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4月20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8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模拟预测(六)

( 试卷总分:12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18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80分)

【案例题1】(20分)

某二级公路工程K30+200~K30+500,地势平坦,路基断面形式为路堤,路堤边坡高度平均22.3m,路基填料为2公里外的路堑挖方,调运过来填筑,拟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借土土质主要为砂性土,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作为筑路材料较好。

(2)路基填筑:先进行基底处理,然后确定分层的松铺厚度,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填土宽度等于填层设计宽度。

(3)压实施工:由于土质为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了检查,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压实。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最大不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横向接头的轮迹有0.4~0.5m重叠部分。压实度大于等于94%。

问题:

1.K30+200~K30+500的路基容易出现什么病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指出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3.为了检测该路段的压实度,路基土的现场密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4.该段路基的土方运输与填筑施工的需要配置哪些主要机械?

【正确答案】 : 1.容易出现高填方路基沉降。产生的原因有:

(1)按一般路堤设计,没有验算路堤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

(2)地基处理不彻底,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或地基承载力不够;

(3)高填方路堤两侧超填宽度不够;

(4)工程地质不良,且未作地基孔隙水压力观察;

(5)路堤受水浸泡部分边坡陡,填料土质差;

(6)路堤填料不符合规定,随意增大填筑层厚度,压实不均匀,且达不到规定要求;

(7)路堤固结沉降。

2.路基填筑时每层填土宽度不应该等于填层设计宽度,而应宽于设计宽度;砂性土采用光轮压路机压实效果较差,应该采用振动压路机。

3.路基土的现场密度的测定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4.土方运输配置装载机和自卸汽车;填筑工程需要配置推土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等。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1.本考点出自2B311053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防治一目,此题考察高填方路基沉降原因分析。

2.本考点出自2B311053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防治一目,此题考察高填方路基沉降预防措施。

高填方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度填筑,路堤两侧必须做足,不得贴补帮宽;路堤两侧超填宽度一般控制在30~50cm,逐层填压密实,然后削坡整形。

3.本考点出自2B311042压实度检测一目,此题考察土方路堤压实度检测方法与适用条件。

由于土质主要为砂性土,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均可以测定路基土的现场密度。

4.本考点出自2B320142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与组合一目,此题考察根据作业内容选择施工机械。

路基工程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

1.设备种类

主要包括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凿岩机以及石料破碎和筛分设备,根据工程的作业要求,选择不同的机械设备。

2.根据作业内容选择施工机械

(1)对于清基和料场准备等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和平地机等;遏有沼泽地段的土方挖运任务,应选用湿地推土机。

(2)对于土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等。

(3)对于石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凿岩机、爆破设备等。

(4)对于土石填筑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等。

(5)对于路基整型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主要有:平地机、推土机和挖掘机等。


【案例题2】(20分)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55.8km的沿湖滨新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当地气候多雨、地下水较丰富,全线路基有中湿和潮湿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然后根据图选择路面结构类型,进而组织施工。

事件二: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压实度(△)、宽度、厚度(△)、横坡、强度(△)。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

事件三:施工单位制订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部分摘录如下:

(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采取措施A;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箱卸料,车箱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

(2)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

(3)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

(4)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采取必要措施B。

问题:

1.面层中“C30”的表示水泥混凝土的什么等级?具体指标是什么?

2.图中路基设计弯沉的单位是什么?Ⅱ型路面结构路基设计弯沉要求指标210,表示什么含义?

3.事件一中确定路基干湿类型的做法是否正确?写出理由。

4.事件二检测项目中标识了“△”符号的项目有什么特别含义?并补充检测项目的漏项。

5.写出事件三中措施A和措施B的内容。

【正确答案】 :

1.面层中“C30”表示面层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具体指标是指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单位为0.01mm,表示:要求路基弯沉值必须小于或等于210(0.01mm)。

3.错误。理由: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新建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用路基临界高度来判别。

4.事件二检测项目中标识了“△”符号的项目表示: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漏项:平整度、纵断高程。

5.措施A:利用紧急排出系统快速排出混凝土拌和料。措施B:设置警示灯或反光标志。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掌握程度。

C表示面层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而“30”则表示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本题考查考生对弯沉概念的掌握程度。

路基弯沉值就是从整体上反映了路基的整体强度,如果弯沉值过大,其变形也就越大,其单位为0.01mm。设计表中给出的210是路基设计弯沉的指标,大于该指标说明路基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3.本题考查考生对路基干湿类别的判断。

