法: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将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移交建设单位汇总。
(2)不妥之处: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程档案预验收。
正确做法: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提清当地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