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您好,欢迎您进入唯才网考试中心

用户: 匿名  2025年05月24日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27-88605621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执业资格考试真题

( 试卷总分:160 分 ; 共有3大题 ; 考试时间:240分钟 )

试卷说明

单选题 : 选项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多选题 :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案例解析题 : 用户在提交试卷后,根据该题的答案和解析进行自我评分

第3大题:案例解析题(共100分)

【案例题1】【2012年真题】(20分)

背景资料某大学城工程,包括结构形式与建筑规模一致的四栋单体建筑,每栋建筑面积为21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8层,层高4.2m,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A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除主体结构外的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自行依法分包;建设单位负责供应油漆等部分材料。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A施工单位拟对四栋单体建筑的某分项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其流水施工参数如下表:

其中:施工顺序Ⅰ、Ⅱ、Ⅲ;施工过程Ⅱ与施工过程Ⅲ之间存在工艺间隔时间1周。

事件二:由于工期较紧,A施工单位将其中两栋单体建筑的室内精装修和幕墙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B施工单位。B施工单位经A施工单位同意后,将其承包范围内的幕墙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C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油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体相应资质的D施工单位组织施工。

事件三:油漆作业完成后,发现油漆成膜存在质量问题,经鉴定,原因是油漆材质不合格。B施工单位就由此造成的返工损失向A施工单位提出索赔。A施工单位以油漆属建设单位供应为由,认为B施工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B施工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建设单位认为油漆在进场时已由A施工单位进行了质量验证并办理接收手续,其对油漆材料的质量责任已经完成,因油漆不合格而返工的损失由A施工单位承担,建设单位拒绝受理索赔。

问题:

1.事件一中,最适宜采用何种流水施工组织形式?除此之外,流水施工通常还有哪些基本组织形式?

2.绘制事件一中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并计算其流水施工工期。

3.分别判断事件二中A施工单位、B施工单位、C施工单位、D施工单位之间的分包行为是否合法?并逐一说明理由。

4.分别指出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

1.事件一宜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来组织,还有异节奏流水施工(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和无节奏流水施工两种形式。

2.绘制事件1中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下图:

流水施工工期为:(4+3-1)×2+1=13(周)。

3.事件二中A施工单位将其中两栋单体建筑的室内精装修和幕墙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B施工单位合法,因为装修和幕墙工程不属于主体结构可以分包;B施工单位将其承包范围内的幕墙工程分包给C施工单位不合法,因为分包工程不能再分包;B施工单位将油漆劳务作业分包给D施工单位合法,因为分包工程允许劳务再分包。

4.事件三中B施工单位向A施工单位提出索赔合理。

A施工单位认为B施工单位应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不合理,因为B施工单位只与A施工单位有合同关系,与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B施工单位直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不合理,B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建设单位认为油漆在进场时已由A施工单位进行了质量验证并办理接收手续,因油漆不合格而返工的损失由A施工单位承担,建设单位拒绝受理索赔不合理,A施工单位进行了验证不能免除建设单位购买材料的质量责任。

【考生答案】 :   1.最适合采用等节奏流水施工。除此之外,还有无节奏流水施工和异节奏流水施工。 2.(4 3-1)2=12天。 3.A单位将室内精装修和幕墙工程分包给B单位合法,因为A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约定A可以自行依法分包,而非主体结构工程可以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B单位其承包范围内的幕墙工程分包给C施工单位不合法,应为该行为属于转包。B将油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体相应资质的D施工单位组织施工合法,因为劳务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是合法的。 4.  
【得分】 : 16
【本题解析】 :

【案例题2】【2012年真题】(20分)

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8000㎡,劲性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下三层,地上四十六层,建筑高度约203m。基坑深度15m,桩基为人工挖孔桩,桩长18m。首层大堂高度为12m,跨度为24m。外墙为玻璃幕墙。吊装施工垂直运输采用内爬式塔吊,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2t。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对钢柱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对接焊缝存在夹渣、形状缺陷等质量问题,向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浇筑首层大堂顶板混凝土时,发生了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7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1小时后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

事件四: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于晚上11点后安排了钢结构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施工。附近居民以施工作业影响夜间休息为由进行了投诉。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在查处时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检测夜间施工场界噪声值达到60分贝。

问题:

1.依据背景资料指出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哪几项?

