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8月16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6年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1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1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60分)

【案例题6】(20分)

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日处理生活垃圾900t,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日处理活垃圾600t,二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300t。一期工程已于2007年通过竣工环保验并投产运行,目前日处理垃圾600t。现拟建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台300t/d机械炉排炉、2套热能利用系统、2套烟气净化统、1个垃圾贮坑、1套渗滤液处理系统及1套其他废水生化处理系统(敞开式)。一工程厂房内预留二期工程焚烧炉位置。

垃圾贮坑按照规划总规模设计,贮存能力14 000t,已采取封闭负压、防腐防渗、渗液导排收集等措施。坑内空气经风机引至焚烧炉作为助燃空气,检修期间垃圾暂存在坑内(年停炉检修3天)。焚烧烟气经半干法+干法除酸,活性炭喷射除二噁英和重金,布袋除尘净化后经80m高3管集束(使用2管、预留1管)烟囱排放,排放烟气中颗粒物、SO2、NOx、HCL、Hg、二噁英类、CO浓度分别为25. 5mg/m3、89. 2mg/m3、320mg/m3、46. 3mg/m3、0. 002mg/m3、0. 03ngTEQ/m3和20mg/m3。

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300t/d,处理工艺为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MBR化处理+纳滤,现状渗滤液最大处理量180t/d,运行稳定。出水接管送至稳定运行的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在厂内进行水泥固化(添加螯合剂)后送危废填埋场填埋。经检测,飞灰固化物二嗯英含量(1μgTEQ/kg)和浸出液成分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入场要求。

拟建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台300t/d机械炉排炉、1套热能利用系统和1套烟气净化系统,与一期工程并联布置。配套建设1个45m3氨水储罐,其余公辅工程均依托现有设施。焚烧烟气拟采用SNCR脱硝、半干法+干法除酸、活性炭喷射除二噁英和重金属,布袋除尘净化后经预留的1管烟囱排放,设计脱硝效率50%。

拟将二期工程垃圾渗滤液送一期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对一期工程烟气采用相同脱硝工艺进行整改,并将一、二期工程飞灰固化物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排放烟气中污染物1h均值限值要求:颗粒物30mg/m3、SO2100mg/m3、NOx 300mg/m3、HCL 60mg/m3、Hg 0.05mg/m3、二噁英类0.1ngTEQ/m3、CO100 mg/m3。

问题:

1.评价二期工程NOx达标排放情况。

2.二期工程依托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3.给出减少恶臭气体排放的改进措施。

4.二期工程拟定的飞灰固化物处置去向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N0x的排放:320×(1-50%)=160(mg/m3),小于300mg/m3。且排气筒高度80m>60m,符合排气筒高度规定的要求。综上可知,NOx的排放是达标的。

2.(1)二期工程依托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可行。

(2)理由:

①二期工程最大处理量为一期工程的一半,即180/2=90(t/d),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剩余处理能力至少应为300-180=120(t/d)>90t/d,因此,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剩余处理能力可以满足二期工程需要。

②通过类比分析,二期工程渗滤液水质与一期工程相同,满足接管要求,且目前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处理工艺能满足要求。

3.减少恶臭气体排放的改进措施包括:提高废气处理,减少废气排放;对垃圾贮坑采取严格的密封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减少年检修时间,全年控制在60小时内;停炉检修期间垃圾贮坑内的恶臭气体处理达标后排放。

4.(1)二期工程拟定的飞灰固化物处置去向合理。

(2)理由:

①飞灰进行水泥固化形成飞灰固化物,基本不含水分,满足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含水率小于30%的要求;

②飞灰固化物二嗯英含量(1μgTEQ/kg)和浸出液成分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入场要求。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7】(20分)

