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4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试卷四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A公司承建中水管道工程,全长870m,管径DN600㎜。管道出厂由南向北垂直下穿快速路后,沿道路北侧绿地向西排入内湖,管道覆土3.0~3.2m,管材为碳素钢管,防腐层在工厂内施作。施工图设计建议:长38m下穿快速路的管段采用机械顶管法施工混凝土套管;其余管段全部采用开槽法施工。施工区域土质较好,开挖土方可用于沟槽回填,施工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依据合同约定,A公司将顶管施工分包给B专业公司。开槽段施工从西向东采用流水作业。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质量员发现个别管段沟槽胸腔回填存在采用推土机从沟槽一侧推土入槽的不当施工现象,立即责令施工队停工整改。
事件2:由于发现顶管施工范围内有不明管线,B公司项目部征得A公司项目负责人同意,拟改用人工顶管方法施工混凝土套管。
事件3: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例行检查时,发现顶管坑内电缆破损较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A公司和建设单位进行通报批评;A公司对B公司处以罚款。
事件4:受局部拆迁影响,开槽施工段出现进度滞后局面,项目部拟采用调整工作关系的方法控制施工进度。
【问题】:
1.分析事件1中施工队不当施工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2中,机械顶管改为人工顶管时,A公司项目部应履行哪些程序?
3.事件3中,A公司对B公司的安全管理存在哪些缺失?A公司在总分包管理体系中应对建设单位承担什么责任?
4.简述调整工作关系方法在本工程的具体应用。
【正确答案】 : 正确做法: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每层回填土厚度不应大于200m,管道两侧回填土高差不超过300㎜。
2.施工方应当根据施工合同,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将审查结果通知承包方,监理工程师向承包方提出变更令。
机械顶管改成人工顶管时,A公司项目部应重新编制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并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经施工单位技术责任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组织实施。
3.(1)A公司应当审查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未对B公司承担的工程做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全要求,并监督检查。(2)A公司作为总包单位应当就B公司承担的分包工程向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4.可以采用的调整工作关系的方式有:开槽施工段和顶管施工段同时开始施工,开槽段的沟槽开挖、管道敷没、管道焊接、管道回填等施工过程可以组织流水施工,本工程属于线性工程,可以多点分段施工,搭接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受拆迁影响的部位可以放在最后完成。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城市热力管道工程,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按照支线、支干线、主干线的次序进行了施工定线测量后,用皮尺丈量定位固定支架、补偿器、阀门等的位置。在热力管道实施焊接前,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结果编写了焊接工艺方案,并按该工艺方案实施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纵向焊缝的端部采用定位焊,焊接温度在-5℃以下焊接时,先进行预热后焊接,焊缝部位的焊渣在焊缝未完全冷却之前经敲打而除去。在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焊接部位,经过4次返修后达到质量要求标准。
【问题】:
1.施工单位在管线工程定线测量时有何不妥之处?并改正。
2.焊接丁艺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该施工单位在焊接过程巾和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改正。
4.热力管道焊接质量的检验次序是什么?
【正确答案】 : 不妥之处一:按照支线、支干线、主干线的次序进行施工定线测量。
正确做法:应按主干线、支干线、支线的次序进行施工定线测量。
不妥之处二:用皮尺丈量定位固定支架、补偿器、阀门等的位置。
正确做法:管线中的固定支架、地上建筑、检查室、补偿器、阀门可在管线定位后,用钢尺丈量方法定位。
2.焊接工艺方案应包括:
(1)管材、板材性能和焊接材料;
(2)焊接方法;
(3)坡口形式及制作方法;
(4)焊接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
(5)焊接接头的组对要求及允许偏差;
(6)焊接电流的选择:
(7)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8)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
3.施工单位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不妥之处一:焊接纵向焊缝的端部采用定位焊。
正确做法:在焊接纵向焊缝的端部不得进行定位焊。
不妥之处二:焊接温度在-5℃以下焊接时先进行预热后焊接。
正确做法:焊接温度在0℃以下焊接时就应该先进行预热后焊接。
不妥之处三:焊缝部位的焊渣在焊缝未完全冷却之前经敲打而除去。
正确做法:在焊缝未完全冷却之前,不得在焊缝部位进行敲打。
不妥之处四:不合格的焊接部位经过4次返修后达到质量要求标准。
正确做法:不合格的焊接部位,应采取措施进行返修,同一部位焊缝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4.热力管道焊接质量的检验次序:对口质量检验→表面质量检验→无损探伤检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市政供热管道工程,供回水温度为95℃/70℃,主体采用直埋敷设。管线经过公共绿地和A公司场院,A公司院内建筑密集、空间狭窄。
供热管线局部需穿越道路,道路下面敷设有多种管道。项目部拟在道路两侧各设置1个工作坑,采用人工挖土顶管施工,先顶入DN1000㎜混凝土管作为过路穿越套管,并在套管内并排敷设2根DN200㎜保温供热管道(保温后的管道外径为320㎜)。穿越道路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及地下管线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地下水位高于套管管底0.2m。

【问题】:
1.按照输送热媒和温度划分,本供热管网属于什么类型?