2.事件二,焊缝产生夹渣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其处理方法是什么?

3.事件三中,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此次事故属于哪个等级?纠正事件三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报告事故的错误做法。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哪些内容?

4.写出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所查处问题应采取的正确做法,并说明施工现场避免或减少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 : 1.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还有: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4)起重吊装及安拆工程;

5)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

7)其他(钢结构安装工程,幕墙安装工程预应力工程等)。P253或者P390

2.焊缝产生夹渣的原因是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熔渣密度太大、阻碍熔渣上浮、多层焊时熔渣未清除干净等,其处理方法是铲除夹渣处的焊缝金属,然后补焊。P136

3.事件三属于较大事故。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1小时后直接向当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错误,应该是: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P231,232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P233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夜间施工的时间为22:00到6:00,该项目在夜间11点施工,噪声达到60dB,而夜间噪声不能超过55dB,施工期间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确需夜间施工的,应办理夜问施工许可证明,并公告附近社区居民,取得居民的谅解。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P290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1.需要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施工方案有:深度达15m的深基坑、桩长18米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满堂脚手架、跨度24米的模板、重量12t的吊装施工、室外双排脚手架、玻璃幕墙等。 2.产生原因是:电焊是电压不稳、不够、焊条质量不行、焊接材料质量不行,焊接过程中速度过快等,应剔除夹渣部分,打磨后,重新焊接。 3.  
【得分】 : 14
【本题解析】 :

【案例题3】【2012年真题】(20分)

背景资料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总建筑面积26800㎡,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单位。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完成后,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相关人员等进行验槽。首先,验收小组经检验确认了该基坑不存在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设物;其次,根据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的建议,验收小组仅核对基坑的位置之后就结束了验槽工作。

事件二:有一批次框架结构用的钢筋,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与上一批次已批准使用的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没有进行进场复验等质量验证工作,直接投入了使用。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巡查时,发现第八层框架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时留下的适当空隙,间隔了48小时即用斜砖补砌挤紧。

事件四:总工程师在检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时,确认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与施工管理资料,以及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参建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并符合要求,但还缺少部分竣工验收条件所规定资料。在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单位将各自的工程资料向项目监理机构移交,由项目监理机构汇总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问题:

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是否妥当?基坑验槽还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列出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

3.事件三中,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指出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每验收批的抽检数量。判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根据《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哪些竣工验收资料?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是否妥当?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 1.事件一中,验槽的组织方式不妥当,验槽应该先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机构提出验收申请,由总监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槽。验槽还应该包括下列内容:P105参见P215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做法不妥,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同一生产批次的进场材料应根据相应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规范要求的代表数量确定取样批次,抽取样品进行复试。钢筋质量验证时材质复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5,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P213

3.此工序下填充墙片抽检数量为每验收批的10%墙片(每两柱间的填充墙为一墙片)且不少于3片墙。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不妥,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等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P434及规范原文

4.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的竣工验收资料为:

1)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实验报告;

2)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管理教材P180)建设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的要求不妥当。

装饰装修工程属于分包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监理机构向建设单位移交资料。(P230)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1.不妥当。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还应验收的有:土质是否与勘查报告一致,是否达到持力层,基坑尺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坑底是否有明显扰动,验槽后因签署验槽记录和隐蔽验收记录。 2.不妥当。不是同时进场的材料都需检验,超过一定数量需按要求抽检。主要检验的是:抗拉强度、微量元素含量、直径、外观、牌号、批次等 3.不妥当。  
【得分】 : 12
【本题解析】 :

【案例题4】【2012年真题】(20分)