西南地区某高硫油气田项目组成包括40口油井、2座转油站、1座注水站、1座联合站以及110km的集输管线。管线穿越工程包括两处隧道,隧道长均为1.5km,高和宽均为2.5m。管道施工带宽度14m,管道敷设包括施工带清理、挖沟、下管、覆土和地表恢复,管道中心线两侧5m内可恢复种植农作物或草本植物。油田生产过程为:油井采出液和伴生气经管道输送到转油站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的伴生气和采出液分别经管道输送到联合站,在联合站内进行采出液脱硫、脱水处理和伴生气脱硫处理等。

油气田开发区域内分布低山浅丘、中山丘陵区、台地和平坝,管道穿越的山区以林地为主,无珍稀濒危物种,乔木植被包括柏木+麻栎+黄荆+崖花海桐群落和马尾松-短柄袍栎群落;灌木植被包括黄荆、马桑、矮黄栌群落;草本植被由毛茛科、伞形科的植物构成。隧道段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发育地层为白垩系红色砂岩,厚100m,下伏侏罗系泥质页岩,表层红色砂岩风化程度一般,浅层风化裂隙水埋深1m~3m。隧道从泥质页岩中穿越,隧道顶部距山顶埋深230m,穿越的泥质页岩层与上部地下水层水力联系很弱。

山区段管道施工带临时占地采用种植当地植物恢复植被。在2个隧道的进口附近低洼草地各设置1处渣场;渣场弃渣量分别为9 875m3和7 850m3;渣场建挡渣墙。

联合站脱硫系统设计规模为7.0×10 Nm3/d,包括采出液脱硫和伴生气脱硫两部分;设备有采出液脱硫塔、伴生气脱硫塔、真空过滤器、常压滤液罐、轻烃闪蒸罐及火炬等。采出液脱硫塔脱出的含硫化氢气体与伴生气混合后进入伴生气双塔脱硫装置;经吸收、氧化处理后,塔底产物(液硫)进入真空过滤器直接生成含水率为30%的硫磺,塔顶气再经脱烃脱水处理后成为天然气产品,无尾气放空,进站采出液和伴生气中总硫量为8287t/a,脱硫系统硫磺产量2 896t/a,净化天然气(含硫≤20mg/m3),产量1.015×10 m3/a。

联合站设2台采出液脱水沉降罐、3台脱出水污水沉降罐。脱除硫化氢后的采出液经脱水沉降罐处理后得到原油产品(含硫量0. 53%),原油年产量1.0×10t,送油罐区储存。脱出水经污水沉降罐处理后送注水站回注。

常压滤液罐、轻烃闪蒸罐、各类沉降罐及原油储罐有逸散气体排放。

问题:

1.说明山区段管道施工对植被的影响并给出恢复种植的植物种类。

2.隧道段施工对隧道上方植被是否造成影响?说明理由。

3.隧道弃渣场应补充哪些生态保护措施?说明理由。

4.指出联合站无组织排放源和污染因子。

5.本项目给出的信息是否满足联合站硫平衡分析的要求?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1)山区段管道施工对植被的影响:

①管道施工带临时占地、弃渣场占用草地及隧道洞口工等破坏植被,造成植被生物量损失;

②山区段管道施工破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对植被产生不利影响;

③施工污水特别是隧道施工疏干水排放处理不当易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生长。

(2)恢复种植的植物种类:

①管道中心线两侧5m内可恢复种植毛茛科、伞形科为主的草本植被;

②管道中心线两侧5m外的施工带内可恢复种植黄荆、马桑、矮黄栌群落等灌木植被。

2.(1)隧道段施工不会对隧道上方植被造成影响。

(2)理由:隧道顶部距山顶埋深230m,隧道穿越的泥质页岩层与上部地下水层水力联系很弱。

3.(1)弃渣场外围设截排水沟(或雨水、地表径流导排系统)。

理由:弃渣场地处低洼地,易积水,防止雨水、地表径流对弃渣场的冲蚀。

(2)配套建设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理由:防止裹挟泥沙的渗滤液肆意横流淹没渣场下游草地,破坏植被,渗滤液处理后可作为渣场植被恢复用水。

