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8月19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官方版]2017年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执业资格考试真题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 【2017年真题】(20分)

建设单位发包一年产量60万吨的煤矿工业广场项目。经过招标投标,某施工单位中标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工程内容包括提升机房、变电所、机修车间、办公楼等,合
同总价2800万元。施工期间,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工期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下图1所示)。
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监理工程师发现,按照设计文件,工作H和工作I完成后,工作J方可施工,这在进度计划网络图中没有体现,不符合“四结合”的施工准备方法,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调整。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王某因个人原因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施工单位决定由项目副经理李某担任项目经理。
事件3:办公楼工程F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供应的预制桩到场不及时,使桩基础推迟5d开工。打桩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打桩设备出现故障造成工程停工3d。设备修理完毕恢复施工后,出现了属于不可抗力的恶劣天气,导致工程停工7d。
【问题】:
1.具体说明施工准备工作中采取“四结合”方法的内容。
2.根据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计算项目工期并指出关键工作。
3.针对事件1中监理工程师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如何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只需文字说明)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对工期是否有影响?说明理由。
4.事件2中,新任项目经理李某应具备何种资格?说明理由及工单位变更项目经理的程序。
5.事件3中,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出多少天的工期索赔?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2.计划工期T=2+3+4+5+3+2=19个月。
关键工作:A、C、F、I、J、K。
3.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的⑨、⑩节点之间添加一条虚箭线(或虚工序)。调整后的网络计划对工期无影响。
理由:调整未改变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4.李某应具有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
理由:该工程合同额为2800万元,单项土建工程合同额大于2000万元,为大型项目。施工单位变更项目经理的程序:施工单位应将项目经理人选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书面同意,并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正式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5.施工单位应提出工期索赔12d。
原因:建设单位预制桩到场不及时和不可抗力事件属于非承包商责仟,承包商可以提出索赔;打桩设备损坏,属于承包商自身责任,承包商无权索赔。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15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 【2017年真题】(20分)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主井井筒工程,井筒设计深度500m。合同约定分项工程量增减10%以内时,按已有类似工程综合单价调整。建设单位提供了距离该主井井筒40m的普通地质
钻孔资料作为井筒检查孔资料,施工单位据此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通过监理审批后组织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井筒施工到450m深度时发现了井筒地质资料没有揭示的断层,围岩破碎严重,施工过程中出现有局部岩帮冒落的情况,原锚杆支护井壁的设计方案达不到支护效果,
施工单位口头提出要求变更支护方案。
事件2:在继续掘进前,施工单位对断层进行了探水作业,发现含水层涌水量远远大于地质资料提供的井筒涌水量,造成井筒排水费用大幅度增加,井筒施工速度降低.施工单位
采取了注浆和更有力的排水措施。同时,设计单位根据断层涌水的影响,决定延深井筒深度,并出具了井筒延深40m的设计变更。
根据事件1和事件2,建设单位同意就井筒涌水量大及设计变更调增合同价款.施工单位提出了相应的索赔和调增价款报告。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要求变更支护方案,监理单位应如何处理?针对该井筒条件和围岩破碎的情况,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加强支护的措施?说明这些措施的作用。
2.事件1中,施工单位可以进行工程索赔的理由是什么?如何确定相关索赔费用?
3.事件2中,施工单位接到设计变更后,进行索赔的程序是什么?
4.事件2中,井筒延深40m,施工单位应如何进行价款调增?
【正确答案】 : 2.理由是: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资料不符合,井壁支护形式改变,费用增加。施工单位可根据新的支护方法,计算该新的支护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并给出相应分部分项的综合单价,进行索赔。
3.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单位设计变更后的14d内,提交合同价款调增报告,并附上相关资料,提交给建设单位确认。
4.井筒延深40m,工程量增加在10%以内,执行原合同已有类似工程的综合单价;延深井筒,需要改装提升悬吊设施,应补偿相关的费用。
5.涨模原因可能有:振捣操作不当;模板刚度不够;组合模板连接不牢同。可按非正常验收的程序验收。经原设计单位复核,如满足设备运行安全间隙的要求,可不处理;如影响设备运行的安全间隙,应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满足井壁强度的条件下,对该段井壁进行处理。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15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 【2017年真题】(20分)
一煤矿改扩建项目施工进入井下巷道施工期,某矿建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东翼轨道大巷施工任务。大巷沿煤层底板下8m岩层布置,巷道穿越普氏系数f=4~6的砂岩;巷道断面
采用三心拱,掘进断面宽度3500mm,高度3000mm;锚网喷加锚索支护。改扩建项目设计、施工以原矿井几年前编制的《矿井生产地质报告》为依据,并确定了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扩建井田范围内煤层埋藏较浅,早年私挖乱采影响严重。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图纸和地质资料编制了该大巷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采用钻眼爆破一次成巷法施工,选用两臂凿岩台车钻眼,配重型导轨式液压凿岩机;ZCY1OOR侧卸式装岩机装岩,胶带转载机转载,矿车运输出矸。掘进采用直眼掏槽,眼深2500mm.所有炮眼落在同一深度,周边眼眼口布置在轮廓线内50mm的位置,眼底落在轮廓线上;雷管选用1~5段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炸药为二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
针对该巷道的防治水工作,项目经理部按照有掘必探的原则制定了探水方案,利用凿岩台车上凿岩机采用接长钎杆的方法进行探水作业,钎杆接长到5m,钻凿3个探水孔,探水钻孔布置在断面中央,分别朝向巷道正前方和侧前方,成扇形布置。在施工到地质报告预计断层位置的200m前,工作面出现顶板开裂、淋水增大、岩帮渗水等现象,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后安排了探水,并布置一台小型潜水泵用来排除工作面积水和应对探水过程中巷道的涌水。在探水作业未发现有大的涌水后,负责人安排继续施工,结果放炮后揭露出一条地质报告未标明的断层,断层沟通上层老空区积水,引发透水事故,致巷道被淹,2名矿工遇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60万。
【问题】:
1.轨道大巷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并给出合理的配置方案。
2.钻眼爆破作业存在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的做法。
3.导致本项目施工发生透水淹巷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说明透水安全事故的等级及判别依据。
该事故应由哪一级机构负责调查?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人员组成?
