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7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小测试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某城市主干道路改扩建工程,线路长度1.98km;随路敷设雨、污水和燃气管线,道路基层为360m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0mm厚12%石灰土。施工范围内需拆迁较多房屋,合同工期为当年4月16日~9月15日。
由于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管线与道路施工互相干扰,现场发生如下事件.
(1)根据管线施工需处理地下障碍物的情况,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案,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2)为保障摊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度,在现场大量暂存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摊铺碾压时已超过24h,基层成型后,发现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表面松散,骨料明显离析。
(3)基层养护期间,路口处有重型车辆通行,事后清理表面浮土发现局部有坑凹现象,现场采用薄层贴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进行找平,以保证基层的平整度。
【问题】:
1.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审批程序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审批程序。
2.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的使用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三有哪些违规之处?有什么主要危害?
【正确答案】 : 正确做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后应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有变更时要办理变更手续,变更的施工组织设计仍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2.不正确。厂拌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自拌合开始至摊铺有时限要求。
正确做法:拌成的混合料堆放时间不得超过24h,否则将影响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强度,影响基层的施工质量。
3.有两处违反施工规范的规定:
(1)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严禁重型车辆通行。
(2)严禁采用薄层贴补方式进行找平。
危害主要有:
(1)基层养护期间有重型车辆通行,会影响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增长和平整度。
(2)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薄层贴补方式进行找平,将破坏道路基层的整体性,造成路面面层的局部破损。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公司承接一座城市跨河桥A标,为上、下行分立的两幅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跨径为70m+120m+70m。建设中的轻轨交通工程B标高架桥在A标两幅桥梁中间修建,结构形式为现浇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87.5m+145m+87.5m.三幅桥间距较近,B标高架桥上部结构底高于A标桥面3.5m以上。为方便施工协调,经议标,B标高架桥也由该公司承建。
A标两幅桥的上部结构采用碗扣式支架施工,由于所跨越河道流量较小,水面窄,项目部施工设计采用双孔管涵导流,回填河道并压实处理后作为支架基础,待上部结构施工完毕以后挖除,恢复原状。支架施工前,采用1.1倍的施工荷载对支架基础进行预压。支架搭设时,预留拱度考虑承受施工荷载后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
B标晚于A标开工,由于河道疏浚贯通节点工期较早,导致B标上部结构不具备采用支架法施工条件。
【问题】:
1.该公司项目部设计导流管涵时,必须考虑哪些要求?
2.支架预留拱度还应考虑哪些变形?
3.支架施工前对支架基础预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B标连续梁施工采用何种方法最适合?说明这种施工方法的正确浇筑顺序。
【正确答案】 : 管涵强度必须满足上部荷载要求;
管涵长度必须满足支架地基宽度要求;
2.还应考虑支架受力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础沉陷和结构物本身受力后各种变形,还应考虑1/2汽车荷载引起的梁的弹性挠度。
3.消除地基在施工荷载下的非弹性变形;
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施工荷载要求;
防止由于地基沉降产生梁体混凝土裂缝。
4.B标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悬浇法或挂篮法)最合适。
浇筑顺序主要为.墩顶梁段(0号块)→墩顶梁段(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边孔支架现浇梁段→主梁跨中合龙段。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地下通道工程,基坑长76m,宽12m,开挖深度9m。项目部进行了现况调查.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处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管线多,待拆改移。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交通导行方案,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设计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开挖以机械为主,人工清底为辅。基坑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基坑沿深度方向设有2道支撑,第一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道支撑为单钢管支撑。基坑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2.0m厚素填土,5.0m厚砂土,8.0m厚粉质粘土,地下水位埋深约3.5m,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基坑开挖至砂土层时发生了渗漏,项目部采取导管引流并且用聚氨酯封堵后没有效果;渗漏渐渐导致水土流失,基坑后土体出现明显沉陷,如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基坑坍塌。
