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7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测试(二)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A公司中标一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工程,道路基层结构为150mm石灰土和400mm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150mm沥青混凝土。总工期为7个月。
开工前,项目部做好了施工准备工作,并根据有关资料,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施工能力编制了工程施工方案和质量计划。
方案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为确保质量采取以下措施:不同粒级的石料、细集料分开堆放,水泥、细集料覆盖防雨。
质量计划中确定沥青混凝土面层为关键工序,A公司为此制定了面层施工专项方案,安排铺筑面层试验路段。
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突然下起大雨,部分沥青混合料受淋,施工单位将受淋的混合料铲除后,为赶工期,在下承层潮湿的情况下继续施工,被监理工程师制止。
【问题】: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中技术管理准备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2.补充背景中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料出厂质量的措施。
3.结合本工程说明专项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的关系,施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监理工程师制止继续施工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施工合同签订后,施工项目部及时索取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2)熟悉设计文件。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由有关人员参加的对设计图纸的学习与审核,认真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并应形成会审记录。如发现设计图纸有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提出质疑或修改建议,并履行规定的手续予以核实、更正。
(3)编制能指导现场施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重要)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计划。
(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分解和确定各阶段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
(5)确认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程序、内容及标准等。
2.(1)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料,拌和均匀;
(2)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3)雨期施工,运输时覆盖混合料,避免水泥和混合料淋雨。
3.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主要包括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确定,还应包括季节性措施、四新技术措施以及结合市政公用工程特点和由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的、工程需要所应采取的相应方法与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内容。(2019版P314)
4.正确。沥青混合料不允许在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项道桥工程,包括隧道70m、桥梁840m以及路基6km,其中桥梁部分为21x40m先简支后连续T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桥面横断面布置T梁6孔,T梁两端底部各设置一个支撑预埋钢板,其横截面见T梁断面图。北岸桥头距隧道出口50m,南岸桥头连接浅挖方路堑,挖方段长约4km。大桥采用双柱式圆形截面实心墩,墩身高度10~35m,见大桥立面布置示意图。

.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考虑到水源、电力状况、进出场道路和成品梁运输等情况,需在大桥附近设置T梁预制梁场,见梁场平面布置示意图:


事件2:为保证架桥安全,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了重大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了双导梁架桥机架设T梁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随即安排人员进行了T梁架设。
【问题】:
1.计算本桥需预制多少片T梁?桥梁架设需要安装多少个支座?
2.根据大桥的地形条件,参考大桥立面布置示意图中A、B、C位置,T梁预制梁场应设置在A、B、C哪里合适?说明理由。
3.写出梁场平面布置示意图中区域D和E的名称。
4.在事件2中,施工单位对双导梁架桥机架设T梁前,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应进行哪些主要工作?