路基的干湿类型表示路基在最不利季节的干湿状态,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原有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以根据路基的分界相对含水量或分界稠度划分;新建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可用路基临界高度来判别。

4.本题考查考生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检验的掌握程度。

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要求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应按相同的工程项目划分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只有在其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保证资料真实并基本齐全时,才能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在以下叙述以“△”标识),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及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值,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为一般项目。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实测项目[或水泥土;或石灰土;或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或石灰、粉煤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主要检验内容包括: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

5.本题考查考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的掌握程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安全要求有:

(1)使用小型翻斗车或手推车装混凝土时,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当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导致滚筒停转时,要利用紧急排出系统快速排出混凝土拌和料;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时,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可顶升车箱卸料,车箱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去清除残料。

(2)人工摊铺作业在装卸钢模板时,必须逐片轻抬轻放,不得随意抛掷,多人同时操作摊铺时,因工作面小,长把工具多,应互相关照、注意安全;使用电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配电盘(箱)的接线宜用电缆线,绝缘良好。

(3)采用轨模摊铺机进行混凝土摊铺作业时,布料机和振平机之间应保持5~8m的安全距离,作业中要认真检查布料机传动钢丝的松紧是否适度,不得将刮板置于运行方向垂直的位置,也不得借助整机的惯性冲击料堆。

(4)摊铺中严禁驾驶人员擅离岗位,无关人员不得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防止摊铺机脱轨。

(5)混凝土摊铺施工现场必须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繁忙之路口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时,基准线桩附近应设置警示灯或反光标志。


【案例题3】(20分)

某沿海大桥,其主墩基础有40根桩径为1.55m的钻孔灌注桩,实际成孔深度达50m。桥位区地质为:表层为5m的砾石,以下为37m的卵漂石层,在以下为软岩层。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一:施工现场附近有砂石料场,价格低廉。施工用钢材、水泥由业主提供,砂石材料由承包商自行采购,考虑到与附近居民的关系协调,承包商将砂石材料的供应指定给附近的砂石料场,由于附近料场中粗砂含泥量偏高,级配不理想,承包人施工混凝土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承包人不得不重新选择砂石材料供应商。

事件二:采用冲击钻成孔工艺。先场地平整,再桩位放样、埋设护筒,然后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再设立钢筋骨架,在钢筋笼制作时,采用搭接焊接,当钢筋笼下放后,发现孔底沉淀量超标,但超标量较小,施工人员采用空压机风管进行扰动,使孔底残留沉渣处于悬浮状态。之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35cm,且导管口处于沉淀的淤泥渣之上,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并用1.5倍的孔内水深压力的水压进行水密承压试验,试验合理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坍落度18cm,混凝土灌注在整个过程中均连续均匀进行。

事件三: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为3m。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10m时,出现塌孔,此时,施工人员立即用吸泥机进行清理;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但堵塞长度较短,施工人员采取用型钢插入导管的方法疏通导管;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进行到32m时,又一次堵塞导管,施工人员在导管始终处于混凝土中的状态下,拔抽抖动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顺利完成。养生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断桩事故。

事件四:上部结构施工的材料主要通过塔吊完成,在起吊一台电焊机时,由于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影响操作人员视线,为了安全起吊,现场技术人员安排民工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

问题:

1.针对事件一,承包人将砂石材料供应直接指定给附近砂石料场是否合理?材料采购时承包人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选择材料供应商?

2.根据事件二、事件三的描述,列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

3.根据事件三分析,断桩可能发生在何处?简要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四,指出其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 1.不合理。材料采购时承包人可以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以及其他询价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

2.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灌注水下混凝土。

3.(1)可能发生在10m处:吸泥机清理不彻底时,形成灌注桩中断或混凝土中夹有泥石。

(2)可能发生在27m处:采取强制提升而造成导管脱节。

4.事件四中,存在的问题是:现场技术人员安排民工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

正确的做法是:对于确因施工需要暂时移位和拆除的,要报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移。工作完成后要即行复员,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新。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1.材料采购时承包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选择材料供应商:

(1)公开招标(国际竞争性招标、国内竞争性招标),由招标单位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公开发表招标广告,在最大的范围内征集供应商。

