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7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8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模拟小测试

( 试卷总分:100 分 ; 共有1大题 ; 考试时间:200分钟 )

试卷说明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1大题:案例解析题(共60分)

【案例题1】(20分)

某工业建设项目计算期为10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2800万元,第1年投人1000万元,第2年投入18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年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考虑可抵扣进项税)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综合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

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含进项税),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含进项税)。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件,含税销售价格58.5元/件。增值税税率为12%,增值税附加综合税率为10%。产品固定成本占含税年总成本的40%(固定成本不包含可抵扣进项税,可变成本中包含的进项税占可变成本的10%)。

【问题】:

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费,并按表2.1-1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

2.列式计算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

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

4.除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小数)

【正确答案】 :

1.(1)折旧费:

①800/2×6%=24.000(万元)

②2800+24=2824.000(万元)

③2824×85%=2400.400(万元)

2400.4×(1-5%)/10=228.038(万元)

(2)摊销费:

2824×15%/5=84.720(万元)

2.228.038×2+2400.4×5%=576.096(万元)

3.(1)1500+228.038+84.720+49.440=1862.198(万元)

(2)1800+228.038+84.720+39.552=2152.310(万元)

(3)1800+228.038=2028.038(万元)

4.(1)不含税销售价格:58.5/1.17=50(元/件)

(2)年固定成本:2152.31×40%=860.924(万元)

(3)年可变成本:2152.31×60%=1291.386(万元)

(4)单件产品可变成本:1291.386/50=25.828(元/件)

(5)不含税可变成本:25.828/1.1=23.48(元/件)

设计算期第4年的产量盈亏平衡点为X万件

50X-(50×12%-23.48×10%)×10%X-860.924-23.48X=0

X=32.92

(1)当项目产量等于32.92万件时,项目盈亏平衡;

(2)当项目产量小于32.92万件时,项目亏损;

(3)当项目产量大于32.92万件时,项目盈利;

(4)生产能力利用率为32.92/50=65.84%,适应市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强。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按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合同,合同工期为15个月。合同约定:

管理费按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0%计取,利润按人材机费用和管理费之和的6%计取,规费按人材机费用、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4%计取,增值税率为10%;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为1500元/台班,施工机械闲置补偿按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60%计取,人员窝工补偿为50元/工日,人工窝工补偿、施工待用材料损失补偿、机械闲置补偿不计取管理费和利润;措施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25%计取。(各费用项目价格均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

施工前,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并经确认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8.4-1所示(每月按30天计):

图8.4-1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单位:月)

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工作(A工作)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持续10天的季节性大雨,在第11天,大雨引发了附近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受此影响,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施工材料、已开挖的基坑及围护支撑结构施工办公设施等受损,部分施工人员受伤。

经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现机构共同核实,该事件中,季节性大雨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械损失8万元,施工待用材料损失24万元,基坑及围护支撑结构损失30万元,施工办公设施损失3万元,施工人员受伤损失2万元。修复工作发生人人材机费用共21万元。灾后,施工单位及时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费用家路和工期延期40天的要求。

事件2:基坑开挖工作(A工作)完成后验槽时,发现基坑底部部分土质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地勘复查后,设计单位修改了基础工程设计,由此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窝工150工日,机械闲置20个台班,修改后的基础分部工程增加人材机费用25万元。监理工程师批准A工作增加工期30天。

事件3:E工作施工前,业主变更设计增加了一项K工作,K工作持续时间为2个月。根据施工工艺关系,K工作为E工作的紧后工作,为I、J工作的紧前工。

因K工作与原工程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均不同,在已标价的I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的项目,监理工程师编制了K工作的结算综合单价,经业主确认后,提交给施工单位作为结算的依据。

事件4:考虑到上述1-3项事件对工期的影响,业主与施工单位约定,工程项目仍按原合同工期15个月完成,实际工期比原合同工期每提前1个月,奖励施工单位30万元。施工单位对进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将D、G、I工作的顺序施工组织方式改变为流水作业组织方式以缩短施工工期。组织流水作业的流水节拍见表8.4-1。