【正确答案】 : 理由:断面过小,台车配侧卸装岩机综合机械化作业线适合12m2以上巷道。ZCY1OOR型侧卸式装岩机要求巷道高度最小3.7m,巷道高度不适合。合理的配置方案:配套宜选择凿岩台车配耙斗装岩机或其他小型装载机。
2.不妥之处:炸药选择二级煤矿许用炸药不符合。
理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炸药应选择安全等级三级以上炸药。
不妥之处:所有炮眼深度一致。
理由:炮眼布置掏槽眼应比辅助眼、周边眼加深200~300mm。
不妥之处:周边眼布置不合适。
理由:周边眼口应布置在轮廓线上,眼底落到轮廓线外50mm左右。
3.导致本项目施工发生透水淹巷事故的原因有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不准、探水做法错误造成探水结论不正确、工作面排水能力不足、抗灾能力不足。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本次事故应确定为较大事故。死亡2人属一般事故但经济损失超过了1000万所以应按1060万定事故等级。
事故调查应由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调查。调查组成组成人员应南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15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 【2017年真题】(30分)
某主井井筒净直径6m,井深650m,表土段拟采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井筒检查孔资料表明,该井筒从上向下需穿过冲积层400m、风化基岩15m、泥岩35m
(隔水层)、砂岩含水层1Om(预计涌水量15m³/h)、泥岩45m(隔水层)、极弱含水砂质泥岩和泥岩互层145m。建设单位根据咨询单位提供的430m、475m两个冻结深度方案,按照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了430m冻结深度方案。该井筒施工由两家矿建施工单位共同承担,其中一家单位负责井筒冻结工作,另一家单位负责井筒掘砌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冻结水文观测孔连续冒水7d时,建设单位下达了该主井井筒开挖的指令,掘砌单位根据指令开始掘砌作业。当完成6m掘砌再向下掘1m时,井筒工作面一侧发生了严重的片帮涌砂出水事故,掘砌单位立即采取向井筒内灌水的应急措施,灌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很快控制了事故的发展。15d后,冻结单位书面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掘砌单位,说明主井井筒已具备正常开挖条件。掘砌单位排除了井筒积水,重新开挖。至此.工期已拖延20d。事后掘砌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工期和费用索赔。
事件2:该井筒内壁采用组合钢模板倒模法浇筑,在某一段高浇筑后发现有一处模板有向井筒内涨出(涨模)现象。
事件3:主井井筒竣工验收时,总漏水量8m³/h,,其中在井深620m处有两个集中漏水点,漏水量分别为0.7m³/h、0.8m³/h。验收时还发现有一处井筒净半径小60mm。其余各
项检查项目全部合格。
【问题】:
1.说明建设单位采用的冻结深度方案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2.井筒发生片帮涌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3.掘砌单位采取向井筒内灌水的措施为何能控制片帮涌砂?掘砌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该井筒验收时的漏水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说明理由。
5.组合钢模板浇筑混凝土井壁发生涨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井壁一处净半径小60mm应如何验收、处理?