2.顶管穿越时需要保护哪些建(构)筑物?
3.顶管穿越地下管线时应与什么单位联系?
4.根据现场条件,顶管应从哪一个工作坑始发?说明理由。
5.顶管施工时是否需要降水?写出顶管作业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6.本工程的工作坑土建施工时,应设置哪些主要安全设施?
【正确答案】 : 2.顶管穿越时需要保护中水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道路、围栏。
3.顶管穿越地下管线时应与供水单位、市政行政主管部门、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A公司联系。
4.根据现场条件,顶管应从1号工作坑始发。
理由:1号工作坑附近为公共绿地广场,场地开阔,适于作为清运挖掘出来的泥土和堆放管材、工具设备的场所。2号工作坑邻近办公楼、宿舍楼,人流量较多,不安全。
5.顶管施工时需要降水。
顶管作业对地下水位的要求:采用手掘式顶管机时,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处,并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管道。
6.本工程的工作坑土建施工时,应设置的主要安全设施:
(1)采用钢板桩或普通支撑,另外设置顶进后背支撑。工作坑的支撑应形成封闭式框架,矩形工作坑的四角应加斜撑。
(2)设置护栏、安全警告标志、警示灯、防汛墙等。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下部结构采用独柱式T形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项目部编制了桥墩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及定型钢模板。为加强整体性,项目部将支架与脚手架一体化搭设,现场采用的支架模板施工图如图2所示:

项目部按施工图完成了桥墩钢筋安装和立模等各项准备工作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在施工中发生1名新工人从墩顶施工平台坠落致死事故,施工负责人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事故调查中发现:外业支架平台宽120㎝;平台防护栏高60㎝;人员通过攀爬支架上下;三级安全教育资料中只有项目部的安全教育记录。
【问题】:
1.施工方案中支架结构杆件不全,指出缺失杆件名称。
2.图示支架结构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3.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备什么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按事故造成损欠的程度,该事故属于哪个等级?
5.项目部三级安全教育还缺少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 2.图示支架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
(1)高处作业未设置安全网防护;
(2)防护栏过低(应高于作业通道面1.2m以上):
(3)未设置上下作业人员通道;
(4)承重架与脚手架未分隔设置。
3.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备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4.按事故造成损欠的程度,该事故属于一般事故。
5.项目部三级安全教育还缺少公司(企业)、施工班组的安全教育记录。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d,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2: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3: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d,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d。
【问题】:
1.事件1、2、3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2中二次注浆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应如何确定?
3.事件3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 事件1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为10d,可索赔的费用为30万元。
理由:勘察报告是由发包方提供的,对其准确性负责。
事件2中,项目部既不可以索赔工期,也不可以索赔费用。
理由:项目部施工技术出现问题而造成的,应由项目部承担责任。
事件3中,项目部既不可以索赔工期,也不可以索赔费用。
理由: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这是项目部明确的事实,属于项目部技术欠缺造成的,应由项目部承担责任。
2.事件2中二次注浆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应根据环境条件和沉降监测结果等确定。
3.事件3中采用矿物系(如膨润土泥浆)、界面活性剂系(如泡沫)等改良材料。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868-100)÷(1.2×8)=80d。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