【问题】

1.针对事件1,确定施工单位和业主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件中各自应承担损失的内容:列式计算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费用补偿数额;确定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期延期天数,并说明理由。

2.事件2中,应给施工单位的窝工补偿费用为多少万元?修改后的基础分部工程增加的工程造价为多少万元。

3.针对事件3,绘制批准A工作工期索赔和增加K工作后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指出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要之处,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做法。

4.事件4中,在施工网络进度计划中,D、C、I工作的流水工期为多少个月?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提前奖励金额为多少万元?(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

1.施工单位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件中应承担损失的内容:

施工机械损失8万元,施工办公设施损失3万元,施工人员受伤损失2万元。

业主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件中应承担损失的内容:

施工待用材料损失24万元,修复工作发生人材机费用共21万元,基坑及围护支撑结构损失30万元。

施工单位可以获得的费用补偿=(24+30)×(1+13%)+21×(1+10%)×(1+6%)×(1+25%)×(1+13%)=61.02+34.586=95.61(万元)

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期延期天数为30天。

理由:A为关键工作;持续10天的季节性大雨造成的工期延误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工期不给予补偿;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作为不可抗力造成的30天工期延误,属于业主承担的风险,应给予工期补偿。

2.窝工补偿费用=(150×50+20×1500×60%)×(1+13%)/10000=2.88(万元)

基础分部工程增加的工程造价=[25×(1+10%)×(1+6%)×(1+25%)]×(1+13%)=41.17(万元)

3.施工网络进度计划为:

不妥之处:监理工程师编制了K工作的结算综合单价。

理由:因为K工作为新增工作,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中没有适用也没有类似的变更工程项目,不属于由“监理或造价工程师暂定”的“争议解决”项目。

正确做法:有施工单位提出K工作的综合单价,报业主确认后调整。

4.(1)D、G、I工作之间的流水步距与工期:

因K工作是I工作的紧前工作,受K工作影响,G工作与I工作之间的流水步距应增加1个月。

③工期:1+(2+1)+3=7(月)

(2)工期提前奖励

①A、C工作河流水工期合计为:(2+2)+3+7=14(月)     (或关键线路A-C-E-k-I为:14个月)

②比原合同工期15个月提前一个月,故施工单位可获得工期提前奖励30万元。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业主拟建一年产15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知三年前已建成投产的年产12万吨产品的类似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如果这三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3%。

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

(1)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6年,项目全部建设投资为7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残值率为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

(2) 运营期第1年投人流动资金15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

(3)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含税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增值税率为12%,经营成本为350万元(含进项税额30万元),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回收期为6年,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0%。

(4)投产第1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60%,营业收入与经营成本也为正常年份的60%,投产第2年及第2年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5)为简化起见,将“调整所得税”列为“现金流出”的内容。

【问题】:

1.试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2.编制融资前该项目的投资现金流量表,将数据填人表9. 1中,并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所得税后)。

3.假设i=10%,列式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并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计算结果及表中数据均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 :

1.生产能力指数法,当Q2:Q1=0.5~2.0之间,指数x取值近似为1。

即:C2=C1(图片)·f=500×(15/12)×1.033=682.95(万元)

2.假设:运营期=固定资产使用年限=6年

固定资产余值=残值=700×4%=28(万元)

折旧费=700×(1-4%)/6=112(万元)

计算第2年息税前利润=600-50.92-210-112=227.08(万元)

调整所得税=227.08×25%=56.77(万元)

计算第3年息税前利润=1000-84.85-350-112=453.15(万元)

调整所得税=453.15×25%=113.29(万元)

净现值为979.96万元

3.计算指标:项目投资回收期(年)(所得税后)=3+115.83/451.86=3.26(年)

投资回收期3.26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6年,净现值979.96万元大于0,该项目可行。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3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