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8月16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8年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检测(一)

( 试卷总分:12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80分)

【案例题1】(20分)

某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工期为15个月(每月按30天计,下同)。承包方投标所报工期为13个月。合同总价为8000万元。合同约定:
(1)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清单工程量的25%以上时允许调整单价。
(2)拖延工期赔偿金为5万元/天,最高拖延工期赔偿限额为200万元;工期提前奖金金额为5万元/天。
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并经总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其他工作均按计划进行)。
事件一:A.C两项工作为土方工程,工程量均为16万m³,合同单价为16元/m³,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相等。施工按计划进行4个月后,总监理工程师以设计变更通知发布新增土方工程N的指示。该工作性质和难度与A.C相同,工程量为32万m³,N工作在B.C完成后开始,且为H.G的紧前工作。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的土方调整后单价为14元/m³,N工作计划用4个月时间完成。N工作实际用了4.5个月完成。
事件二:F工作因设计变更,等待施工图纸延迟1个月。
事件三:H工作由于分包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返工,实际5.5个月。
根据以上事件,施工单位提出以下索赔要求:
(1)顺延工期6个月。理由是:N工作用4.5个月;F工作延迟1个月;H工作延误的0.5个月是因为监理工程师未能很好地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
(2)N工作的费用补偿为16×32=512万元。
【问题】:
1.指出以上事件的合同责任。
2.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索赔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应获得工期提前奖励还是承担工期违约赔偿责任?并计算其金额。

【正确答案】 :

1.事件一,N工作的增加,属于发包人的责任;N工作实际用了4.5个月完成,比计划多用了0.5个月,属于施工单位责任。
事件二,属于发包人责任。
事件三,属于施工单位责任。
2.施工单位的工期索赔要求不正确。把非承包人责任造成的工作增加或者工作时间延长计入后的网络图如下。


网络图计算工期为14个月。承包人可以索赔的工期为1个月。
3.施工单位的费用索赔要求不正确。
N工作的费用索赔为8×16+(32-8)×14=464万元。
4.施工单位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工期违约金30×5=150万元。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分)
某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0m,底板厚1.6m,闸室总宽112.8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地基与基础;②闸室段(土建);③上游联接段;④下游联接段;⑤消能防冲段;⑥交通桥(工作桥);⑦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⑧启闭机房和桥头堡。
事件一: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前进行了2根工艺性试验桩,确定了施工参数。
事件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基坑进行了开挖,按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
事件三:水闸闸墩施工正值高温季节,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事件四:闸室段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工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0混凝土取样30组,最小强度为23.5,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4。
事件五:本工程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小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问题】:
1.事件一中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有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3.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91,事件三中应采取哪些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质量?
4.根据事件四中的混凝土强度统计结果,确定闸室段分部工程C20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该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哪些条件?
5.事件五中有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若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5%,本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如果评定为优良等级,还需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 2.联合小组参加单位不妥,应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和填写签证表,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3.(1)预冷原材料骨料,适当堆高,堆放时间适当延长;使用时由底部取料采用地下水喷洒粗骨料;采用地下水或掺冰的低温水拌制混凝土。
(2)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浇筑。
(3)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入仓覆盖速度。
(4)混凝土运输工具设置必要的隔热遮阳措施。
(5)仓面采取遮阳措施,喷洒水零降低周围温度。
4.(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的规定,闸室段分部工程C20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质量等级为合格;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附录C.0.1的规定,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n≥30时,优良等级为:任何一组试块抗压强度最低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配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95%;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差系数(≥20MPa)小于0.14。
(2)该分部验收具备的条件:
①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
②已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或有监理机构批准的意见;
③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5.(1)组织单位不妥,应为项目法人;外观质量评定组参加单位不妥,应为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单位;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不妥,应该为核定。
(2)单位工程评定优良还应具备:①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②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③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④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分)
某堤防工程总长为15.30㎞,其中新建堤防2㎞,起始桩号为K10+500,终值桩号为K12+500,堤身高度6.5m,按三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主要建设内容有堤身清表、老堤加高培厚、新堤身土方填筑、填塘固基等。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对土料场进行了充分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黏性土进行碾压试验,选取三种不同的土料含水量,根据选定的碾压机械确定了含水量等土料填筑压实参数。
事件二:为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对新建堤防分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每个工作面长度为1㎞,与老堤防接坡坡比按1:2控制。
事件三:监理机构根据料场土质情况、本工程设计标准和相关规定,分别提出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
事件四:应项目法人申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工程竣工验收会议。竣工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
【问题】:
1.根据事件一,说明应该选取哪三种不同的土料含水量进行碾压试验?除给定的碾压参数外,还主要包括哪些?
2.指出事件二的不妥之处,并改正。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应注意哪些要点?
3.根据事件三,分别之处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分别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4.指出事件四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2.与老堤防接坡坡比按1:2控制不妥,应缓于1:3。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层与层之间分段接头应错开一定距离,各分段之间不应形成过大的高差。
3.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均应大于等于92%.压实度合格率均应大于等于85%。本工程堤防按三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为3级堤防,堤身高度6.5m,采用黏性土填筑。
4.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商参加竣工验收委员会不妥。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时,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商应作为被验收单位参加竣工验收会议,不参加竣工验收委员会。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20分)
某新建排灌结合的泵站工程,共安装6台机组,设计流量51.0m³/s,总装机功率72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项目部成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专职安全员;确定了施工安全管理目标,部分内容如下:
(1)扬尘、噪声、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95%;
(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三级安全教育率98%;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
(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
事件三:施工单位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1)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说明本泵站工程等级、规模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2)事件一中,操作人员“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哪三级?指出施工安全管理目标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3)在事件二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哪些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方法减少混凝土发热量?
【正确答案】 : 2.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项目部和作业班组。
作业点合格率95%不妥,应为100%;
三级安全教育率98%不妥,应为100%。
3.事件二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有:临时用电设施(变压器)、施工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脚手架、施工通道口、基坑边沿等。
4.减少混凝土发热量的方法有:改善骨料级配,增大骨料粒径;掺粉煤灰、高效减水剂;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采用低流态混凝土;在流道混凝土合适部位抛填块石或砌筑块石砌体。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