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7月13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3年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试卷(八)

( 试卷总分:95 分 ; 共有2大题 ; 考试时间:12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综合场景题 : 根据场景中提供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第1大题:单选题(共75分)

如果发现一个好产品或者一个大市场,就应该立即跟进;在跟进中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然后通过创新弥补缺陷,超越对手,实现后来者居上。当然,创新的目标是创造,而不是简单模仿。因此,创造性模仿者需要通过对他人创意的了解,重新组合、改良而产生具有不同功能与价值的新东西。事实上,所有的产品,除了第一代是原创的,以后的进步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这段文字旨在说明:(0.6分)
【正确答案】 : A
【考生答案】 :   A  
【得分】 : 0.600000023841858
【本题解析】 :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通过创造性模仿获得产品,而并非“不断的改善”,且B项“就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由文段中“在跟进中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然后通过创新弥补缺陷……”并不能得出“创新来源于对现有产品缺陷的弥补”,排除C项;由“所有的产品,除了……都是通过创造性模仿来实现的”可知D项表述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

1960年,天文学家在格林班克天文台放置了一架26m射电望远镜,用于观测太阳附近的两颗与太阳条件相似的恒星,希望能够在此观测到象征智慧生命存在的电波信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外星生命的探测行动。1974年,科学家们还曾于阿雷西沃天文台向外太空发射电波信号,并以寻找外星人为主要目的发射了开拓者探查器和旅行者探查器。人类从未停止寻找外星生命的脚步。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们仍未找到足以证明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探究浩瀚宇宙之中的外星生命和研究宇宙的诞生及进化已经成为整个天文学界最重要的两大课题。对以上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0.6分)
【正确答案】 : A
【考生答案】 :   C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A项,由文段中的两次实验重点均为探寻象征智慧生命存在的电波信号可知,A项正确。B项,过于绝对,发射开拓者探查器和旅行者探查器“以寻找外星人为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C项“人们一直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没有依据。D项与末句的“整个天文学界最重要的两大课题”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

1960年,天文学家在格林班克天文台放置了一架26m射电望远镜,用于观测太阳附近的两颗与太阳条件相似的恒星,希望能够在此观测到象征智慧生命存在的电波信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外星生命的探测行动。1974年,科学家们还曾于阿雷西沃天文台向外太空发射电波信号,并以寻找外星人为主要目的发射了开拓者探查器和旅行者探查器。人类从未停止寻找外星生命的脚步。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们仍未找到足以证明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探究浩瀚宇宙之中的外星生命和研究宇宙的诞生及进化已经成为整个天文学界最重要的两大课题。对以上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0.6分)
【正确答案】 : A
【考生答案】 :   C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A项,由文段中的两次实验重点均为探寻象征智慧生命存在的电波信号可知,A项正确。B项,过于绝对,发射开拓者探查器和旅行者探查器“以寻找外星人为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C项“人们一直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没有依据。D项与末句的“整个天文学界最重要的两大课题”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

我们今天所处的新媒体时代,堪称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告别“被灌输”,而是“自由猎取”。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秒钟原则”近乎残酷地起着作用:如果一条新闻在三秒钟之内不能吸引注意,新闻就会从受众眼前溜走,所花费的编采功夫等同白费。对于媒体来说,谁抓住了眼球谁就赢得了生存的基础。求关注、求影响固然没有错,但这也并不是说,媒体就要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如果媒体都染上“眼球情结”,唯“眼球”是从,舆论生态就会在人为的“拔苗助长”和“乱砍滥伐”中不断被破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0.6分)
【正确答案】 : C
【考生答案】 :   C  
【得分】 : 0.600000023841858
【本题解析】 :
【解析】文段由现今信息爆炸的社会现实入手,引出新闻界的“三秒钟原则”,并指出这种原则所起的决定作用。在对其重要作用进行肯定的同时,又指出媒体不能“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并进行了假设,指出“跟球情结”会引起的后果。故文段意在说明媒体不应“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故本题答案为C。

我们今天所处的新媒体时代,堪称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告别“被灌输”,而是“自由猎取”。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秒钟原则”近乎残酷地起着作用:如果一条新闻在三秒钟之内不能吸引注意,新闻就会从受众眼前溜走,所花费的编采功夫等同白费。对于媒体来说,谁抓住了眼球谁就赢得了生存的基础。求关注、求影响固然没有错,但这也并不是说,媒体就要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如果媒体都染上“眼球情结”,唯“眼球”是从,舆论生态就会在人为的“拔苗助长”和“乱砍滥伐”中不断被破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0.6分)
【正确答案】 : C
【考生答案】 :   C  
【得分】 : 0.600000023841858
【本题解析】 :
【解析】文段由现今信息爆炸的社会现实入手,引出新闻界的“三秒钟原则”,并指出这种原则所起的决定作用。在对其重要作用进行肯定的同时,又指出媒体不能“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并进行了假设,指出“跟球情结”会引起的后果。故文段意在说明媒体不应“被受众的‘眼球’所左右”。故本题答案为C。
本大题共有 133 道小题 ,当前页: 13 / 27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2131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