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5月26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真题

( 试卷总分:92 分 ; 共有2大题 ; 考试时间:12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综合场景题 : 根据场景中提供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第1大题:单选题(共77.5分)

中国历代异常发达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早就无数次告诫世人:权力的私有及其日益专横,只能导致万民涂炭、王朝崩溃的惨祸。但是由于所有这些深痛剖析永远难以进入法律层面而成为制约统治权力的刚性力量,所以它们只能转而定型为一种“代偿”方式,即思辨、文学和伦理等领域中的深深涵咏和喟叹。因此,在中晚唐开端的中国皇权社会后期文化中,以李商隐等人的作品为代表,不仅“咏史”之作数量日益庞大,而且诸多经典之作极其警策,具有空前沉郁的历史悲剧感。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0.6分)
【正确答案】 : D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对权力的私有及其日益专横的深痛剖析难以进入法律层面,因此转而定型为一种思辨,文学和伦理等领域的“代偿”方式。然后说明了在这一背景下,唐朝以李商隐为代表的咏史诗蓬勃发展的状况。由此可知,文段主要阐述的便是咏史诗这一文学形式产生的社会背景问题,即D项。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监督体系是由多方面力量组成的,媒体监督不应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更不应“一枝独秀”,因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公众监督、制度监督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使整个体系出现明显漏洞。单纯依靠一种监督力量,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安全”的,因为不同的监督力量,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媒体监督相对于制度监督等方式而言,是一种非强制性监督,不仅受制于舆论环境,而且监督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对象的态度。因此,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媒体身上,既不科学,也不现实。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0.6分)
【正确答案】 : C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单纯依靠媒体监督一种监督力量的不安全性,然后说明媒体监督的非强制性监督性质使其效果受制于舆论环境和监督对象的态度的局限性,由此得出结论:不应将整个社会监督的希望寄托在媒体监督上。而相应地,文段针对的问题便是媒体监督被赋予过多期望;即C项。

纵观世界流行音乐史,你会发现它基本上就是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史,而且总是由黑人提供原始素材,然后白人把它“偷”过来,并加以完善,最终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品推向全球。牙买加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这一融合的最大受益者。这种模式也被顺理成章地推广到田径领域,终于成就了牙买加田径运动的辉煌。这段文字主要谈论:(0.6分)
【正确答案】 : B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文段先通过世界流行音乐史引出“文化融合”,再指出牙买加足文化融合的最大受益者,并以牙买加田径运动的具体例子进一步证明。故文段主要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文化融合”,一个是“牙买加”,只有B项两者都包括,为正确答案。

世界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相对较高纬度地区(北纬25°~30°)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国际茶价历年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山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发展绿茶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0.6分)
【正确答案】 : C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A项属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国际市场上红茶供应的问题,也就更不确定是否供过于求了。B项将“印度绿茶价格”与“国际绿茶均价”进行比较,而原文并没有对两者进行比较,同属无中生有。由最后一句可知,我国发展绿茶具有明显优势,故C项正确。D项对应文中倒数笫二句,由该句可知,只有印度、印尼、斯里兰卡三个茶叶生产国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且最后失败,故D项错误。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0.6分)
【正确答案】 : D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文段先介绍了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的现状,然后指出了经济转型的思路,即通过强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农村市场需求大升级效应全面扩大内需,从而最终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由此可见,文段的主旨在于论述如何实现“经济转型”。A项把落脚点放在“扩大内需”上,首先排除。B项经济转型的契机不是论述重点,排除。C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文中没有涉及,文中主要谈的是强农惠农政策对农业整体实力,尤其是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作用。本题选D。
本大题共有 120 道小题 ,当前页: 11 / 24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011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