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3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度全国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试卷五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某群体工程,主楼地下2层,地上8层,总建筑面积26800㎡,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分别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总设计时,发现其总进度计划部分仅有网络图和编制说明。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部分内容不全,要求补充完善。
事件2:某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1所示。因工艺设计采用某专利技术,工作F需要工作B和工作C完成以后才能开始施工。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对该进度计划网络图进行调整。


事件3:施工过程中发生索赔事件如下:
(1)由于项目功能调整变更设计,导致工作C中途出现停歇,持续时间比原计划超出2个月,造成施工人员窝工损失13.6万元/月×2月=27.2万元;
(2)当地发生百年一遇暴雨引发泥石流,导致工作E停工、清理恢复施工共用3个月,造成施工设备损失费用8.2万元、清理和修复过程费用24.5万元。
针对上述(1)、(2)事件,施工单位在有效时限内分别向建设单位提出2个月、3个月的工期索赔,27.2万元、32.7万元的费用索赔(所有事项均与实际相符)。
事件4:某单体工程会议室主梁跨度为10.5m,截面尺寸(b×h)为450mm×900mm。
施工单位按规定编制了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对施工总进度计划还需补充哪些内容?
2.绘制事件2中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双代号),指出其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并计算其总工期(单位:月)。
3.事件3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两项工期索赔和两项费用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事件4中,该专项方案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该梁跨中底模的最小起拱高度、跨中混凝土浇筑高度分别是多少(单位:mm)?

【正确答案】 :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对施工总进度计划还需补充的内容:分期(分批)实施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
2.(1)事件2中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双代号)如图2所示:


(2)关键线路有两条:A→B→F→H→I(①→②→③→④→⑥→⑦→⑧);A→D→G→H→I(①→一②→一⑤→一⑥→一⑦→一⑧)。
(3)工期T=25个月。
3.事件3中,施工单位提出的两项工期索赔和两项费用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如下:
(1)工期索赔不成立
理由:工作C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1个月,设计变更导致工期延误2个月,对总工期影响只有1个月,因此,工作C的工期索赔为1个月。
费用索赔不成立。
理由:设计变更是非承包商原因导致的承包商自身经济损失,承包商有权对建设单位提出费用索赔,因工作C的工期索赔为1个月,因此造成施工人员窝工损失费用为13.6×1=13.6万元。
(2)工期索赔不成立
理由:因为工作E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4个月,不可抗力导致了工期延误3个月,延误时长未超过总时差,因此工期索赔不成立。
可索赔24.5万元。
理由:在32.7万元的费用索赔中,有8.2万元是不可抗力导致施工设备损失的费用需要施工单位自己承担,不能向建设单位索赔。而24.5万元的修理和修复费用可以索赔,因为在不可抗力后的清理和维修费用应该由建设单位承担。
4.(1)事件4中,该专项方案不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只需要编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组织专家论证的梁跨度分别为1Om以上、18m以上。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OOO~3/1000,故最小起拱高度为10.5×1/1000~10.5×3/1000=10.5~31.5mm。跨中混凝土浇筑高度是900mm。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2: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3: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4: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问题】:
1.事件1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哪些类型的安全警示标志?
2.分别指出事件2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3.除了事件3中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发生后也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审批?
4.事件4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异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哪些检测项目?
【正确答案】 : 1.事件1中,除了警告标志外,施工现场通常还应设置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2.事件2中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1)错误之处: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
正确做法:应设置1.0~1.2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和红灯照明。
(2)错误之处: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正确做法: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的应急措施:采用支护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垫层厚度、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处理。
3.除了国家标准发生重大修改的情况外,还需要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的情形: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5)施工环境发生重大改变。
4.事件4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异议合理。
理由:根据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包括:氡、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等五个检测项目。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豪华酒店工程项目,18层框架混凝土结构,全现浇混凝土楼板,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经验收合格。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该酒店的装饰装修工程由某装饰公司承揽了施工任务,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期为150d,装饰公司在投标前已领取了全套施工图纸,该装饰装修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总价为720万元。
该装饰公司在酒店装修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施工方法:地面镶边施工过程中,在靠墙处采用砂浆填补,在采用掺有水泥拌合料做踢脚线时,用石灰浆进行打底,木竹地面的最后一遍涂饰在裱糊工程开始前进行。对地面工程施工采用的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进行复验后开始使用。在水磨石整体面层施工过程中,采用同类材料以分格条设置镶边。
【问题】:
1.该酒店的装饰装修工程合同采用固定总价是否妥当?为什么?
2.建设工程合同按照承包工程计价方式可划分为哪几类?
3.判断该装饰公司在酒店装修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方法存在哪些不妥当之处,并说出正确的做法。
4.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装饰装修工程中应对哪些进场材料的种类和项目进行复验?
【正确答案】 : 1.该酒店的装饰装修工程合同采用固定总价是妥当的。固定总价合同计价方式一般适用于工程规模较小、技术比较简单、工期较短的工程建设项目。本案例工程基本符合上述条件,因此,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是妥当的。
2.建设工程合同按照承包工程计价方式可划分为同定价格合同、可调价格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
3.对该装饰公司在酒店装饰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方法妥当与否的判定及其正确做法:
(1)不妥之处:地面镶边施工过程中,在靠墙处采用砂浆填补;
正确做法:地面镶边施工过程中,在靠墙处不得采用砂浆填补。
(2)不妥之处:在采用掺有拌合料做踢脚线时,用石灰浆进行打底;
正确做法:当采用掺有水泥拌合料做踢脚线时,不得用石灰浆打底。
(3)不妥之处:木竹地面的最后一遍涂饰应在裱糊工程开始前进行;
正确做法:木竹地面的最后一遍涂饰应在裱糊工程完成后进行。
(4)不妥之处:对地面工程施工采用的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强度进行复验后开始使用;
正确做法:地面工程施工采用的水泥,需对其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复验后方可使用。
4.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装饰装修工程中应对水泥、防水材料、室内用人造木竹、室内用天然花岗石和室内饰面瓷砖工程、外墙面陶瓷面砖进行复验。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新建商用群体建设项目,地下2层,地上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桩筏基础,建筑面积88000㎡。某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项目部进场施工,在项目现场搭设了临时办公室、各类加工车间、库房、食堂和宿舍等临时设施;并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在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设置了环形消防通道、消火栓、消防供水池等消防设施。施工单位在每月例行的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巡查中,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中“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逐一进行检查;经统计,现场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了1200㎡,检查组认为现场临时设施区域内消防设施配置不齐全,要
求项目部整改。
针对地下室200mm厚的无梁楼盖,项目部编制了模板及其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体系,支撑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1600mm,扫地杆距地面约150mm,每步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步距为1500m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控制在150~300mm,顶托螺杆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小于150mm、伸出立杆的长度控制在500mm以内。
在装饰装修阶段,项目部使用钢管和扣件临时搭设了一个移动式操作平台用于顶棚装饰装修作业。该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8.64㎡,台面距楼地面高4.6m。
【问题】:
1.按照“文明施工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检查时,除现场办公和住宿之外,检查的保证项目还应有哪些?
2.针对本项目生产区临时设施总面积情况,在生产区临时设施区域内还应增设哪些消防器材或设施?
3.指出本项目模板及其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台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现场移动式操作平台必须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 1.文明施工检查评定保证项目除现场办公和住宿外,还应包括: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施工场地、材料管理、现场防火。
2.还应增设至少24个10L的灭火器,以及专用的消防桶、消防锹、消防钩,盛水桶(池)、消防砂箱等器材。
3.(1)不妥之处:支撑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1600mm;
正确做法: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立杆的步距不应大于1.8m;顶层立杆步距应适当减小,且不应大于1.5m。
(2)不妥之处:顶托螺杆伸出立杆的长度控制在500mm以内;
正确做法: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应控制在300mm以内,且应满足可调顶托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大于500mm。
4.(1)现场搭设的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台面面积和台面高度均符合规定。
(2)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宜大于1O㎡,高度不宜大于5m。高宽比不应大于2:1,施工荷载不应大于1.5kN/㎡。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轮子与平台架体连接应牢固,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大于80mm,行走轮和导向轮应配有制动器或刹车闸的制动措施。
移动式行走轮承载力不应小于5kN,制动力矩不应小于2.5N·m,移动式操作平台架体应保持垂直,不得弯曲变形,制动器除在移动情况外,均应保持制动状态。
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大学图书馆进行装修改造,根据施工设计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采用大量的轻质隔墙。外墙采用建筑幕墙,承揽该装修改造工程的施工单位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规定,对工程细部构造施工质量的控制做了大量的工作。
该施工单位在轻质隔墙施工过程中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1)板材隔墙施工过程中如遇到门洞,应从两侧向门洞处依次施工。
(2)石膏板安装牢固时,隔墙端部的石膏板与周围的墙、柱应留有10mm的槽口,槽口处加泛嵌缝膏,使面板与邻近表面接触紧密。
(3)当轻质隔墙下端用木踢脚覆盖时,饰面板应与地面留有5~10mm缝隙。
(4)石膏板的接缝缝隙应保证为8~10mm。
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重现场文明施工和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工程施工后,被评为优质工程。
【问题】:
1.轻质隔墙主要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石膏板属于哪种轻质隔墙?
2.逐条判断该施工单位在轻质隔墙施工过程中提出的技术要求的正确与否,若不正确,请改正。
3.简述板材隔墙的施工工艺流程。
4.轻质隔墙的节点处理主要包括哪几项?
5.建筑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管理应遵循的程序有哪些?
【正确答案】 : 1.(1)轻质隔墙主要可分为板材隔墙、骨架隔墙。
(2)石膏板属于骨架隔墙。
2.该施工单位在轻质隔墙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的正误判断及正确做法:
第(1)条不正确。
正确做法:板材隔墙施工过程中,当有门洞口时,应从门洞口处向两侧依次进行;当无洞口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
第(2)条不正确。
正确做法:石膏板安装牢固时隔墙端部的石膏板与周围的墙、柱应留有3mm的槽口。
第(3)条不正确。
正确做法:当轻质隔墙下端用木踢脚覆盖时,饰面板应与地面留有20~30mm缝隙。
第(4)条不正确。
正确做法:石膏板的接缝缝隙宜为3~6mm。
3.板材隔墙的施工工艺流程是:
基层处理→放线→配板、修补→支设临时方木→配置胶粘剂→安装U形卡件或I形卡件(有抗震设计要求时)→安装隔墙板→安装门窗框→设备、电气管线安装→板缝处理。
4.轻质隔墙的节点处理主要包括接缝处理、防腐处理和踢脚处理。
5.建筑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抓好项目文化建设。
(2)规范场容,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
(3)创造文明有序安全生产的条件。
(4)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6.项目的环境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确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进行项目环境管理策划;实施项目环境管理策划;验证并持续改进。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