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4月20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9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试卷二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20分)

【案例题1】(20分)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某山区高速公路K10+000~K24+080段的施工。工期为当年3月初至10月底,其中K12+800~K13+200段紧邻一山区河流,该地区4、5、6月为多雨季节。土方挖运主要采用自备挖掘机施工,有5000m3弃土需运至指定弃土场,平均运距为3km。
合同中约定,只有钢材、水泥可调价,并采用调值公式法调整价格。钢材在投标函投标总报价中占30%,水泥占15%。6月份钢材价格较基准日期上涨30%,当月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金额为463万元。该项目主要工作信息摘录见表1。

施工单位编制的时标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施工中,由于业主原因,导致G停工20d。

【问题】
1.按最早开始时间补充绘制时标网络图中虚框内的图形(将虚框内的内容复制在答题卡上作答),并写出关键线路和工期。
2.若按计划执行,施工中每天最多需要多少台挖掘机?如果施工单位只配置了4台,并且保证全部投入使用,写出C连续作业的工作安排。
3.计算6月份调价后的工程款。
4.为保证4、5、6月的施工安全,应在季节性安全措施中考虑防范哪些安全风险?
5.写出G工作的总时差,计算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工期拖延天数。
6.对于土方挖运施工,除挖掘机外,还需配置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正确答案】 : 1.完整的时标网络图如图6所示。

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⑤→⑥→⑦→⑩→⑪→⑫→⑬→⑮和①→②→③→⑤→⑥→⑦→⑩→⑪→⑫→⑬→⑭→⑮。或用A→D→E→H→I→K→M→P和A→D→E→H→I→K→M→N表示。
总工期为220d。
2.若按计划执行,施工中每天最多需要6台挖掘机。
C连续作业的工作安排:C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进度,前10d与D工作平行施工,每天用两台挖掘机;从第51天开始,C工作用4台设备工作15d。
3.6月调价后的工程款=463×(40%+30%+30%×130%/100%)=504.67万元。
4.4、5、6月雨期施工应考虑防范洪水、泥石流、路堑塌方、施工便道冲毁、机械设备防护等。
5.G工作的总时差应为10d。
因业主的原因导致的工期拖延天数=20-10=10d。
6.对于土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等。除挖掘机外,还应配置推土机、装载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施工,路线全长30.85km,路基宽度8.5m,路面宽度2×3.5m。该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及路面工程等。为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防止桥头跳车,桥台与路堤交接处按图2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地基清表、挖台阶、A区域分层填筑、铺设土工格室、设置构造物K、路面铺筑等。路面结构层如图2所示,B区域为已经填筑完成的路堤填筑区域。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针对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了详细要求,现摘录4条技术要点如下:
(1)应在下承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结构层。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当下层质量出了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
(2)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3)对无法使用机械摊铺的超宽路段,应采用人工同步摊铺、修整,并同时碾压成型。
(4)气候炎热、干燥时碾压稳定中、粗粒混合料,含水率应比最佳含水率降低0.5~1.5个百分点。
事件2:施工单位对K5+500~K5+800路段的基层完成碾压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及时实施养护,但因养护条件欠佳,导致基层出现了裂缝。经过弯沉检测,该段基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对裂缝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后,继续铺筑上面的沥青混凝土面层。
事件3: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施工单位完成约定的全部工程内容,且经施工自检和监理检验评定均合格后,提出交工验收申请,报监理单位审查。交工验收申请书附自检评定资料和C报告。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向项目法人提交了D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和监理总结报告。项目法人接收资料后.及时按规定组织了交工验收。
【问题】
1.写出图2中构造物K的名称。
2.图2中A区域应采用哪些特性的填料回填?
3.对事件1中的4条技术要点逐条判断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写出两条可对事件2中裂缝修复的技术措施。
5.写出事件3中C报告、D资料的名称。
【正确答案】 : 2.A区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
3.要点1:正确。
要点2:错误,改正: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清理干净,并洒铺水泥净浆,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要点3:正确。
要点4:错误,改正:气候炎热、干燥时碾压稳定中、粗粒混合料,含水率应比最佳含水率增加0.5~1.5个百分点。
4.裂缝修复的技术措施:
(1)在裂缝位置灌缝(或灌浆、或注浆);
(2)在裂缝位置铺设玻璃纤维格栅;
(3)洒铺热改性沥青(或洒铺透层油)。
5.C报告为施工总结报告;D资料为监理单位独立抽检资料。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隧道为上、下行双线四车道隧道,其中左线长858m,右线长862m,隧道最大埋深98m,净空宽度9.64m,净空高度6.88m,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YK9+928~YK10+004段为V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面核心土法施工,开挖进尺为3m。该段隧道复合式衬砌横断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采用喷锚网联合支护形式,结合超前小导管作为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灌注混凝土,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层。

