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5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试卷(五)

( 试卷总分:12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80分)

【案例题1】(20分)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坝基帷幕灌浆(A)、坝顶道路重建(B)、上游护坡重建(C)、上游坝体培厚(D)、发电隧洞加固(E)、泄洪隧洞加固(F)、新建混凝土截渗墙(G)、下游护坡重建(H)、新建防浪墙(I)。
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施工总工期17个月(每月按30d计,下同),自2011年11月1日开工至2013年3月30日完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合同工期要求,将主要工作内容均安排在非汛期施工。工程所在地汛期为7~9月份。施工单位分别绘制了两个非汛期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图,如图1和图2所示。


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如下:
(1)上游护坡重建(C)工作应列入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要确保安全度汛。
(2)应明确图1和图2施工进度计划的起止日期。
施工单位根据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和资源配置情况,确定上游护坡重建(C)工作持续时间为150d,C工作具体安排为:第一个非汛期完成总工程量的80%,其余工程量安排在
第二个非汛期施工且在H工作之前完成。据此施工单位对施工网络进度计划进行了修订。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工程如期开工。
事件2:施工单位对发电隧洞加固(E)工作施工进度有关数据进行统计,绘制的工作进度曲线如图3所示。


事件3:坝顶道路施工中,项目法人要求设计单位将坝顶水泥混凝土路面变更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原合同中无相同及类似工程,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报价单。总监理工程师审定后调低该单价。施工单位认为价格过低,经协商未果,为维护自身权益遂停止施工,并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
【问题】:
1.分别写出图1、图2中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的开始和完成日期。
2.根据事件1,用双代号非时标网络图绘制出修订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用工作代码表示)。
3.根据事件2,指出E工作第60d末实际超额(或拖欠)计划累计工程量的百分比,提前(或拖延)的天数。指出E工作实际持续时间,并简要分析E工作的实际进度对计划工期的影响。
4.事件3中,施工单位停工的做法是否正确?施工单位可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正确答案】 :

1.图1中开始日期为2011年11月1日,完成日期为2012年6月30日;图2中开始日期为2012年10月1日,完成日期为2013年3月30日。
2.修订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图6所示:注:C1、C2分别代表C工作在两个非汛期完成的相应工作。


3.(1)第60d末,E工作实际拖欠计划累计工程量为12.1%;拖延20d。
(2)E工作实际持续时问为180d;不影响计划工期,因为E工作拖延时间为30d,未超过E工作的总(自由)时差70d。
乱施工单位停工的做法不正确。
施工单位可通过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具体途径包括:提请争议评审组评审(调解)、仲裁、诉讼。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大(2)型水库工程主要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放水洞、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其中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75m。本工程施工混凝土运输主要采用混凝土泵和塔机;溢洪道和电站上部预制构件采用起重机吊装;放水洞采用光面爆破法施工;电站机组采用厂房内的桁车安装。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为加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成立了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人为指挥,项目监理部、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为副指挥。
事件2:为避免主坝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贯穿性裂缝,施工单位采取了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多项温控措施。
事件3:在溢洪道上部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起重机吊装的预制件突然坠落,致1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立即向项目法人报告。在事故调查中发现,起重机操作人员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问题】:
1.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事件1中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人员的不妥之处。该指挥部应由哪些人员组成?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事件1中项目法人组织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事件2中施工单位可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以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4.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事件3中安全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还应立即向哪些部门或机构报告?本工程哪些施工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正确答案】 : 该指挥部应由以下人员组成:指挥为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副指挥为工程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成员为工程各参建单位有关人员。
2.事件1中项目法人组织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紧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准备、人员财产救援措施、事故分析与报告等方面的方案。
3.施工单位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以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1)采用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1)根据坝体的应力场及结构设计要求对坝体进行分区,对于不同分区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2)采用低流态或无坍落度干硬性贫混凝土;
3)改善骨料级配,增大骨料粒径,对少筋混凝土坝可埋设大块石;
4)大量掺粉煤灰,掺合料的用量可达水泥用量的25%~60%;
5)采用高效外加减水剂。
(2)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4.事件3中安全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还应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报告;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本工程的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控制段共3孔,每孔净宽8.0m。加固方案为:底板顶面增浇20cm厚混凝土,闸墩外包15cm厚混凝土,拆除重建排架、启闭机房、公路桥及下游消能防冲设施。
溢洪道加固施工时,在铺盖上游填筑土围堰断流施工,围堰断面如图4所示。随着汛期临近,堰前水位不断上升,某天突然发现堰后有大面积管涌群,施工单位为防止事故发生,及时就近挖取黏性土进行封堵,随后上游水位继续上涨,封堵失败,围堰决口,导致刚浇筑的溢洪道底板、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按“三不放过原则”,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机构批准后,对事故进行了处理,处理后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对工程使用寿命影响不大。


