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5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冲刺试卷(一)

( 试卷总分:12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80分)

【案例题1】(20分)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
摘要1: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14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图所示。


摘要2: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摘要3: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
【问题】:
1.计算摘要1中路面基层和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2.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
3.结合摘要2,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哪两个关键设备?并指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
4.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能否保证进场水泥质量?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路面基层工作的持续时间=36000÷450=80d。
路面面层工作的持续时间=36000÷400-90d。
2.因为基层的速度450m/d快于面层的速度400m/d,基层与面层之间逻辑关系应选择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应该除以两者中较快的速度,结果为3600÷450=8d;考虑到养护至少7d,所以STS=8+7=15d。
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15+90=105d。
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


3.为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施工单位还需配备的关键设备包括:切缝机组和振捣机。肯定不需要调用的两个设备是压路机和石屑撒布机。
4.摘要3中工地试验室的做法不能保证进场水泥质量。
理由:没有依据标准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项目、检验规则进行取样检定。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跨度40m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采用后张法张拉预应力。施工单位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如下图所示,支架由钢管、扣件、型钢等组成,纵横梁采用电弧焊连接。支架为就近租赁,为保证支架安装质量,施工单位认真检查了扣件的外观质量。
为了保证支架的承载力以及消除支架和支架地基引起的塑性变形,对支架进行了堆沙袋预压,压重为梁自重的1.2倍(梁自重加施工荷载).并在跨中支架顶部设置了标高观测点。观测点预压前标高为185.756m,进行分级预压,100%预压荷载时观测点的标高为185.701m。预压稳定后进行了分级卸载,卸载后观测点的标高为185.725m。
经计算,该桥达到了设置预拱度的条件,恒载、活载、混凝土温度、徐变、收缩引起挠度见下表,并按二次抛物线设置预拱度。跨中底板的设计标高为185.956m。
梁体浇筑后进行了预应力的张拉,然后拆除支架。为保证施工安全,拟定分3部分(A、B、C)如下图所示,分批分次拆除支架。


【问题】:
1.计算梁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保留小数点后3位)
2.计算该支架跨中需要设置的预拱度以及底板的立模标高。(保留小数点后3位)
3.排列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
4.写出旧扣件外观质量可能存在的病害。
5.写出架设本桥支架所需要的特殊工种。

【正确答案】 : 2.该支架跨中需要设置的预拱度=0.024+0.009+0.005+0.006=0.044m。
底板的立模标高=185.956+0.044=186.000m,
3.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先拆除B,然后同步拆除A和C。
4.旧扣件外观质量可能存在的病害:裂缝、变形、锈蚀(或生锈)、螺栓出现滑丝。
5.架设本桥支架所需要的特殊工种:架子工、电焊工、信号指挥工、司索工、起重机司机、电工。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
(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
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
【问题】:
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第(1)~(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
2.补充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
3.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 改正: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
第(2)条的正确。
第(3)条的正确。
第(4)条的正确。
2.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①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②测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3.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是混合式挖掘法。采用该方法恰当。
理由:混合式挖掘法适用于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堑开挖,本工程中路堑的挖深就很大。
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对产生“弹簧土”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或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20分)
某高速公路穿越某旅游景区,其中K49+020~K49+530段原设计为填高10~20m的路堤,并需借土填方。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环境保护,做到文明施工。因该地区申报4A级旅游景区,为保护该区域环境地貌,决定取消取土场。经相关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堤变更为20×2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由于该设计变更引起的工期延误,造成施工单位误工和机械设备闲置经济损失40万元,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40万元。在梁段预制施工中,建设单位考虑到工期延误了40d,为加快进度召开了专门会议,决定简化材料采购程序,规定由建设单位指定钢绞线、普通钢筋、水泥等主材供应商。在建设单位口头担保的情况下,材料采购部门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与供货厂家签订了材料供货合同。
当第一批钢筋运送至工地时,施工单位认为是建设单位指定使用的钢筋,在认真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即用于工程施工。后经监理抽检,发现该批次钢筋质量存在问题,要求相关部位暂停施工,已完成的相关部分全部返工,由此造成经济损失60万元,项目部据此向建设单位索赔60万元。
由于25mT形梁数量较多,施工单位设置了专门的预制场和存梁区,采用龙门吊机移运预制的梁段。施工中由于龙门吊机钢丝绳断裂导致预制梁坠落,两片T梁损毁,一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问题】:
1.根据《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指出背景中所述的变更属于哪一级设计变更?简述该设计变更的程序。
2.指出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和进场检验中的错误做法,并写出正确做法。
3.分别指出施工单位就工程变更提出的索赔和工程返工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指出预制场梁段坠落事故的等级。
5.写出T梁预制施工中应做好的主要环境保护工作。
【正确答案】 : 设计变更程序包括:意向通知、资料收集、费用评估,协商价格、签发变更令。
2.错误有:
(1)由建设单位口头担保,与主材料供货厂家签订材料供货合同;
(2)钢筋到场后,未经检验即直接用于施工。
正确做法:
(1)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供货商;
(2)钢筋到场后,应由试验室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按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因工程变更进行的索赔合理,因为是由于建设单位的原因引起的变更。因工程返工引起的索赔不合理,因为造成该损失的原因是施工项目部未把好材料进场关,是施工单位的责任。
4.一般事故。
5.围挡隔离,场地道路硬化,清运车辆覆盖、封闭并清洗,洒水降尘,降低噪声。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1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