【问题】:
1.简述本工程交通导行的整体思路。
2.结合案例背景简述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形式。
3.分别说明两类支撑的特点。
4.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渗漏情况,项目部应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 (1)占用慢行道和便道要获得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的批准,按照获准的交通疏导方案修建临时施工便线、便桥。
(2)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设置围挡,严格控制临时占路范围和时间,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
(3)组建现场人员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疏导交通。
(4)施工现场按照施工方案,在主要道路交通路口设专职交通疏导员,积极配合交通民警与协警搞好施工和社会交通的疏导工作;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现象。
(5)沿街居民出入口要设置足够的照明装置,必要处搭设便桥,为保证居民出行和夜间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
2.基坑的降水井点宜采用环形布置,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视情况需要在通道两侧补设井点。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1.5m,井点间距应为0.8~1.6m。
3.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特点:混凝土硬化后刚度大,变形小,强度的安全可靠性强,施工方便,但支撑浇制和养护时间长,围护结构处于无支撑的暴露状态的时间长,软土中被动区土体位移大,如对控制变形有较高要求时,需对被动区软土加固。
施工工期长,拆除困难,爆破拆除对周围环境有影响。钢结构支撑特点:装、拆除施工方便,可周转使用,支撑中可加预应力,可调整轴力而有效控制围护墙变形;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如节点和支撑结构处理不当,或施工支撑不及时不准确,会造成失稳。
4.由于渗漏已经比较严重,项目部应果断采取回填土、砂或灌水等措施,然后再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险情发展成事故。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A公司中标排水管道工程,管线全长6.8km,管径DN800mm,管材为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沟槽开挖深度4.0~5.0m,沟槽底宽1.2m,边坡为1:0.33。现场土质为粉质黏土,除个别地段有浅层滞水外,其他地段施工不需要降水。项目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施工占地手续并设置围挡,现场门口放置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安全记录牌等企业标识和管理制度。项目部对挖掘机司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解了沟槽开挖宽度、坡度和深度等技术要求,按照原方案采用液压反铲挖至设计标高。受临时交通限制,土方堆在沟槽一侧,堆土高度超过3m,距槽边0.5m。一天夜间降中到大雨,次日上午波纹管安装作业时,沟槽发生坍塌,有一名工人被砸伤。
【问题】:
1.项目部施工标识牌设置是否齐全?如不齐全,请予补充。
2.沟槽开挖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如不符合,给出正确做法。
3.槽边堆土有否违规之处?应如何纠正。
4.分析沟槽坍塌的可能原因。
【正确答案】 : 1)五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安全牌等标识。
2)一图: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可根据情况再增加其他牌图,如工程效果图、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图等。
2.不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清底挖至设计标高。沟槽开挖宽度计算.管径DN800mm柔性接口的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应按管外径每侧加400mm工作宽度,沟槽底宽应为1.6m。
3.有两处违规。应进行如下纠正:
1)根据规范要求.槽边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0.8m。若不满足要求,应通过边坡稳定性验算确定边坡坡度,或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至少将边坡坡度由1.0.33变为1.0.50。
2)施工方案遇有情况变化,需变更时,应办理变更手续。
4.产生坍塌的可能成因有
1)槽边堆土过高,超过3m,且堆土距槽边过近,仅有0.5m,边坡顶荷载大,致使边坡失稳;
2)降雨浸湿黏质粉土,降低了边坡土层的强度。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市政供热管道工程,供回水温度为95℃/70℃,主体采用直埋敷设,管线经过公共绿地和A公司场院,A公司院内建筑密集,空间狭窄。
供热管线局部需穿越道路,道路下面敷设有多种管道。项目部拟在道路两侧各设置1个工作坑。采用人工挖土顶管施工,先顶入DN1000mm混凝土管作为过路穿越套管,并在套管内并排敷设2根DN200mm保温供热管道(保温后的管道外径为320mm),穿越道路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条件及地下管线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高于套管0.2m。

【问题】
1.按照温度输送热媒和划分,本管道属于什么类型的供热管道?
2.顶管穿越时需要保护哪些建(构)筑物?
3.顶管穿越地下管线时应与什么单位联系?
4.根据现场条件,顶管应从哪一个工作坑始发?说明理由。
5.顶管施工时是否需要降水?写出顶管作业时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6.本工程的工作坑土建施工时,应设置哪些主要安全设施?
【正确答案】 : 2.需要保护中水、污水、雨水管、给水管。宿舍楼、办公室。
3.与供水单位、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城市政府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划部门、A公司。
4.从1号工作坑。1号工作坑附近为绿地,场地开阔,便于清运挖掘出来的泥土和有堆放管材、工具设备的场所。2号工作坑临近办公楼、宿舍楼,人流量较多,不安全。
5.需要降水。降到管底以下不小于0.5m处。
6.护栏、安全警告标志、警示灯、防汛墙等。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3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