【问题】:
1.本工程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对管涌群采取的处理措施有何不妥?并简要说明本工程管涌的抢护原则和正确抢护措施。
2.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水利工程质量事故一般分为哪几类?并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类别。
3.根据质量事故类别,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在方案制定的组织和报批程序方面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4.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说明背景材料中“三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 本工程管涌的抢护原则: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
本工程的正确抢护措施: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石、土工织物、梢料等反滤材料在管涌群出口处进行压盖。
2.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水利工程质量事故一般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本工程质量事故类别为较大质量事故。
3.根据质量事故类别,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在方案制定的组织和报批程序方面的不妥之处:施工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机构批准后实施。
正确做法:应由项目法人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备案。
4.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令第9号),“三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20分)

某泵站工程项目,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5个月。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的造价数据与经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见表1;总价措施项目费用9万元(其中含安全文明施工费3万元);暂列金额12万元。管理费和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5%,规费和税金为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利润之和的10%。

有关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的合同约定如下:
(1)开工前发包人向承包人支付签约合同价(扣除总价措施费与暂列金额)的20%作为预付款,并在第3、4个月平均扣回;
(2)安全文明施工费工程款于开工前一次性支付;除安全文明施工费之外的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工程款在开工后的前3个月平均支付;
(3)施工期间除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外的工程款按实际施工进度逐月结算;
(4)发包人按每次承包人应得的工程款的85%支付;
(5)竣工验收通过后的60d内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竣工结算时扣除工程实际总价的3%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剩余工程款一次性支付;
(6)C分项工程所需的甲种材料用量为500m³,在招标时确定的暂估价为80元/m³,乙种材料用量为400m³,投标报价为40元/m³。工程款逐月结算时,甲种材料按实际购买价格调整,乙种材料当购买价在投标报价的±5%以内变动时,C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不予调整,变动超过±5%以上时,超过部分的价格调整至C分项综合单价中。
该工程如期开工,施工中发生了经承发包双方确认的以下事项:
(1)B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时间为2~4月;
(2)C分项工程甲种材料实际购买价为85元/m³,乙种材料的实际购买为50元/m³;
(3)第4个月发生现场签证零星工费用2.4万元。
(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小数)
【问题】:
1.合同价为多少万元?预付款是多少万元?开工前支付的措施项目款为多少万元?
2.求C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是多少元/m³?3月份完成的分部和单价措施费是多少万元?3月份业主支付的工程款是多少万元?
3.列式计算第3月末累积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拟完成工程计划费用、已完成工程费用,并分析进度偏差(投资额表示)与费用偏差。
4.除现场签证费用外,若工程实际发生其他项目费用8.7万元,试计算工程实际造价及竣工结算价款。

【正确答案】 : 预付款=76.6×(1+10%)×20%=16.852万元
开工前支付的措施项目款=3×1.1×85%=2.805万元
2.(1)甲种材料价格为85元/m³,甲增加材料款=500×(85-80)×(1+15%)=2875元
由于(50-40)/40=25%>5%,故乙增加材料款=400×(50-40×1.05)×(1+15%)=3680元
C项工程的综合单价=280+(2875+3680)/1000=286.555元/m³
(2)3月份完成的分部和单价措施费=32.4/3+1000/3×286.555/10000=20.352万元
(3)3月份业主应支付的工程款=20.352×(1+10%)×85%+(9-3)/3×(1+10%)×85%-16.852/2=12.473万元
3.第3月末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累计拟完成工程计划费用=10.8+32.4+28×2/3=61.867万元
第3月末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累计已完工程计划费用=10.8+32.4×2/3+28×2/3=51.067万元
第3月末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累计已完工程实际费用=10.8+32.4×2/3+1000×2/3×286.555/10000=51.504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费用-拟完工程计划费用=51.067-61.867=-10.800万元,实际进度拖后10.800万元
费用偏差=已完工程计划费用-已完工程实际费用=51.067-51.504=-0.437万元,实际费用增加0.437万元
4.工程实际造价=(76.6+9+2.4+8.7)×(1+10%)=106.370万元
竣工结算价=106.370×(1-3%-85%)=12.764万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1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