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4月20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8年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模拟预测(二)(新)

( 试卷总分:12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80分)

【案例题1】(20分)

某河道工程项目法人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编制了施工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规定不允许联合体投标。某投标人递交的投标文件由投标函及附录、授权委托书(含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投标保证金、项目管理机构、施工组织设计、资格审查资料、拟分包情况表、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组成。投标文件拟将渠道混凝土砌块衬砌项目分包,填报了拟分包情况表。

经评标委员会评审,该投标人中标,并签订合同。施工期第一个月完成的项目和工程量(或费用)如下:

(1)80m³/h挖泥船施工,河道疏浚(5km,断面积48㎡);

(2)施工期自然回淤清除(断面积2㎡);

(3)河道疏浚超挖断面积(4㎡);

(4)排泥管安装拆除,费用10万元;

(5)开工展布,费用4万元;

(6)施工辅助工程,包括浚前扫床和障碍物清除及其他辅助工程,费用50万元。

问题:

1.渠道混凝土砌块衬砌项目分包中,拟分包人须提供的证明材料有哪些?

2.根据《关于建立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件市场准入制度的通知》(水建管[2005]80号),投标文件中资格审查资料须提供的企业和人员证书有哪些?

3.根据背景资料,施工期第1月不可以单独计量和支付的项目有哪些?

4.若80m³/h挖泥船单价为12元/m³,每月工程质量保证金按工程款的5%扣留,计算施工期第1月应支付的工程款和扣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

【正确答案】 : 1.分包人的资质、业绩及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属于分包单位人员的证明材料(包括聘用合同、合法工资关系的证明材料、社会保险关系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其为本单位人员的身份文件)。

2.(1)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2)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3)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4)专职安全生产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3.(1)施工期自然回淤清除(断面积2㎡);

(2)河道疏浚超挖断面积(4㎡);

(3)排泥管安装拆除,费用10万元;

(4)开工展布,费用4万元。

4.河道疏浚工程费用:48×5000×12÷10000=288万元;

第1个月工程款:288+50=338万元;

应扣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338×5%=16.9万元;

应支付的工程款:338-16.9=321.1万元。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1.施工分包,是指施工企业将其所承包的水利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其他施工企业,或者将劳务作业发包给其他企业或组织完成的活动,但仍需履行并承担与项目法人所签合同确定的责任和义务。水利工程施工分包按分包性质分为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

投标人拟分包时须在投标文件中填报拟分包情况表,说明分包金额,拟分包人的资质、业绩及其拟投入的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所承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其中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位人员。

本单位人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聘用合同必须由承包人单位与之签订;

(2)与承包人单位有合法的工资关系;

(3)承包人单位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或具有其他有效证明其为承包人单位人员身份的文件。

2.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施工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水利部决定在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建立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件市场准入制度,并颁发《关于建立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件市场准入制度的通知》(水建管[2005]80号)。

根据上述文件,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件市场准入的主要规定如下:

(1)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不得参加水利工程投标;

(2)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得参与水利工程投标并不得担任相关施工管理职务。

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疏浚工程计量和支付规定,在江河、水库、港湾、湖泊等处的疏浚工程(包括排泥于水中或陆地),应按招标设计图示轮廓尺寸计算的水下有效自然方体积计量。施工过程中疏浚设计断面以外增加的超挖量、施工期自然回淤量、开工展布与收工集合、避险与防干扰措施、排泥管安拆移动以及使用辅助船只等所发生的费用,应摊入有效工程量的工程单价中,辅助工程(如浚前扫床和障碍物清除、排泥区围堰、隔埂、退水口及排水渠等项目)另行计量。

因此此题中,自然回淤量、超挖量、开工展布、排泥管安拆移动均不能计量,相关费用应包含在疏浚工程单价中,几何断面尺寸范围内的河道疏浚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可以计量。

4.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工程质量保证金从第一个付款周期在付给承包人的工程进度付款中(不包括预付款支付和扣回)扣留5%~8%,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保证金总额。一般情况下,质量保证金总额为签约合同价的2.5%~5%。

依据此题第3点分析结果,本月完成的应可单独计量的费用为290万元,据此计算应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14.5万元,实际支付承包人当月工程款275.5万元。


【案例题2】(20分)

某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工期为15个月(每月按30天计,下同)。承包方投标所报工期为13个月。合同总价为8000万元。

合同约定:

(1)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清单工程量的25%以上时允许调整单价。

(2)拖延工期赔偿金为5万元/天,最高拖延工期赔偿限额为200万元;工期提前奖金金额为5万元/天。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并经总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其他工作均按计划进行)。