【正确答案】 : 不足之处:不能可靠地处理好10m砂岩含水层。
2.主要原冈是冻结壁强度不满足开挖要求。要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应由冻结单位结合水文孔冒水时间和测温孔温度综合分析,确保冻结壁已交圈,强度和厚度满足开挖要求;并由冻结单位下达允许开挖的通知。
3.因为向井筒内灌水可实现井筒内外水压力平衡,从而可控制井筒不再片帮。掘砌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合理。原因是建设单位下达了开工指令(或者非施工单位责任)。
4.不符合规范要求。
理由:总漏水量虽然符合规范600m以上井筒漏水量不大于10m³/h的要求,但两个集中漏水点都超过规范“不大于0.5m³/h”的要求。
5.涨模原因可能有:振捣操作不当;模板刚度不够;组合模板连接不牢固。可按非正常验收的程序验收。
经原设计单位复核,如满足设备运行安全间隙的要求,可不处理;如影响设备运行的安全间隙,应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满足井壁强度的条件下,对该段井壁进行处理。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2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 【2017年真题】(30分)
某建设单位拟建一矿井井筒,该井筒设计净直径4.5m,井深682m。招标文件提供的井筒检查孔地质资料表明:井筒基岩段614m有两个含水层:井深342~422m段有断层破碎
带,涌水量较大;井深436~447m段为砂岩裂隙含水层。井筒围岩以泥岩和胶结不好的破碎砂岩等弱稳定岩层为主,部分为中等稳定的砂岩、泥质砂岩。整个项目工期安排紧。
招标文件发出后,建设单位考虑到井筒涌水的风险,开标前12d发出补充函,要求:
(1)井筒验收的漏水量不得超过6m³/h;(2)在无其他质量问题的条件下,如井筒漏水量每增加1m³/h,罚款50万;每减少1m³/h则奖励20万;延迟3d开标,以便投标单位完成补
充说明。
该井筒项目有3家投标单位提交了投标文件,开标时发现各投标文件对井筒涌水和补充函的处理各有不同:
(1)关于井筒治水方案,A单位采用工作面预注浆;B单位对破碎带采用地面注浆,砂岩含水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方案;C单位则采用单一的地面预注浆。
(2)关于排水方案,A单位采用风动潜水泵排水方案;B单位采用吊泵排水的方案;C单位采用吊桶加风动潜水泵排水,另配卧泵及相应排水系统方案。
(3)对于建设单位提高井筒漏水量质量标准和加强处罚的规定,A单位因无法承受建设单位的奖罚要求,采取了“本项目存在风险,决定以项目总价增加5%作为风险费”的办法;B单位在工程费中增加了“为避免涌水引起的风险,增加措施费80万”;C单位则提高了原井筒排水设备风险费(10万),并要求将地面预注浆工程分包给专业注浆单位,另增加壁后注浆风险处理费(20万),总计30万作为井筒涌水的风险费用。最终评标委员会在指正了各投标单位不合理做法的基础上,确定C单位中标。C单位修正了投标文件中不合理的内容,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合同,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对井筒注浆施工分包,要求注浆后的井筒漏水量不得超过5m³/h。在项目实施中,井筒施工到破碎带附近时,抓岩机的抓斗在转向吊桶时突然甩落一块较大的岩块,砸伤一名工作面工人。检查发现抓岩机及抓斗设备均完好。
【问题】
1.分析比较三家投标单位的注浆堵水、排水施工与组织措施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2.该井筒施工项目中,存在哪些风险内容?风险费的计价有何规定?说明各投标单位考虑风险费用内容的合理与不合理地方。
3.指出A单位应怎样正确应对招标补充函的要求。对于建设单位提高井筒漏水量标准的要求。C单位还应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4.分析井筒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说明施工单位可能有哪些安全工作没有做好?可以采取什么风险转移策略来减少事故发生后的经济损失?
【正确答案】 : (1)不占工期,易于满足项目工期紧张的条件;
(2)作业条件好;
(3)井筒含水层不深,且厚度较大;
(4)破碎带的涌水量较大;
(5)便于对注浆工作进行分包。
关于排水设施方案:合理的排水方案是吊桶加风动潜水泵进行工作面排水,另配卧泵及相应排水系统;其合理性在于考虑了井筒涌水风险。井筒断面较小,吊泵排水占井筒面积。
关于组织措施:C单位采用分包的措施,其合理性是可以转移风险;且有利于提高注浆堵水效果。
2.存在的风险有:
(1)存在有地质资料(井筒涌水量大小)不准的风险;
(2)存在有注浆效果的不可靠的风险;
(3)合同规定的井筒漏水量质量要求高于国家规范质量要求存在的技术风险。风险费计算应以材料、设备台班的单价为依据进行计算。
施工单位提出的不合理风险费项目有:
(1)A单位以“所有风险”作为风险计价的范围;
(2)B单位的风险费用的规定范围不清;
(3)C单位的排水设备风险费内容有重复。
合理的风险费用项目有:C单位壁后注浆的费用计算风险费
3.A单位正确的应对方法和做法是:采用规避风险的方法,撤销标书。C单位还应采取的措施有:(1)提高井壁混凝土防水施工质量;(2)采取井壁壁后注浆的措施,以保证井筒漏水量满足甲方要求。
4.施工单位可能没有做好的安全工作有:
(1)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
(2)抓岩机施工操作规程没有交代清楚与落实;
(3)没有注意操作人员身体、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企业减少事故发生后经济损失的方法是预先给工人购买安全保险。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