(3)弃渣前先将表土剥离,集中堆放并保存好,用草帘、聚乙烯布进行覆盖遮挡,弃渣作业结束后,将原表土覆盖在弃渣堆上。

理由:有效保护地表熟土资源不流失,不浪费,可减少植被恢复时外调土,剥离的表土土壤肥力充足,有利于植被恢复。

(4)弃渣作业结束后,选用多样本土植物及时绿化恢复植被。理由:防止水土流失和外来生物入侵,恢复生态。

4.(1)联合站无组织排放源包括:常压滤液罐、轻烃闪蒸罐、各类沉降罐、原油储罐及联合站内各类输油、输气管道。

(2)污染因子:VOCs、甲烷(CH4)、硫化氢(H2S)。

5.(1)本项目给出的信息不能满足联合站硫平衡分析的要求。

(2)理由:①净化天然气含硫≤20mg/m3,是范围值,不是具体数值,不便于准确进行硫平衡分析;

②脱出硫化氢后的采出液经脱水沉降罐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以及脱出水中的含硫量未知;

③双塔脱硫装置塔顶气处理后的脱出水含硫量未知;

④无组织逸散的硫化氢含量未知。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案例题8】(20分)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新建多层印制电路板生产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印制电路板生产车间、原辅料储存设施、废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和固废临时贮存库等。印制电路板生产包括内层图形制作和外层图形制作。其中,外层图形制作中的图形电镀锡一涂敷阻焊油墨段的工艺流程和产污节点见图8-1,日工作时间为10小时。

图8-1所示工艺流程中各水洗工段均采用逆流漂洗。其中,蚀刻后水洗工段的清水补充量60m3/d、中水回用水补充量50m3/d。生产废水包括各水洗工段的清洗废水,去干膜工段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水处理站设一般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和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其中,W3和W5废水经一般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各水洗工段。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对W1、W2、W4和一般废水处理回用系统产生的浓水进行分类预处理后再集中处理。W4废水量为110m3/d,氨氮浓度为400mg/L,拟采用吹脱塔碱性条件吹脱法进行除氨。设计的氨吹脱效率为80%,吹脱出的氨经15m高排气筒排放。

蚀刻、退锡、涂敷阻焊油墨工段产生的工艺废气分别经配套的集气设施收集,送各自废气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少量无组织排放工艺废气经车间5m高窗户排放。其中,G3废气量为15 900m3/h,主要污染物为丙烯酸酯类,浓度约为160mg/m3,拟采用活性炭吸附净化方法进行处理。

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干膜渣与定期更换的镀锡、蚀刻、退锡工序槽液送固废临时贮存库贮存。

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1993)规定,15m高排气筒氨排放量限值为4.9kg/h;氨厂界标准值为1.5 mg/3。

问题:

1.分别指出图8-1中G2和W1的污染因子。

2.给出2种适合G3废气净化处理的方法。

3.本项目是否必须对氨吹脱塔尾气进行净化处理?说明理由。

4.指出图形电镀锡—涂敷阻焊油墨段中应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固体废物。

【正确答案】 :

1.G2是指废气污染物,污染因子有:锡尘、NOx。W1是指废水污染物,污染因子有:pH、氟化物、总铜、总锡、SS。

2.适合G3废气净化处理的方法有:

①冷凝回收+蓄热式催化燃烧;

②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

3.(1)本项目不必再对氨吹脱塔尾气进行净化处理。

(2)理由:吹脱出的氨的排放值:;小于15m高排气筒氨排放量限值为4.9kg/h(>3.52kg/h),所以吹脱塔尾气的排放达标。

4.应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固体废物为:废干膜渣、镀锡工序废槽液,蚀刻工序废槽液,退锡工序废槽液,废阻焊油墨(含有机溶剂),废印刷电路板酸、碱、氟硼酸亚锡等危险化学品废弃的盛装物。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8 道小题 ,当前页: 2 / 2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