事件一:A、C两项工作为土方工程,工程量均为16万m³,合同单价为16元/m³,实际工程量与清单工程量相等。施工按计划进行4个月后,总监理工程师以设计变更通知发布新增土方工程N的指示。该工作性质和难度与A、C相同,工程量为32万m³,N工作在B、C完成后开始,且为H、G的紧前工作。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的土方调整后单价为14元/m³,N工作计划用4个月时间完成。N工作实际用了4.5个月完成。

事件二:F工作因设计变更,等待施工图纸延迟1个月。

事件三:H工作由于分包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返工,实际5.5个月完成。

根据以上事件,施工单位提出以下索赔要求:

(1)顺延工期6个月。理由是:N工作用4.5个月;F工作延迟1个月;H工作延误的0.5个月是因为监理工程师未能很好地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

(2)N工作的费用补偿为16×32=512万元。

问题:

1.指出以上事件的合同责任。

2.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索赔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应获得工期提前奖励还是承担工期违约赔偿责任?并计算其金额。

【正确答案】 :

1.事件一,N工作的增加,属于发包人的责任;N工作实际用了4.5个月完成,比计划多用了0.5个月,属于施工单位责任。

事件二,属于发包人责任。事件三,属于施工单位责任。

2.施工单位的工期索赔要求不正确。把非承包人责任造成的工作增加或者工作时间延长计入后的网络图如下。

 

网络图计算工期为14个月。承包人可以索赔的工期为1个月。

3.施工单位的费用索赔要求不正确。N工作的费用索赔为8×16+(32-8)×14=464万元。

4.施工单位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工期违约金30×5=150万元。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1.本小题是合同管理方面的题目,考核对合同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及违约责任的理解。事件一比较复杂,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N工作的增加,属于设计变更,是发包人的责任;

二是N工作计划用时4个月,实际用了4.5个月完成,比计划多用了0.5个月,则是施工单位责任。

事件二为发包人没有按时提供图纸造成的延误;

事件三为承包人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延误。

2.本小题是合同管理中的进度控制方面的,主要考核工期索赔计算。

要计算施工单位应获得的工期索赔,需要进行网络分析。即把非承包商责任导致的拖延时间计入网络图内对应工作的持续时间,而施工单位自身责任导致的拖延则不能计入,计算出的网络工期与计划工期的差,即为可以索赔的工期。

3.本小题是合同管理中的支付方面的,主要考核工程量增加后单价调整。

应根据合同约定,超过合同工程量25%以外的按照协商后确定的调整后的价格计算,而25%以内的仍按照原合同价格计算。

A、C工作的清单工程量为16+16=32万m³,新增N工作工程量为32万m³。

其中应按照原单价计算的是32×25%=8万m³。

剩余的32-8=24万m³按照调整后的单价计算。

4.本小题是合同管理中的进度方面的,主要考核工期延误的计算。

首先应确定工期是提前还是拖延了。把实际工期减去计划工期,再减去应顺延(索赔)的工期,如果结果为正数,即为工期拖延,结果为负数,即为工期提前。然后根据合同约定计算相应金额即可。

把工程实际完成工作时间计入后的网络图如下。

根据网络图计算的实际工期为15个月,计划工期13个月,可以索赔的工期1个月。故施工单位拖延了1个月(30天)工期。

施工单位应赔偿工期违约金:30×5=150万元。


【案例题3】(20分)

某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安排负责质量管理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基坑土方开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基坑四周地表出现裂缝,即向施工单位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暂停施工,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立即撤离,查明原因后再恢复施工,但施工单位认为地表裂缝属正常现象没有予以理睬。不久基坑发生严重坍塌,并造成4名施工人员被掩埋,其中3人死亡,1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了事故情况。经事故调查组调查,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中未标明地下存在古河道,设计单位的基坑支护设计中未能考虑这一因素造成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80万元,施工单位要求设计单位赔偿事故损失。

问题:

1.指出上述背景资料中有哪些做法不妥?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对哪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说明本工程的事故等级。

4.这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是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不妥之处:

(1)施工单位由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施工人员兼任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做法不妥。从事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人员应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2)施工单位对总监理工程师发出的停工通知不予以理睬的做法不要。施工单位应按监理通知的要求停止施工。

(3)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仅向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的做法不要,施工单位除应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外,应同时向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当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4)施工单位要求设计单位赔偿事故损失不妥,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不能直接向设计单位索赔,施工单位应通过监理单位向业主索赔。

2.(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

(4)起重吊装工程;

(5)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

(7)围堰工程;

(8)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3.本工程事故等级应为Ⅲ级(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

4.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在总监理工程师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停止施工的情况下,施工单位继续施工,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1.此题考察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考核考生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建设程序、应急预案等规定的掌握情况。

(1)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实施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应当经水利部考核合格。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设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其委托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及项目法人报告。施工单位应按监理通知的要求停止施工。