背景资料某酒店工程,建筑面积28700㎡,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依法进行招标,投标报价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0500-2008)。共有甲、乙、丙等8家单位参加了工程投标。经过公开开标、评标,最终确定甲施工单位中标。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部分条款约定如下:(1)本工程合同工期549天;(2)本工程采取综合单价计价模式;(3)包括安全文明施工费的措施费包干使用;(4)因建设单位责任引起的工程实体设计变更发生的费用予以调整;(5)工程预付款比例为10%。工程投标及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投标过程中,乙施工单位在自行投标总价基础上下浮5%进行报价。评标小组经认真核算,认为乙施工单位报价中的部分费用不符合《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条款的规定,给予废标处理。

事件二:甲施工单位投标报价书情况是:土石方工程量650立方米,定额单价人工费为8.40元/m3、材料费为12.00元/m3、机械费1.60元/m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合价为8200万元,措施费项目清单合价为360万元,暂列金额为50万元,其他项目清单合价120万元,总包服务费为30万元,企业管理费15%,利润为5%,规费为225.68万元,税金为3.41%。

事件三:甲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后,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进行了合同管理工作。

事件四:甲施工单位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日常管理,坚持开展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

事件五:施工单位随时将建筑垃圾、废弃包装、生活垃圾等常见固体废物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事件六:在基坑施工中,由于正值雨季,施工现场的排水费用比中标中的费用超出3万元。甲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了索赔要求,建设单位不予支持。对此,甲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索赔报告。

问题:

1.事件一中,评标小组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指出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项目分别是什么?

2.事件二中,甲施工单位所报的土石方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是多少元/立方米?中标造价是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金额是多少万元?(均需列式计算,答案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事件三中,甲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工作中,应执行哪些程序?

4.事件四中,按照劳务实名制管理要求,在劳务分包单位进场时,甲施工单位应要求劳务分包单位提交哪些资料进行备案?

5.事件五中,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哪些?

6.事件六中,甲施工单位的索赔是否成立?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索赔的起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 1.评标小组的做法正确,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项目分别是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范4.1.5),环境保护费,规费和税金(4.1.8)。

2.土石方分项工程综合单价:

第一种算法直接工程费=8.40+12.00+1.60=22.00(元/m³)

企业管理费=22.00×15%=3.30(元/m³)

利润=22.00×5%=1.10(元/m³)

综合单价=22.00+3.30+1.10=26.40(元/m³)

(利润也按直接工程费为基数计算)

第二种算法:(8.40+12.0+1.60)×(1+15%)×(1+5%)=26.57元/m³

注:这两种算法相关规范及教材都有提到,题目交代不明确,到底阅卷时以哪种算法,我们现在无法知晓。

中标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8200万元(已含了企业管理费、利润、风险费)

措施费=360万元其他项目费=120万元(已含了暂列金额、总承包服务费、暂估价、计日工)

规费=225.68万元税金=(8200+360+120+225.68)×3.41%=303.68(万元)

中标造价=8200+360+120+225.68+303.68=9209.36(万元)

工程预付款金额:(9209.36-50)×10%=915.94万元(管理教材P85及经济教材)(当合同对工程预付款的支付没有约定时,按照财政部、建设部印发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2004)的规定办理:包工包料的工程原则上预付款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扣除暂列金额)的10%、不高于30%。按此规定,本题预付款计算应该扣除暂列金额)

注:此处扣除暂列金额的做法是经济教材里面的原文,实际造价计算里面都是不扣除暂列金的,同样阅卷时以哪一种现在没法知道。

3.事件三中,甲施工单位合同管理工作中,应执行的程序是:合同评审;合同订立;合同实施计划;合同实施控制;合同综合评价;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P454)。

4.事件四中,甲施工单位应将进场施工人员花名册、身份证、劳动合同文本、岗位技能证书复印件及时报送总承包商备案。(P327)

5.事件五中,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回收利用、减量化处理、焚烧、稳定和固化、填埋。(管理教材P244)

6.事件六中甲施工单位的索赔不成立,正常雨季,这是承包商能够遇见的。

索赔的起因包括:

1)合同对方违约,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义务与责任;

2)合同错误,如合同条文不全、错误、矛盾等,设计图纸、技术规范错误等;

3)合同变更;

4)工程环境变化,包括法律、物价和自然条件的变化等;

