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5月25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3年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试卷(六)

( 试卷总分:95 分 ; 共有2大题 ; 考试时间:12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综合场景题 : 根据场景中提供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第1大题:单选题(共75分)

社会调整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权威确定社会主体的行为方式,指明其发挥作用和发展的方向,有目的地将其纳入一定的社会秩序之中,社会调整根据其作用于人们行为的方式,和人们服从它的原因,可分为内在调整和外在调整。内在调整是人们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行为规则的过程。外在调整则是通过外部压力使人们遵守一定社会规范的过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内在调整的是:(0.8分)
【正确答案】 : C
【考生答案】 :   C  
【得分】 : 0.800000011920929
【本题解析】 :
【解析】内在调整的定义要点为:人们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行为规则的过程。选项A、B都是通过外部施压,均属于外在调整;D项不属于社会调整;C项小明学习交通规则属于内在调整。故答案选C。

后动优势是指相对于行业的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即通过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后动优势的是:(0.8分)
【正确答案】 : B
【考生答案】 :   B  
【得分】 : 0.800000011920929
【本题解析】 :
【解析】后动优势的定义要点是:①后进入的企业;②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③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A、C两项的主体不是企业,不符合①;B项符合定义;D项不符合②。故答案选B。

负性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是指我们在认识他人的时候,对正负信息(也就是这个人做的好事和坏事)形成的印象总是不均等。人们常常总是把别人偶尔的“坏”记得牢牢的,却把他一以贯之的“好”抛之脑后。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负性效应的是:(0.8分)
【正确答案】 : B
【考生答案】 :   B  
【得分】 : 0.800000011920929
【本题解析】 :
【解析】负性效应的关键信息是:认识他人时,对负信息印象深,对正信息印象浅。A、D两项正好与定义的关键信息相反;C项对正负信息形成的印象均等;B项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超自然通常指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现象,即在自然界无法见到同时无法用通常手段证实的力量或现象。超自然一旦被证实,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超自然超出科学的范畴,因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可证实的测量以及通过同行评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超自然现象的是:(0.8分)
【正确答案】 : C
【考生答案】 :   C  
【得分】 : 0.800000011920929
【本题解析】 :
【解析】超自然的关键信息是:越自然一旦被证实,就不再是超自然了。C项沙漠中出现绿洲的现象是海市蜃楼,已经经过科学证实,不属于超自然。故答案选C。

拈连,就是指借助上下文的语义关连,把上文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手拈来,巧妙地用于下文本来不相配的乙事物上的修辞方式。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运用拈连修辞手法的一项是:(0.8分)
【正确答案】 : D
【考生答案】 :   C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拈连的定义要点是:①上下文语义关联;②适用于甲的词语用于本不相配的乙事物。A项“流”本来修饰“金沙江”,接着通过拈连的修辞手法来修饰“船夫的年龄";B项“种”本来修饰“树秧”,通过拈连的修辞手法来修饰“希望”;C项“承担”本来修饰“战争”和“艰辛”,通过拈连的修辞手法来修饰“离情”;D项没有上下文的语义关联,“悲哀”原是表现人的心情悲凉、哀伤,这里用来修饰“足迹”,不符合要点①。故答案选D。
本大题共有 115 道小题 ,当前页: 19 / 23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81920...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