(3)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除应及时向当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外,应同时向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不能直接向设计单位索赔,施工单位应通过监理单位向业主索赔。

2.此题考察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考核考生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建设程序、应急预案等规定的掌握情况。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以及总监理工程师核签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土方和石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

(4)起重吊装工程;

(5)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

(7)围堰工程;

(8)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3.此题考察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考核考生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的质量与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掌握情况。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其中:

Ⅰ级(特别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已经或者可能导致死亡(含失踪)3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或重伤(中毒)100人以上,或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事故。

Ⅱ级(特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已经或者可能导致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不合本数,下同),或重伤(中毒)50人以上、100以下,或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

Ⅲ级(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已经或者可能导致死亡(含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重伤(中毒)30人以上、5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Ⅳ级(较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已经或者可能导致死亡(含失踪)3人以下,或重伤(中毒)3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事敌。本起事故中3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80万元,事故等级应定为Ⅲ级(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

4.此题考察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考核考生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责任划分的掌握情况。

本工程施工单位在接到监理工程师停工通知的情况下,继续施工,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本起事故的主要责任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案例题4】(20分)

某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0m,底板厚1.6m,闸室总宽112.8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地基与基础;②闸室段(土建);③上游联接段;④下游联接段;⑤消能防冲段;⑥交通桥(工作桥);⑦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⑧启闭机房和桥头堡。

事件一: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前进行了2根工艺性试验桩,确定了施工参数。

事件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基坑进行了开挖,按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

事件三:水闸闸墩施工正值高温季节,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事件四:闸室段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工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0混凝土取样30组,最小强度为23.5,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4。

事件五:本工程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小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问题:

1.事件一中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有何不要之处?说明理由。

3.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91,事件三中应采取哪些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质量?

4.根据事件四中的混凝土强度统计结果,确定闸室段分部工程C20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该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哪些条件?

5.事件五中有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若外观质量得分率为85%,本单位工程施工质量如果评定为优良等级,还需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 1.不妥当。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7.3.5条第2款规定,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少于3根。

2.联合小组参加单位不要,应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和填写签证表,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3.(1)预冷原材料骨料,适当堆高,堆放时间适当延长;使用时由底部取料采用地下水喷洒粗骨料;采用地下水或掺冰的低温水拌制混凝土。

(2)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浇筑。

(3)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入仓覆盖速度。

(4)混凝土运输工具设置必要的隔热遮阳措施。

(5)仓面采取遮阳措施,喷洒水雾降低周围温度。

4.(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规定,闸室段分部工程C20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质量等级为合格;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附录C.0.1的规定,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n≥30时,优良等级为:任何一组试块抗压强度最低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配筋混凝土强度保证率95%;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差系数(≥20MPa)小于0.14。

(2)该分部验收具备的条件:①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②已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或有监理机构批准的意见;③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5.(1)组织单位不妥,应为项目法人;外观质量评定组参加单位不妥,应为项目法人、监理、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单位;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不妥,应该为核定。

(2)单位工程评定优良还应具备:①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②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③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④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1.这是一道工程技术与质量管理的题目,考察考生对水泥土搅拌桩工艺试验的掌握。

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7.3.5条第2款规定: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少于3根,多轴搅拌施工不得少于3组。应对工艺试桩的质量进行检验,确定施工参数。

2.这是一道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质量验收的管理与实施的题目,考察考生对重要隐蔽单元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第5.3.2条规定: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和填写签证表,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3.这是一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题目,考察考生对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的降温处理技术管理。

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91第6.5.6款规定,为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减少温度回升,宜采取下列措施:

(1)预冷原材料骨料,适当堆高,堆放时间适当延长;使用时由底部取料采用地下水喷洒粗骨料;采用地下水或掺冰的低温水拌制混凝土。

(2)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浇筑。

(3)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入仓覆盖速度。

(4)混凝土运输工具设置必要的隔热遮阳措施。

(5)仓面采取遮阳措施,喷洒水雾降低周围温度。

4.这是一道工程质量评定题目,考察考生对混凝土质量的等级评定和分部工程验收管理。

抗压强度质量标准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C.0.1规定,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n大于等于30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分部工程验收的条件参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第3.0.4条规定,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

(2)已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或有监理机构批准的意见;

(3)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5.这是一道工程质量评定题目,考察考生对外观质量的等级评定和单位工程验收管理。

(1)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第4.3.7条:单位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应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及工程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参加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的人员应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职业资格。评定组人数应不少于5人,大型工程不宜少于7人。

(2)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第5.2.4条,单位工程满足施工质量同时满足下列标准时,其质量评为优良:

①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70%以上达到优良等级,主要分部工程质量全部优良,且施工中未发生过较大质量事故;

②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

③外观质量得分率达到85%以上;

④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齐全;

⑤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

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