在一个模筑段长度内灌注边墙混凝土时,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先灌注完左侧边墙混凝土,再灌注右侧边墙混凝土。
施工单位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在总体风险评估基础上,对YK9+928~YKI10+004段开展了专项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Ⅳ级,撰写了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
【问题】
1.指出环形开挖面核心土施工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如图3,写出结构层⑥的名称,并写出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只需写出相应的编号)
3.为充分发挥喷锚网联合支护效应,资料中系统锚杆应与哪些支护彼此牢固连接?(只需写出相应的编号)
4.资料中边墙灌注施工错误,写出正确的做法。
5.补全资料中风险评估报告内容的缺项。
【正确答案】 : 错误之处:采用环形开挖面核心土法施工,开挖进尺为3m。
改正: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应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稳步前进,若遇有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开挖进尺应为0.5~1.0m,确保施工安全。
2.根据图3,结构层⑥的名称:喷射混凝土。
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的组成部分如下:
初期支护:④⑤⑥⑦;防水层:②③;二次衬砌:①。
3.为充分发挥喷锚网联合支护效应,资料中系统锚杆应与④⑤支护彼此牢固连接。
4.资料中边墙灌注施工错误及正确的做法。
施工错误:先浇筑一边,再浇筑另一边。
正确的做法:灌注边墙混凝土时,要求两侧混凝土保持分层对称地均匀上升,以免两侧边墙模板受力不均匀而倾斜或移位。
5.资料中风险评估报告内容还应包括:评估方法、评估步骤、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对策建议等。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30分)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K0+000~K48+000段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公路靠近三峡某风景旅游区,沿线居民较多。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组建了工地试验室,采购了马歇尔试验仪、恒温水槽、真空保水容器、烘箱、天平、温度计、卡尺等设备。试验室人员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试得到了标准试件在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条件下的稳定度为X;另外,将标准试件在60±1℃恒温水槽中保温48h,然后测试得到了其稳定度为Y,计算得到Z=Y/X×100%。
事件2:施工单位在K25+100右侧设置了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和站。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环保部门接到当地居民举报,称施工单位造成了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实测了PM2.5和SO2等大气质量指标,多项指标严重超标。环保部门
工作人员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施工便道为简易土路,雨天泥泞、晴天扬尘。
(2)运输砂石、矿粉的车辆未加盖,沿途遗洒、粉尘飞扬。
(3)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和站的烟尘敞口排放、严重超标。
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处以罚款。
【问题】
1.本工程中基层混合料的拌和方法有哪两种?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工程宜采用哪一种?
2.本工程路面结构的上面层和底基层在粒料级配方面分别有何要求?
3.事件1中试验方法除了用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外,还有什么用途?
4.写出事件1中Z的名称,它是反映沥青混合料什么性能的指标?
5.针对事件2中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写出整改措施。
【正确答案】 : 拌合法(或厂拌法)。
2.上面层(SMA)的矿料级配组成中应缺少1个或几个档次,形成间断级配。底基层
(级配碎石)级配应接近圆滑曲线(或应形成连续级配)。
3.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还可用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4.叫作残留稳定度,它是反映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能力的指标。
5.整改措施:
(1)对施工便道进行硬化,防止扬尘;
(2)运输易飞扬的材料时,采取遮盖措施(或罐装运输);
(3)对拌和站安装烟尘处理装置(或除尘装置)。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30分)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白改黑”工程,即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改造工程。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施工单位采用直接加铺法施工。对破损严重的板块进行凿除,并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板;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采用如下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经弯沉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所有面板处理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旧路面接缝进行了处理,然后进行沥青混凝土加铺施工。
整平层与下面层采用SK-70普通沥青,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SBSSK-70改性沥青。采购材料前,施工单位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填写了《材料试验通知单》,并交项目部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然后进行性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项目部与供应方签订了供应合同。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试验人员检查了出厂合格证,并认真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确认合格后,用于该工程。
为保证边施工、边通车,开工前项目部向媒体发布了施工信息,并确定了施工区的范围及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在施工区两端设置了安全标志,所有施工车辆均配置黄色标志灯,现场足额配置了专职安全员。
【问题】
1.写出对脱空板、不均匀沉降板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中A、B工序名称。
2.上面层中“AC”和“16”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3.结合图5加铺路面结构示意图分析,在水泥混凝土板处理完后铺筑整平层前,应浇洒什么功能层?并简述其作用。
4.指出项目部材料试验管理中的错误做法,并给出正确做法。
5.为保证社会车辆安全通行,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置哪些安全标志?对安全员的着装和在施工路段安全巡查的时间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 2.AC表示沥青混凝土,16表示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
3.应喷洒粘层。其作用是: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或沥青结构层与结构物(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
4.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施工单位仅凭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就认定质量合格的做法错误。
正确的做法是:实验室对进场的该批原材料应按施工技术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检验合格,材料方可用于施工。
5.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的安全标志有:彩旗、安全警示灯、闪光方向标、限速标志、施工提示标志。
安全员应着橘黄色的反光安全服。安全员应分班实行24h施工路段安全巡查。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2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