【正确答案】 : 需要安装的支座数为:126×2=252(个)。
2.梁场应设置在B处,该位置挖方浅、路基长,满足梁场工作面要求,在征地界范围内,无须征地,在桥头处方便架梁施工。A处距离山体岩面较近,施工场地紧张不适于施工。C处为低洼有水地区,无法进行梁体加工。
3.D为存梁区,E为制梁区。
4.(1)架梁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应组织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入场检验,验收合格后,再去相关部门领取特种设备施工许可证后使用。
(2)该工作危险性较大,需要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专项方案,经论证,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总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交底后再实施。
(3)组织施工技术、指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4)在施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5)施工中危险性较大,需要编制应急预案,准备必要的安全物资和设施,经项目部组织演练,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后再实施。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项目施工热力管道工程,管道采用8mm厚DN500钢管,长3300m。总承包单位A把管道焊接分包给了有资质的B施工队,B施工队有6个焊工进行焊接作业,其中甲乙组队,并进行了焊接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甲负责点焊、打底焊,乙负责填充焊接。分包单位拟定的焊缝质量检验顺序为:(1)表面质量检验;(2)对口质量检验;(3)强度和严密性试验;(4)无损探伤试验。
施工队质检员根据焊工水平和焊接部位按比例要求选取焊口,进行射线探伤检验,检查发现甲乙合作焊接的焊缝有两处不合格,经一次返修后复检合格。
沟槽回填完毕2d后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用钢尺直接量测,个别地段不方便用钢尺测量的改用其他手段测量,发现管道变形率为2.5%。
【问题】:
1.热力管道焊缝质量检验按什么顺序进行?列出序号即可。
2.质检员选取焊缝检查的不妥之处。
3.对于甲乙合作焊接的其余焊缝应该如何处理?
4.改正测量管道变形率的错误之处。
5.该管道变形率合格吗?补充测量管道变形率的检查方法。
【正确答案】 : 2.(1)施工队质检员进行抽查不妥。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射线探伤检验。
(2)质检员根据焊工水平和焊接工艺进行抽查不妥。应该根据设计文件规定,设计无规定则按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抽查。
3.其余焊缝应该按照规范规定的抽样比例双倍进行检验,对于不合格焊缝应该返修,但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如再有不合格焊缝,则对甲乙合作进行的焊缝进行100%无损探伤检验。
4.沟槽回填完毕后12~24h内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
5.不合格,因为钢管变形率应不超过2%。
检查方法补充:圆度测试板、芯轴仪。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城市市区主要路段的地下两层结构工程,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下2.0m。基坑平面尺寸为145m×20m,基坑挖深为12m,围护结构为6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采用四道Φ600mm钢管支撑,竖向间距分别为3.5m、3.5m和3m。基坑周边环境:西侧距地下连续墙2.0m处为一条四车道市政道路;距地下连续墙南侧5.0m处有一座五层民房;周边有三条市政管线,距离地下连续墙外沿小于12m。项目经理部采用2.0m高安全网作为施工围挡,要求专职安全员在基坑施工期间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进行安全管理,对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安全员要求对电工及架子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考试合格持证方可上岗。基坑施工方案有如下要求:
(1)基坑监测项目主要为围护结构变形及支撑轴力。
(2)由于第四道支撑距坑底仅2.0m,造成挖土困难,把第三道支撑下移1.0m,取消第四道支撑。
【问题】:
1.现场围挡不符合要求,请改正。
2.项目经理部由专职安全员对施工安全全面负责是否妥当?为什么?
3.安全员要求持证上岗的特殊工种不全,请补充。
4.根据基坑周边环境,补充监测项目。
5.指出支撑做法的不妥之处;若按该支撑做法施工,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正确答案】 : 2.不妥当,应由项目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3.电焊工、机械工、起重工、机械司机。
4.房屋沉降、道路沉降、管线变形。
5.支撑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这样做会造成围护结构和周边土体、构筑物变形过大,严重的可能造成基坑坍塌。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某现浇有盖排水构筑物施工合同,工程概况为: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0.5m。基坑平面尺寸为10m×6m,挖深为6.5m,采用9m长20a型钢做围护,设两道型钢支撑。
合同中约定:建筑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由于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停工,机械补偿费为200元/台班,人工补偿费为50元/工日;总工期为120d;竣工时间提前奖励为3000元/d,误期损失赔偿费为5000元/d。经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d):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土方施工阶段,由于场地内堆置土方、施工便道行车及土方外运行驶造成的扬尘对附近居民产生严重影响,引起大量投诉。
事件2:池壁混凝土施工缝浇筑时,事先凿毛洗净,保持湿润,不得有积水,随后继续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事件3:建设单位提供的钢材经施工单位清点入库后,在专业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合格。其后,施工单位提出,建设单位应支付建筑材料的保管费和检验费;由于建筑材料需要进行二次搬运,建设单位还应支付该批材料的二次搬运费。
事件4:
(1)由于建设单位要求对B工作的施工图纸进行修改,致使B工作停工3d(每停一天影响30工日、10台班);
(2)由于机械租赁单位调度的原因,施工机械未能按时进场,使C工作的施工暂停5d(每停一天影响40工日、10台班);
(3)由于建设单位负责供应的材料未能按计划到场,E工作停工6d(每停一天影响20工日、5台班)。
施工单位就上述三种情况按正常的程序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延长工期和补偿停工损失的要求。该工程的实际工期为122d。
【问题】:
1.基坑井点降水应采取哪种排列形式?另外,可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地表水流入基坑?
2.针对事件1中现场扬尘情况,应采取哪些防尘措施?
3.事件2中池壁施工缝处理有错误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4.逐项回答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逐项说明事件4中监理是否应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说明理由并给出审批结果。(写出计算过程)
6.分析施工单位应该获得工期提前奖励,还是应该支付误期损失赔偿费,金额是多少。

【正确答案】 : 2.现场采取覆盖措施,施工便道经常清扫并洒水,运输车辆加盖(密闭),出口设洗车槽,对土方车进行清洗。
3.施工缝不得有积水,随后继续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错误。应改为:在浇筑前铺20~25mm厚的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4.(1)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保管费合理。
理由: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规定,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负责保管,建设单位支付相应的保管费用。
(2)要求建设单位支付检验费合理。
理由: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规定,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由施工单位负责检验,建设单位承担检验费用。
(3)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二次搬运费不合理。
理由:二次搬运费已包含在措施费中。
5.(1)B工作停工3d:应批准工期延长3d,因属建设单位原因(或因属非施工单位原因)且工作处于关键线路上;费用可以索赔,应补偿停工损失=3×30×50+3×10×200=10500(元)。
(2)C工作停工5d:工期索赔不予批准,停工损失不予补偿,因属施工单位原因。
(3)E工作停工6d:应批准工期延长1d,该停工虽属建设单位原因,但E工作有5d总时差,停工使总工期延长1d;费用可以索赔,应补偿停工损失=6×20×50+6×5×200=12000(元)。
6.由于非施工单位原因使B工作和E工作停工,造成总工期延长4d,工期提前(120+4-122)d=2d,施工单位应获工期提前奖励,应得奖励金额=2×3000=6000(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