5)不可抗力因素,如恶劣气候条件、地震、洪水、战争状态等。(管理教程P298)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1.不正确。因为在投标过程中,投标单位可以降低利润调整总价。不可作为竞争性费用项目有:税金、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规费等。 2.土石方综合单价:((8.4 1.6)1.15 12)1.05=24.68元m³。中标造价为:(8200 360 120 225.68)1.0341=9209.36万元。预付款为:9209.360.01=92.09万元。 3.程序有:合同分析,合同交底,明确施工任务、可能有的索赔、不按合同完成的责任等。 4.应提交: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技术管理人员名单、已完和正在进行的相关工程合同和验收文件、拟投入本项目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等。 5.  
【得分】 : 12
【本题解析】 :

【案例题5】【2012年真题】(20分)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两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65000㎡,均为筏板基础(上反梁结构),地下2层,地上30层,地下结构连通,上部为两个独立单体一字设置,设计形式一致,地下室外墙南北向距离40m,东西向距离120m。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首先安排了测量人员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定位,很快提交了测量成果,为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

事件二:项目经理部编制防火设施平面布置图后,立即交由施工人员按此进行施工。在基坑上口周边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临时消火栓,在60平方米的木工棚内配备了2只灭火器及相关消防辅助工具。消防检查时对此提出了整改意见。

事件三:基坑及土方施工时设置有降水井。项目经理部针对本工具体情况制定了《X X X 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对“四节一环保”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事件四:结构施工至12层后,项目经理部按计划设置了处用电梯,相关部门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中《外用电梯检查评分表》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并通过验收准许使用。

事件五:房心回填土施工时正值雨季,土源紧缺,工期较紧,项目经理部在回填后立即浇筑地面混凝土面层。在工程竣工初验时,该部位地面局部出现下沉,影响使用功能,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经理部整改。

问题:

1.事件一中,测量人员从进场测设到形成细部放样的平面控制测量成果需要经过哪些主要步骤?

2.事件二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三中,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X X X工程绿色施工方案》在节水方面应提出哪些主要技术要点?

4.事件四中,《外用电梯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5.分析事件五中导致地面局部下沉的原因有哪些?在利用原填方土料的前提下,给出处理方案中的主要施工步骤。

【正确答案】 : 1.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P93)

2.

1)不妥之处:项目经理部编制防火设施平面布置图后,立即交由施工人员按此进行施工;

正确的做法:施工组织设计要有消防方案及防火设施平面图,并按照有关规定报公安监督机关审批或备案。(P358)

2)不妥之处:在基坑上口周边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了临时消火栓;东西向距离120m,加上基坑工作面、支护等距离,临时消火栓间距超过东西向距离120m。

正确的做法:东西向增设1个临时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距拟建房屋不小于5m,不大于25m,距路边不大于2m。

3)不妥之处:在60平方米的木工棚内配备了2只灭火器;

正确的做法:在60平方米的木工棚内至少配备3只灭火器,因为临时木工间、油漆间、木机具间等,每25平方米必须配备一只灭火器。

3.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3)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5)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立方米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P298)

4.《外用电梯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包括:安全装置、安全防护、司机、荷载、安装与拆卸、安装验收、架体稳定、联络信号、电气安全和避雷10项内容。(P261)

5.导致地面局部下沉的原因有

1)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下的密实度要求。

2)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

3)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达不到影响深度要求,使土的密实度降低

4)回填土每层铺填厚度过大

5)回填后立即浇筑地面混凝土面层(P234)

处理方案中的主要施工步骤:

1)凿开地面混凝土面层

2)将不合格的土料挖出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夯实加固

3)因含水量过大而达不到密实度的土层,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等吸水材料,重新夯实。

4)因含水量小或碾压机能量过小时,采用增加夯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碾压等措施。

5)夯实后间歇一段时间待回填土稳定后,再次夯实

6)重新浇筑地面混凝土面层(P235)

align='center'/>
【考生答案】 :   1.主要步骤:基准点复核,建立平面轴网,细部放样、绘制竣工图。 2.  
【得分】 : 15
【本题解析】 :
本大题共有 5 道小题 ,当前页: 1 / 1总页数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本大题所有小题如下:
您目前得分:97分