(2)邀请招标(有限国际竞争性招标),由招标单位向具备设备、材料制造或供应能力的单位直接发出投标邀请书,并且受邀参加投标的单位不得少于3家。

(3)其他方式,施工物资采购可通过询价方式选定供应商。同时还需注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对材料进行取样做试验,材料合格后才能签订采购合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程序。

2.本题是关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题目。由于背景资料对于钻孔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叙述比较清楚,我们只需按照其先后顺序,用简练的语言来总结工艺过程即可。

此类题目难度一般不大,主要是在总结、提炼和分析。有些题目可能还会要求去补充完善施工程序或修改错误的工艺流程。

3.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可能产生断桩原因分析的题目。根据叙述,由于“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10m时,出现坍孔,此时,施工人员立即用吸泥机进行清理”,因此可能存在“吸泥机清理不彻底”的问题,使得“灌注桩中断或混凝土中夹有泥石”从而产生断桩。

“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可以推断“造成导管脱节”,从而产生断桩。

该类题目相对灵活,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教材知识,还需要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类似的题目实际上是关于质量通病原因分析的题目,是重要的考点。

对于“断桩”这种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1)混凝土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一般为25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未能疏通好,当提导管时,形成断桩。

(2)由于测量及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使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3)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或泥浆与混凝土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

(4)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5)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6)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坍孔、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内混凝土初凝堵管或孔内顶面混凝土初凝不能被新灌注混凝土顶升而被顶破,从而形成断桩。

4.该题是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题目。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有严格的规定,不仅要有相关的方案,还要遵循严格的报批和管理程序。背景资料中叙述的“现场技术人员安排民工拆除了部分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显然是比较随意的行为,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正确的做法是:对于确因施工需要暂时移位和拆除的,要报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移。工作完成后要即行复员,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新。

高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完备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识牌,任何人不得擅自移位、拆除和损毁,确因施工需要暂时移位和拆除的,要报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拆移。工作完成后要即行复原,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新。


【案例题4】(20分)

某桥梁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了解了工程地点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条件,掌握了地基土壤种类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各层土的厚度及标志、周围地区地下水位和地面排水情况,并办理了设计提供的控制桩的交接手续。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赶进度,项目经理决定采用流水作业,A、B、C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紧缺一台架桥机,项目经理安排物资供应部门到市场租赁一台架桥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投入使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质地勘探资料与实际不符,设计单位进行了较大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进行了审查,施工单位按审查后的设计变更进行施工。

施工各阶段由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技术文件严格按有关法规规定签字、盖章后,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分别保存。

问题:

1.对设计提供的控制桩,如何办理交接桩手续?

2.试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并计算工期。

3.施工单位在租赁架桥机的过程中有无不妥之处。

4.在设计变更中有无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工程开工前,在业主(或监理)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他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2.(1)计算流水步距

累加数列:

A  4  7  12

B  2  4  5

C  3  6  8

错位相减:

计算工期:

工期=

=8+2+8=18

(2)流水施工横道图如下:

3.施工单位租赁的架桥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是错误的。

施工单位在工程中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滑模爬模、架桥机等自行式架设设施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承租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4.项目法人对设计变更进行了审查错误,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考生答案】 :     
【得分】 : 0
【本题解析】 :

【解析】1.此题考查办理交接桩手续的流程。工程开工前,在业主(或监理)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交桩应在现场进行。设计单位将路线勘测时所设置的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及其他重要点位的桩位及相关技术资料逐一交给施工单位。

本题考查办理交接桩手续的流程,属于重要考点。建议考生掌握其他的一些工作流程,比如索赔程序、设计变更程序等。

2.(1)计算流水步距

这是考察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知识点。工期T=∑k+∑t+(k为流水步距,采用“累计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t为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在某一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为间歇时间,本题为0),分别将题中数据带入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察无节奏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属于重要考点,建议考生牢记计算公式。

(2)流水施工横道图

这是考察无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的知识点。按照绘制横道图的方法进行绘制,注意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流水步距。

此题考察无节奏流水施工横道图的绘制,属于较难考点,建议考生重点掌握。

3.此题考查承租的机械设备验收。施工单位在工程中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滑模爬模、架桥机等自行式架设设施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承租单位、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这是承租的机械设备验收程序的考点,属于重要考点,考生要熟悉这些工作程序。

4.此题考查较大设计变更的审批。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项目法人负责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查;重大设计变更由交通部负责审批;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这是考查设计变更审批的考点,属于重要考点,考生要掌握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

本大题共有 4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